五十二、《封禅文》的影响
书名:司马相如传作者名:许结本章字数:2205更新时间:2024-05-25 17:43:05
封禅是帝王祭天地的典礼,自汉武帝以后,后代王朝也有把封禅当作国家大典的,有史可征。试想,相如在病中还想着国家大事,主张皇帝应报天地之功,早日行封禅大礼,而这又正合武帝建立国家新宗教的想法,所以皇上又惊讶,又赞叹,更加令人信服的是竟按照其思路与构想而予以实施了。当时所忠取遗书,对相如所写的《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等篇章皆“不采,采其尤著公卿者”,可见《封禅文》之重要,也正是此“文”,或许才是这对君臣之文缘的最后精彩。
有关《封禅文》的后续故事,《史记》相如本传也仅记述一句话:“司马相如既卒五岁,天子始祭后土。八年而遂先礼中岳,封于太山,至梁父禅肃然。”说的是相如死后五年,武帝祭后土,死后八年,封于泰山而禅于梁父,武帝率群臣登泰山行封禅大典礼。对武帝所行封禅,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有记述,并载录了武帝从泰山回驾“制诏御史”的诏书:
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兢兢焉惧不任。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遂登封太山,至于梁父,而后禅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复博、奉高、蛇丘、历城,无出今年租税。其大赦天下,如乙卯赦令。
这诏书除了尊重国家封禅的大典,有两点值得注意,即帝王自己的怵惕之心与普惠生灵的爱民之意,而这也恰是武帝八年前所读到的《封禅文》中所极力倡导的。诏书中特别提及“自新”与“更始”,这更明确地意味着武帝先在中岳嵩山行礼,然后到泰山行封禅大典,大汉帝国经他多年开拓,已进入了一个辉煌的盛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记录了另一件与这次封禅大典相关的事:“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其说封禅大典是“始建汉家之封”,可见其具有划时代的国家宗教意义,而太史公司马谈没有被列入参加封禅者的名单,失去了亲自观仰这一盛典的机会,结果气泣而亡,临终还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反复讲述这件事,以为临终遗憾,而耿耿于心难以释怀。倘若不是国家的重大盛典,司马谈又何至于此。在施行封禅大典之前,武帝极赞相如封泰山遗书,并询问兒宽有关事宜,兒宽有段较长的回答,以为“封禅告成,合祛于天地神祇”“各称事宜而为之节文”,并赞述“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以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结果“上然之,乃自制仪,采儒术以文焉”。也就是说,武帝没有采纳诸儒生用难以复制的“古礼”行其礼的建议,而采用祭“太一”尊神法行封禅,既是创举,也是帝国新宗教的展现。在这次封禅大典过程中,武帝除了下诏文,还撰有泰山鼎文“登于泰山,万寿无疆。四海宁谧,神鼎传芳”。又成泰山刻石文云:“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历过千年风霜,现在泰山玉皇顶上的摩崖石刻,就是那次盛典的无声记录。
相如《封禅文》的影响,还在于创立了一种文类。萧统《文选》专立“符命”一类,收录相如《封禅文》、扬雄《剧秦美新》、班固《典引》三文。扬雄在《剧秦美新》中自称:“往时司马相如作《封禅》一篇,以彰汉氏之休。臣常有颠眴病,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所怀不章,长恨黄泉,敢竭肝胆,写腹心,作《剧秦美新》。”文体与文意的模仿,也是明显的。刘勰《文心雕龙·封禅》评述《封禅文》说:“观相如《封禅》,蔚为唱首,尔其表权舆,序皇王,炳玄符,镜鸿业,驱前古于当今之下,腾休明于列圣之上,歌之以祯瑞,赞之以介丘,绝笔兹文,固维新之作也。”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符命》则说:“符命者,称述帝王受命之符也。……其文肇于相如,而千载之惑,胶固而不可破。”其中评说虽然不乏微词,甚至视此类文字为“谀文”,但观上述评语,有几点非常值得关注:其一,所谓“皇王”与“玄符”,喻示的是帝国宗教;其二,相如“唱首”,或“文肇于相如”,指其开创此类文字的首功;其三,有关“受命”“维新”,说明此类文字无论是颂,是讽,都是针对当朝皇帝,其赞颂当朝,往往会以“当今”掩“前古”,以“休明”压“列圣”,在文章学上是典型的“进化论”,这也与以相如赋为代表的汉大赋创作以彰显当朝功绩为“体物”相类似。综此诸端,相如《封禅》一文,绝不可等闲视之。
在明清大量的有关相如故事的剧本中,有出戏叫作《封禅书》,为清代的“杏花使者”撰。观其剧本,牵涉大量的人物,如相如本人、汉武帝、陈皇后、唐蒙、王吉、栾大、卓王孙、卓文君、文君母、仙女绿萼华、青鸾童子、东方朔、卫青、王母娘娘等,剧情也串连起相如一生的故事,然以“封禅”为剧名,也可见编撰者视相如《封禅文》为临终大文,封禅典为武帝一生大作为。而有关所忠在相如临终时取遗文的史实,剧本或许因为相如文中托名“大司马”言,将所忠改换成了卫青。该剧本的最后一幕说的是:汉武帝欲行封禅之事,派卫青向文君求取相如所写的《封禅文》。卫青没有求到,后悔当初构陷相如,被迫自刎。武帝往泰山封禅,相如前来引导。武帝见过诸位仙人,遂与东方朔、相如一起游仙而去。文君听说后,改换装束,作别儿子司马伯乐,等候相如来度化。司马伯乐舍不得父母离去,相如遂承诺日后让他的子孙做皇帝、名士。于是该剧结束时,相如与文君、文君母、卓王孙、王吉一同升仙而去。
无论是严肃认真的记载与批评,还是这些荒唐不经的演义,烘托的都是相如的临终遗篇《封禅文》,这篇宏文预示了一个帝国新宗教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