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凌云”的诠释与传播(1)
书名:司马相如传作者名:许结本章字数:2512更新时间:2024-05-25 17:42:56
“凌云”作为相如赋提供给读者的一种感受,在历史的传播与演绎中却转向了主体创作的“凌云笔”。如江淹《别赋》称“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已以“凌云”称“赋”。到唐人笔下,这种称谓更多。如李白自诩“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又如岑参称颂他人“狄生新相知,才调凌云霄。赋诗析造化,入幕生风飙”;杜甫概括庾信的文学生涯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等:“凌云笔”成为公认的品评文学之士的褒奖之辞。宋以后对“凌云笔”的接受情况虽更复杂,但基本仍在比喻文才的领域。例如李新赞誉吴使君“闭门教草三千牍,传来旧物凌云笔”,又如王安中自谦不才说“喜霑鱼藻惠,许赋柏梁诗。愧乏凌云笔,徒倾向日葵”,或他誉,或自谦,取意基本是相同的。相如献赋与其政治才能和人生抱负有关,这也成为追慕方向,成为传播的新义。例如华镇在《赠温幕张子常有诗见怀用韵因成五篇·其一》中感叹张子常有辅佐君王的才能,却身处清幽,云“如何汉殿凌云笔,肯赋寒山石水幽”;刘克庄在《贺新郎·九日》中感慨壮志未酬、时不可待,云“少时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皆以“负凌云”而感慨政治的失意与人生的坎坷。延续宋人,金元时对“凌云笔”的态度也大同小异,例如元好问论诗反对陈词滥调谓“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方回在《读方处士墓志挽诗题其后阎集贤承旨文赵翰直》中追思其人其文说“登金竞奋凌云笔,埋玉如瞻垫雨巾”;王旭《雨夜同赵君宝赋》一诗在悲叹经年黯淡“万里风波连仕路,十年尘土暗儒冠”时,也诉说未遇明主的苦衷“相如空有凌云笔,谁解黄金买赋看”。或评诗,或悼念,或抒怀,都是借相如酒杯,浇自家心中块垒。明清时代“凌云笔”接受又有了一些新的意涵。如袁翼在《候补同知温甫曾公》一诗中以此典表示文人的身份,述说职业的变更与志向的易转:“贼䑸窜扰三湘日,班生早掷凌云笔。”又如在书法与绘画中将“凌云笔”由语象转向图像,比拟书画技艺的超群。论书法如余廷灿《湘中诗》“北海凌云笔,摩挲性所耽。二张犹可折,三绝更谁参。追琢经唐代,琳琅照斗南。深簷难尽覆,鳞甲露烟岚”;张昱《柬陈香泉》“笔墨纷纵横,纸上龙蛇绕。飘飘气凌云,笔力殊天矫”;袁翼《景德窑砚山笔架歌》“羲之扈斑架,思公珊瑚格。未敢窃嘉名,愧彼凌云笔”。论绘画如罗聘的“温水更有凌云笔,偷将炎欧一片凉”;罗汝怀的《蒋矩亭司马画兰见赠酬以小诗即送其之兴安任》“使君自有凌云笔,何意浮沉墨绶间”;伊秉绶的《黄瘿瓢先生》“那能持作凌云笔,幻出瘿瓢老画师”等。由书画引申,“凌云笔”又成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化身,如蔡殿齐《赠笔》诗“最喜凌云笔一支,名场赖汝作扶持”;蒋湘城《新竹》诗对竹而语“尔曹大有凌云笔,会写云章侍天幄”。因以“凌云”咏物态,外形的近似使文人用“凌云笔”藻饰高大的树木或其他形近的植物,或者将“小荷才露尖尖角”比作“凌云笔”。而自然物象如奇峰突兀,也产生出形似的联想。如明人李晔在游玩寿山时为山峰奇秀所动,将高耸入云的山峰比作“凌云笔”:“双涧桥西五老峰,分明朵朵翠芙蓉。半空绝壁开金像,百道飞泉喷玉龙。怪石坐来斜听鸟,曲栏凭出倒看松。我生自倚凌云笔,不愧山僧饭后钟。”又如清人吴嵩梁的《艮泉》中“愿磨翠碧三千丈,横扫凌云笔一支”诗句,亦将苍翠的千仞壁立想象成手中的笔,因山巅的“上与浮云齐”,渴求磨炼出“下笔如有神”的气象。
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的“凌云笔”,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本事的各个元素生发开来,在不同的元素上各有侧重。因各种接受所强调内容的不同,“凌云笔”的指针便转向了多个维度。例如相如的赋形成的阅读效果,或转换为相如赋才,是“凌云笔”的原始意义。而由此义又引申出诸多意向:其一,文学的禀赋。该义强调的是本事中《大人赋》的艺术效果这一元素,褪去“司马相如”的主人公角色,跳脱到“赋”之外的各种文学的广阔天地,“凌云笔”在许多友朋赠答之作和悼亡碑铭中,被用来歌功颂德,彰显被褒扬者的创作技艺。其二,创作的想象力。明代诗人顾清在《和师邵春日登慈恩寺镜光阁及归途即事》中说“健想凌云笔,奇观隐世壶”,已将相如在《大人赋》中的大胆想象与宏观视角用作烘托,把眼前的镜光阁想象作日常的器物。其三,有关文学性质的工作。这种用法常由成语“投笔从戎”中的“笔”延伸出来,如清人袁翼的“贼䑸窜扰三湘日,班生早掷凌云笔”诗句,以“笔”比拟“凌云笔”,使执笔的职业表达得既简洁,又具有了文艺的性质。其四,比喻政治才情。相如的入世抱负与辅佐人主的能力在这一范畴中被放大,这既源于本事中《大人赋》的创作动机以及相如的人生志向,又与其献赋的讽谏功用及自抒情怀大相径庭,或者说是一种接受的错位。如王先谦《戏题张朗轩书斋》诗云“探怀定有凌云笔,莫向窗头只画眉”,是以打趣的口吻鼓励友人张朗轩积极入世,内涵积极入世的政治热情。另一个维度是能力层面的,即参与政治的资质。如戴京《登岱诗二首》诗云“登封代有凌云笔,扫石从容待大夫”,将“凌云笔”与士大夫前后相承,其喻意也非常明确;又如陈兆仑《怀人五咏·汪五积山》诗借“凌云笔”歌咏退隐的汪积山本有济世之才,却志于倒冠落佩,“拂袖高吟采菊诗,韬囊不试凌云笔”,叹息中有满满的赞美。其五,君臣际会中的失意。由于“景帝不好辞赋”,相如郁郁不得志,而当武帝惊赞其赋,相如却得意而不得志,因为终不见重用,而且作赋讽劝也不被理解与采纳,反而产生“欲讽反谀”的相反的效果,在失落的心境中,“称病闲居”成为他明智的选择或人生的宿命。正是基于相如的不得志的生平,与前面涉及的文学禀赋、济世策略和踌躇之志的接受特性,“凌云笔”也就蕴含了人臣未遇明主、不得其所的坎壈失意。如明朝的于慎行在《后赠李本宁歌》中为郁郁不得志的李本宁鸣不平:“请君还我凌云笔,我还君家禄万石。”又如计南阳的《题冯休庵先生待漏图》诗有句“特有凌云笔,空怀谏猎书”,结合相如的两篇作品,切入他出使西南后“失官”的处境,喻示他人,以“空怀”二字道出了无尽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