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六、任职“武骑常侍”

六、任职“武骑常侍”

书名:司马相如传作者名:许结本章字数:2031更新时间:2024-05-25 17:42:21

相如“赀选”入朝,是“事孝景帝”,即在汉景帝朝做官,职务是“武骑常侍”。这个职务地位不高,属于“郎官”系统,又具有武职的性质。据司马贞索隐引张揖说,武骑常侍是“秩六百石,常侍从格猛兽”。该职位是西汉设置的官,职守是车驾游猎,常从射猛兽。换句话说,就是侍奉皇帝游猎或在其观看猛兽搏斗时充当保镖。这一职务到东汉、魏、晋已不置,宋世祖大明中,又复置。所谓“武骑”,《六韬·武骑士》记述:“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可见为此职宜勇猛擅斗。扬雄《羽猎赋》描写道“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即从猎之状。后世如庾信《拟咏怀》诗“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张文琮《赋桥》诗“已授文成履,空题武骑书”,都是隐写汉史,且言及相如。

在汉代,所授的官等是按年俸米石而定,以食禄多少石为官员的工资。一般朝廷的九卿是中二千石,随后是诸侯,是真二千石,郡守次一等,是二千石,再次一等的是比二千石,以下则有千石、八百石、六百石各级。司马相如年俸米石六百,在朝中任职是不高的,纵观他在朝中任郎职历有变迁,包括晚年任职“孝文园令”,其食禄一直没逾越“六百石”,从未超过该标准,这也许是他一生际遇“明主”而又哀叹“不遇”的原因之一。

相如以家财为“郎”,到京城后很快就被安排在汉景帝身边做了个“武骑常侍”,即皇帝出行游猎或观“格猛兽”时的身边保镖。安排相如做这项工作,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自幼就好击剑,武功身手恐怕也应非同凡响,否则肯定不会让他做这个位置虽不高,却关系到皇上安危的重要工作。这里要解释一下“格猛兽”的问题。古代天子诸侯狩猎,属于“军礼”,一方面是军事演习,一方面是因为古代野兽多。汉代皇帝除了自己参加狩猎,还喜欢观看格杀猛兽的游戏,这项活动是有危险性的。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汉景帝的时候,齐地博士辕固与黄老的信徒黄生在朝廷辩论“汤武革命”的性质,辕固用儒家思想看问题,黄生用黄老无为思想看问题,争论不休。当时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掌权,她推崇“黄老之学”,对辕固贬低老子的书为“家人语”,勃然大怒,于是惩罚辕固到兽圈里和野猪搏斗。景帝同情辕固,悄悄塞给他一把利刃,辕固才刺死了野猪,逃过了被野猪咬死的劫难。可见“格猛兽”既是一种危险的事情,也是一种惩罚性行为。再比如西汉后期的汉成帝,为了向胡人夸耀他圈养的野兽多,曾命令成千上万的百姓到秦岭捉虎豹熊罴等野兽,送进长杨宫的射熊馆,让胡人与野兽搏斗,胜者可以获取猎物,成帝亲临观看,为此,扬雄写了一篇《长杨赋》加以批评。汉武帝更是以好狩猎出名,他甚至喜欢“自击熊彘,驰逐野兽”,司马相如还为此上疏劝谏,认为这件事“非天子之所宜近”,这已是后话了。

从司马相如后来反对武帝“格猛兽”,回溯他在景帝时做“武骑常侍”这样类似陪同观看“格猛兽”且兼任保镖的工作,也就勉为其难了。所以司马迁在相如传中以“非其好也”一句话显出微言大义,为相如以后彰显文采的生涯作了铺垫。试想,相如毕竟饱读诗书,据说少年时就能精熟“七经”,而且文采斐然,所以与“击剑”类武功相比,他自己更情愿展示文才。遗憾的是他辞赋写得好,偏偏如司马迁记述的“景帝不好辞赋”,于是他感到怀才不遇,当了约两年时间的武骑常侍后,机会终于来了,那就是景帝前元七年,梁孝王刘武从封地梁国“入朝”拜见兄长皇帝刘启,并探望母亲窦太后的事件。

在汉景帝朝,曾发生过一场有关传位的争论。景帝母亲窦太后生育三人,分别是景帝刘启、梁孝王刘武与长公主刘嫖,因为景帝的薄皇后没生儿子,所以窦太后主张景帝传位给弟弟刘武。这梁孝王非等闲之辈,他早年受到文帝与窦后的宠爱,于文帝二年封“代王”,两年后改封“淮阳王”,十二年迁梁地,立为“梁王”。在汉代,诸侯王没有要事不能入朝,可是在文帝时,梁孝王有五次入朝的经历,加之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刘武协助刘启平叛,立有大功,景帝赏赐他“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的大片膏腴之地,于是梁孝王大兴土木,盖宫室,建苑囿,又被赐“天子旌旗”,所为“出言跸,入言警”,千乘万骑而“拟于天子”,何等壮观。这次梁孝王入朝,不仅声势浩大,而且身边还带有一批满腹经纶的文才之士,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述的:“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所谓惺惺相惜,“相如见而说之”,于是“因病免,客游梁”,即托病辞去了“武骑常侍”的职务,随梁孝王到了梁国,开始了他的文士生涯。

一个满腹经纶、雄心勃勃的天府少年,带着一腔热血与宏誓大愿,从偏僻的蜀地来到了京城长安,结果当上了一个陪皇上观看捕杀野兽的保镖,如此过了两年时光,终于决定辞职,在追随梁孝王去梁国的同时,也暂时丢弃了他当初进京时的宏愿。他离开京都的朝廷而往梁孝王藩国之地,究竟是与众游说之士声气相求,还是趋慕梁孝王的威势,或者还有其他什么企图,史书没有交代,但他这段人生轨迹,却在诸多文献中或隐或显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