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三篇 “无人村”下(2)

第三篇 “无人村”下(2)

书名:太阳照进“无人村”作者名:英布草心本章字数:1941更新时间:2024-05-27 17:23:41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天,谈起茶园村的旅游开放,阿索拉毅目光发亮:“这里,如果想彻底脱贫,发展旅游业、养殖业和种植木材药材是很有必要的。”阿索拉毅进一步说,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县委县政府正在计划这里的旅游开发工作,相关项目很快就会落地,这里的村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路上,我们偶遇一位牧羊老人,大风雪天气,他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衣,还戴着一顶深红色的线帽,在路边的小径上走来走去。

“知道茶园村吗,老人家?”我冒昧地问。

老人十分热情,说:“知道的,过去那可是黑彝木干的地盘,解放初没有人居住了,解放后搬来了一些人,组成了一个村。现在,种上了柳杉树,村民们却搬走了。”

“为什么又搬走了?”

“这里的山路太险峻,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牧羊老人是邻村人,家里有几十只绵羊,时常在这条山沟里放牧。

我想了解一下近些年农村的生活情况,问:“老人家,这些年日子过得怎样?”

“这两三年,党和政府对农村老百姓非常关心,资金投入很大,修路修房子,还拉通了水、电、网络等,现在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说着说着,老人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幸福地舒展开来,在风雪中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我们的身与心。

茶园村坐落在前方山顶上,正被浓雾笼罩着。克惹也布站在一块高凸的石头上,指了指云雾深处,说:“看看,山上被浓雾包裹的地方,正在下雪,那里全是一片片成材了的柳杉林。”

小河对面的山坡下,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上面长满了蕨草和竹林。阿索拉毅和克惹也布从公路下去,涉过小河,在湿滑的小路上手脚并用地爬了几下,上山确实艰难。

山上雾那么大,上去了也不一定能看到茶园村全貌,我想。

见到“无村人”

没有看到山上的“无人村”,我们便打算到毛坪镇看看这里的“无村人”。

茶园村彝族村民们离开了村子后,便是“无村人”。

这些没有村庄的人,就像秋天里的蒲公英,在别人的村庄里,会不会遇到各种排挤和歧视?会不会遇到难以诉说的困难?去看毛坪镇“无村人”的路上,我心里感慨万千,内心充满好奇与悲凉。

“大家饿了吧,走大半天了,还没有休息一会儿。我们先填饱肚子,一会儿再去寻找村民。”我们来到毛坪镇时,已是下午3点半,早已饥肠辘辘。我想到一户户散落毛坪镇周围各角落的来自茶园村的彝族村民,心里哀哀的,不知是什么滋味,有些难受,却也不知怎么描述。而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彝族村民,一直是第一书记阿索拉毅内心里深深的牵挂。

天空明亮了许多,一片片雪花停止了飘落,天气暖和了些。我们一行四人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了饭,然后坐上越野车去寻找第一户“无村人”。

车行驶了二十分钟,从镇上来到一处极其偏远的村落里。由于前方道路狭窄,我们只得下车步行。我们在通村小路上行走了八九分钟,来到了一座新修的院落前。

院落是四合院结构,房子是新的,墙面上贴了彩色的瓷砖,看起来美观而舒适。房子包括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等,一切应有的家庭基础设施,全都有了。

“这些天忙什么?”远远的,阿索拉毅就问。

院子里坐着克惹左也和景刘惹地,看到阿索拉毅立马站了起来,仿佛看到自家儿子回来一样,说:“这些天也没有忙什么大事,就忙一些屋内屋外的事。”

我们爬过一道土坎,就来到院坝上。克惹也布说:“拉毅书记一方面前来看看你们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带了一个记者前来采访。”

阿索拉毅把我简单介绍了一番,就算是与主人家认识了。

“我可以进屋参观一下你们的新房子吗?”我问。

“当然可以。”克惹左也和景刘惹地很热情,一前一后把我带进屋。

我进屋仔细观看了一番,发现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有电视、沙发等,卧室里摆放了新买的席梦思大床,厨房里各种用具也洗得干净明亮。另外,卫生间不仅通了水电,还安装了淋浴热水器,洗衣服、洗澡等都十分方便。

“现在房子修好了,后面准备怎样发展经济?”我问。

克惹左也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厚衣裳,双手搓了搓,很认真地回答:“目前,主要经济来源是养殖一些鸡、猪,还有在乡镇周边打一些零工,以后茶园村修通公路了,就可以在那里发展更多的养殖业和种植树木、药材了。”

“脱贫有信心吗?”

“肯定有信心的。茶园村来了第一书记后,想方设法做各种事情,修好了房子,修通了公路,水电网络也通了。国家投入那么大,我们不能没有信心脱贫啊!”克惹左也说。

往右两百米处,是村主任克惹也布的家。克惹左也是克惹也布的父亲,兄弟克惹尔布的家离他们家有一公里,紧挨在背后。克惹左也是一个健谈的老人,在屋前空地上燃烧了一堆篝火后,我们围坐在一起闲聊茶园村的故事。

克惹左也从茶园村黑彝木干时代开始谈起,一直谈到他家怎么来到茶园村,最后又为什么离开茶园村的事,讲述过程中不免有些哀叹与惋惜。

后来,由于听说来了一个记者,周边不远的四五个村民也跑来了,每个人骑着一辆摩托,一眼看去,他们仿佛骑着数匹马,一种古老的身影晃荡在渐渐暗去的天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