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应用之生活的冥想(1)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2727更新时间:2024-05-27 17:27:07
每个人都渴望宁静、喜悦的生命状态。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制造一个个封闭的角落,让自己能短暂地躲避其中,以求获得片刻的安宁。
但当人们走出那些人为制造的角落之后,生命的痛苦依然会在现实生活中接踵而来。
因为生命是鲜活的,那些僵化、仪式性的解决方案,其适用范围永远是有限的,它们注定无法适应层出不穷的挑战。实际上,包括我在《反内耗》中提及的种种仪式,一旦被用于控制自我感受或念头,就会同样遭遇彻底的失败。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获得内心安宁的体验呢?
如果你真的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从体验层面彻底理解了我们前面一起探讨过的生命真相,你就会发现:平静不是意志追寻的结果。因为意志是“观察者I”作用的领域,我们已经体验到“观察者I”必然会带来分裂与冲突,以为思考、分析、选择等意志活动能帮我们解决心理世界的问题。但任何时候,只要调用意志,想要追寻什么、获得什么,或者拒绝什么、排斥什么,那么我们就是在人为地割裂现实、制造期待与现实的冲突,也会因此引发沮丧、悲伤、愤怒等情绪,进而加剧或延长原有的心理痛苦。
因此,我们整个练习,都是要拥抱生命的现实,从而彻底终结“观察者I”—也就是意志—在心理世界的活动与影响。
这就是生活的冥想:去洞悉心理世界运作的规律,去洞悉沮丧、愤怒、悲伤、孤独、无力、绝望等一切愉快或不愉快情绪背后一致的心理过程,去重建灵活的注意力分配能力,从而一刻接一刻地持续观察并生活于现实世界。
在进一步探讨之前,我要再次声明的是:生活的冥想并非一套仪式化的方案,它是一种建立于个人生命体验之上,终结了各种无益内耗的生命状态,是一种持续不断的个体行动过程。
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应用,我将从三个层面系统介绍生活的冥想:可应用的技术、实践的过程示例、实践的社会作用。
可应用的技术
既然生活的冥想是一种个体行动过程,那么,我们就要了解行动的标准、可参考方案,以及前进的方向。
我们先说行动的标准。
生命中,每当要培养一种新能力,我们就很容易变得惴惴不安,进而开始依赖权威或指导者:你看我这样做行不行?对不对?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这种不安,就源于评判的本能,以及对评判标准的生疏。
所以,要想开始生活的冥想,我们自己先要掌握评判的标准。如果“评判标准”这几个字让你困惑,我先做一个简单的澄清。这是现实世界对技能的学习过程,所以与心理世界的学习不同,这里我们需要“观察者I”,需要评判标准,否则我们将无法前进。
在生活的冥想中,有任何专家或权威可以帮你判断自己做得对错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你的评判、我的评判,或任何其他权威的评判都毫无意义,唯一能对行动有效性做出评判的,是你个人的体验。如果一种行动让你终止了内外冲突,让你拥有更充沛的身心资源,让你更热情地追逐真正想要的生活,那么这种行动就是正确的,或者说是具有适应性的;如果一种行动让你更纠结、更矛盾、更无力,让你一步步远离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它就是错误的,或者说是非适应性的、需要调整的。
这样我们就有了生活的冥想唯一的评判标准:你的行动,是否停止了无意义的身心损耗?是否开始让你充满热情?是否让你积极地朝向生命的渴望去行动?
掌握了这一评判标准,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个话题:行动的可参考方案。
虽然生活的冥想不是一套方案,但如果完全没有指导,大多数人就会变得一脸茫然。所以,我在实践中提炼了几种针对不同情况的行动方案。
糟糕的情绪体验:拥抱体验
在心理困境中,我们最容易觉察到的,就是糟糕的身体体验:疲劳,浑身无力,胸口像压着一块重物,呼吸急促,几乎喘不上气,头隐隐地痛,眼睛好像无法聚焦,坐立不安,只想起身走开……
所有这些身体层面的体验,都可以用一种行动进行有效处理:拥抱体验。在静坐不动观察练习部分,我曾经对此行动进行过介绍,在这里不再赘述。
但在极端的困境中,很多人喜欢躺在床上、蜷起身体,或者因为长期劳累胳膊无法抬起,所以他们几乎无法站起来尝试这一打开身体的动作。如果你也是这样,躺在床上时试着打开自己的身体:依托于床的支撑,做出“大”字形的身体姿势,然后在这个姿势下完成“拥抱体验”练习。
当然,如果你连躺着做动作都不愿意,那么,你可以让自己舒舒服服地蜷曲几分钟,只是在蜷曲身体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收缩肌肉—将全身每一块你能绷紧的肌肉都绷紧,保持几秒钟,然后停止紧绷的动作,休息几秒钟;再次绷紧每一块肌肉,保持几秒,然后停止绷紧,休息几秒……重复这一动作两三分钟,看看身体体验会不会有所变化。当你在行动中摆脱了体验的束缚时,站起来,尝试着用前面的方法来拥抱自己的痛苦体验。
自动且失控的思维:思维刹车
当我们感受到痛苦时,一定会伴随着失控的思维。实际上,如果你已经完成了静坐不动观察练习,就会发现,很多痛苦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所以,要想终结心理痛苦,我们就要有能力随时用行动为思维踩下刹车键。
思维刹车的行动,在前面静坐不动观察部分,我已经介绍过“认知去融合”的快速词汇重复法。现在,我再介绍另外两种方法:大脑命名对话法和恍然大悟法。
大脑命名对话法,就是指给自己的大脑起个名字—这会帮我们迅速拉开与思维的距离。假设我给大脑起名为“老于”,任何时候,当我感觉自己因为反复的回忆、思考、分析、选择等活动而丧失有效行动能力,或者陷入心理痛苦时,都可以与它做一个简单的对话:“老于,你好,我注意到你又出现了,非常感谢你关心我的生活,我知道你想帮助我。但是,我现在还有事情要处理,所以我无法照顾你,请你自己去完成,我要接着做我的事情了,再见。”这种对话,在刚开始练习时一定要说出来,让自己的耳朵能够听到。
在开始实践之前,有三个要点我需要提醒大家:关于对话的语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组织;关于表达的内容,要包含“欢迎”“感谢”“安顿”“告辞”这四方面的内容;关于对话的态度,绝对不能视之为敌人,而要理解它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甚至比与父母、与孩子、与爱人间的关系更亲密,只有它会不离不弃地伴随着我们走完生命的全程。所以,这一定是一种朋友之间充满了尊重、理解而非对抗的对话模式。
前面我们曾提到过,大脑非常聪明,所以它的语言往往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有时会让我们无法识别。比如“这种练习没有用”,或者“我试过了,一点儿都不好使”,这同样是大脑自动化的语言,对它们同样要用有效的刹车行动加以处理。
恍然大悟法,是指在生活中随着实践机会的增加,对思维的处理速度会越来越快。对我来说,思维刹车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句简单的恍然大悟,比如,“哦,天哪,我又陷入思维过程了”“我又开始回忆了”“我又忍不住在分析了”“我又想‘想明白’了”……通常,这一句简单的“哦,天哪……”式的自我觉察,就足以将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现实世界,投入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