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心理痛苦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3)

心理痛苦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3)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2169更新时间:2024-05-27 17:27:04

一切心理痛苦,都建立于同一个过程

笑笑刚满15周岁,几个月前,她被诊断为青春期综合征。很快,她的妈妈就感觉不堪重负了。

笑笑妈:“我现在每天特别累,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不是个好妈妈。”

我:“你很累,每天的生活中有很多挫折,你会为此而感到自责,觉得自己不称职。”

笑笑妈:“是,不光是不称职。跟女儿在一起时,有时我会很生气,既生自己的气又生女儿的气。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女儿尽快走出困境。”

我:“嗯,有时你会很生气,但更多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无力,感觉自己帮不到女儿。你能试着跟我说一些细节吗?”

笑笑妈:“女儿特别喜欢哭。作业写不完、老师要求的背诵背不下来、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些都会让她哭。她一哭,我就感觉六神无主,特别地烦,心里忍不住就会想,‘现在哭,你早干吗去了’,然后我心里就会很生气。但这也要忍着,表面上还得劝,可就算我花一两个小时劝她,也还是劝不好,她还是一直哭。”

我:“确实,女儿哭泣会让你感觉很糟,有时你会觉得这都是女儿的错。但你还是想帮助女儿,希望她能平静下来,但怎么努力好像都是徒劳的。”

笑笑妈:“是的,我完全无能为力。关键是,她的问题不光是哭,她还会诉说很多内心的委屈,也会抱怨老师、同学,抱怨学习,会说自己想要放弃之类的话。这些话,在我听来,没有一个是我能接受的。”

我:“是的,女儿哭泣时的表达,也会让你感到焦虑。你觉得她的观点不对或者很危险,忍不住想要纠正她。”

笑笑妈:“对啊,她的很多话都不仅让我焦虑,甚至会让我愤怒,比如她不喜欢数学老师,就说‘下次数学考试我就故意交白卷’,我一听就急了,交白卷,这还了得?”

我:“嗯,听到女儿说这样的话,你很担心女儿的未来,也担心她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所以每次你都极力地想要改变她。”

在这段对话里,笑笑妈先后讲述了自己的沮丧、愤怒、无力、焦虑等多种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是如何发生的。

沮丧

沮丧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情绪,它是很多激烈情绪的先导情绪。要想有效处理心理痛苦,我们就需要有能力第一时间觉察并处理自己的沮丧。

在心理服务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会问我孩子认知偏差的问题。比如一个爸爸对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非常自豪,但儿子却总是对他在外面的表现不满,一起出门时,常会认为他在待人接物过程中做得不好。“我身边所有人都说我会为人处事,只有儿子老是因为我做了什么事而生气。这是不是他认知有问题?要想帮他走出沮丧,我是不是就需要改变他的认知?”沮丧真的是源于认知偏差,进而要改变认知吗?我们一起看看笑笑妈的案例。

在上面的对话里,笑笑妈首先表达的就是沮丧感:“我现在每天特别累,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不是个好妈妈。”

这种沮丧是如何出现的?真的是因为她不是个好妈妈吗?显然不是。

认真观察这句话,我们会发现“每天”意味着回忆,而“做不好”“好妈妈”这两个词则代表着评判。这就意味着,此时“观察者I”已经将笑笑妈的注意力从现实世界拉入了思维评判的世界,而任何评判都需要对比物。笑笑妈谈论的现实是无法有效支持孩子,那么,她的对比物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笑笑妈做出了“我不称职的”评论呢?答案很清楚:她对自己作为母亲角色的期待—我应该有效支持孩子的发展。

这种自动化的“我应该”式语言,就是“观察者I”的核心语言之一。

到这里,笑笑妈沮丧的结构就出现了:首先,“观察者I”以评判者的面目介入进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其次,“观察者I”基于过往的经验,自动设置了一个与母亲角色相关的期待,称职的妈妈能够支持孩子,我想做称职的妈妈;第三,“观察者I”关注到一个现实,孩子在哭泣,而“自我”无能为力;第四,“观察者I”自动开始对比期待与现实,然后发现了巨大的差距;第五,“观察者I”无法与这种存在差距的事实共处,它继续自己的思维运动,并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不是个称职的妈妈;第六,“观察者I”开始讲述“每天我都不称职”这个故事,笑笑妈相信了这个故事;第七,这个故事引发了挫折感,笑笑妈开始沮丧。

不光是笑笑妈,在我看来,所有人的沮丧都是这同一个模式:基于记忆、评判、选择的“观察者I”出现,它导致了注意力与现实的脱节,并制造了思维世界的期待,然后在比较中发现了期待与现实间的差距。当“观察者I”感受到这种差距所引发的苦恼时,它就体验到了沮丧。

我上面提到的那位爸爸,他儿子的沮丧感,同样是源于这样一个过程:他的儿子对他的言行存在着期待,这种期待会对比现实,对比会带来结论—符合预期或者达不到预期,然后情绪出现,达到预期时满意或快乐,达不到预期时失望或沮丧。这一过程,与认知是否存在偏差毫无关系。

试试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的沮丧,看看它是否也是基于同一个思维活动过程。在困境中,很多来访者会急切地询问摆脱困境的具体方案。实际上,真正有效的方案,就蕴藏于对问题透彻的了解中:如果我们真的看到沮丧的结构,那么处理沮丧的方案,就在于终结“观察者I”的活动—在沮丧时感受鲜活的痛苦,同时去关注沮丧背后自动化的思维机制,即我们的注意力从现实世界向以评判为核心的思维世界的转移现象。这两者都可以在关注的同时终结“观察者I”的存在,因此,会中断“观察者I”自动做出的评判,从而终结沮丧的生成过程。

在沮丧的基础上,笑笑妈又体验到了愤怒。我们再一起看看愤怒是如何出现、如何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