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心理世界,思维的实质就是二元冲突(2)

心理世界,思维的实质就是二元冲突(2)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2810更新时间:2024-05-27 17:27:02

思维会制造偏见

思维是一切心理痛苦的根源,不仅仅在于它会制造期待与现实间的二元冲突,还在于它会改变我们真实感知的世界。

阿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她特别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努力想要做好一切,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持续冲击着她。慢慢地,她感觉自己越来越缺乏精力和活力,脑海里开始重复一个声音:“我不行,我真的很差劲,我什么都做不好……”结果,面对新的挑战,她还没有做任何事情,这个声音就会迅速出现。

阿苏经历的,是一种持续受挫体验导致的“观察者I”对自我的偏见。

生活中,很多人根本没有注意到,我们看到的世界从来不是其真实的样子—它们所呈现的,都是被思维加工、改造后的形态。

你发现了什么?中间的符号并没有变化,但在第一组图中,大多数人都会将第二张图片读作“B”,而在第二组图中,大多数人则会将第二张图片读作“13”。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观察者I”自动调用了环境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为它赋予了最可能的含义。

这就是大脑基于过往经验工作的模式必然会引发的偏见。

当我们说自己“有些内向外向,有些固执随和,脾气暴躁温和”,或者说孩子“非常调皮安静,很听话总是叛逆”时,我们所说的只是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固定印象,而非眼前真实的、运动变化着的自己孩子。

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我们一直都活在经验形成的偏见之中。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偏见”,指的是一种“依托于以往的经验形成的对事实的片面化解读”现象,而不是偏见的通用解释—对某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它们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的或怀有敌意的。因为这种通用解释最大的问题,是让人们对“偏见”行为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人想告诉别人自己是不公正、不正确或怀有敌意的。所以,对“偏见”重新定义是有必要的,这会帮助我们免于刻意回避与否定,免于错失我们刚刚探讨过的真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的事实,它们只是思维加工、改造的结果。

换句话说,只要大脑唤醒记忆、调用经验,我们就一定会带着偏见面对如实发生的一切。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终止自己的偏见,也无法看到真实的一切并解决可能遭遇的心理困扰。

为什么说偏见是必然的产物?一些关于婴幼儿的发展研究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通常我们会认为,相比观念复杂、推理过多的成人,那些未被社会经验所污染的婴幼儿觉察能力是最客观的,他们的选择、行动也更少受偏见影响。

但实证的研究结果推翻了这一想当然的假设。

美国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一项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报告曾在2007年被刊登在《自然》杂志上。该报告指出,一系列简单的道德实验表明,6至8个月大的婴儿大多更喜欢“好人”而非“坏人”。在研究中,他们使用了一段动画视频:一个“攀爬者”试图爬上一座山,一个“雷锋”在协助它,还有一个“捣蛋鬼”试图将它拉下来。那些6至8个月大的婴儿在观看了“攀爬者”视频后,似乎表现出强烈的观点:他们明显更喜欢“雷锋”而非“捣蛋鬼”。后来,研究人员又用毛绒动物玩偶重复了这个实验—婴儿可以用手触摸玩偶来表达他们的喜好。结果,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宝宝都会选择扮演雷锋的善良玩偶。此后,研究人员又通过对眼球运动的追踪来测试尚缺乏动作能力的3个月大的婴儿,几乎无一例外,这些婴儿都会回避去看“捣蛋鬼”。

在另外一些针对婴儿的实验中,该中心主任凯伦·维恩发现,婴儿会根据食物线索来区别对待不同的玩偶—当婴儿发现面前的玩偶喜欢的食物与自己相同时,他们更喜欢这些玩偶;当他们不高兴时,则会惩罚那些与自己有不同食物喜好的玩偶。

所以,尽管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在关系构建的世界中,偏见是无处不在的。为什么这么说?从上面的婴幼儿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端倪。

在研究最后,会出现一个典型的现象:孩子会喜欢一种玩具而排斥另一种玩具。但在参与研究之前,他们并不会表现出这种选择偏好。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的发生?我们有必要仔细回顾这两类研究:在第一种视频研究中,婴儿看到了一段有趣的短视频;在第二种玩偶研究中,他们看到了玩偶们喜欢的零食。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研究所呈现的第一种变量:不同场景设计下,婴儿会面临不同的刺激,接收到不同的新经验。

刺激和新的经验为何会变成偏好?或者换句话说,它们为何会带来偏见?

在这里出现了第二种变量:婴幼儿基于以往的经验的比较。这种比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看到新的东西,然后会联系自己以前的记忆,最终通过分析、比较在新旧事物间形成有效的关联,进而完成对新事物的认知过程。

基于这种比较,婴幼儿出现了选择偏好。这就是偏见形成的基本过程:“全新经验”对比“以往的经验”,从而做出判断与选择。随着认知的成熟,这种比较速度会不断变快。到后来,很多事情,我们甚至不再等待任何全新经验的发生,而会直接依赖于部分可得性线索和以往的经验得出结论。

这是一切偏见发生发展的过程。

当我们无法清晰地、第一时间觉察这一过程时,它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长期对自己或他人不满;经常认为父母、配偶、恋人已经不在乎自己;常常感受到无助、悲伤、绝望、愤怒,认为自己再也看不到一丝希望……在思维的影响下,我们会持续生活于过去,而非活在真实的当下。

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偏见,是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会长期存在的自然现象。任何时候,只要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只要我们继续逃避这一点,就无法真的摆脱它的影响,也无法真的活在此时此刻。

小王虽然已经大学毕业了,但与父亲的关系依然紧张。在心理咨询中,他反复告诉我小时候父亲对他的伤害:“上中学时,有一次周末放学,打电话让父亲接我,他说他有事儿,结果我自己走了20里路回家;上学的时候,有时我跟他说什么事儿,他要么不愿意听,要么就吼我;小时候我特别怕他,现在我是打心眼里烦他,不想理他……我现在这么胆小,什么都害怕,这都是他的错。”

实际上,他是被他的父亲带来找我的。在父子互动中,我能清楚地观察到父亲与儿子互动时紧张而小心翼翼的神情动作,也能清楚地看到小王面对父亲时的不耐烦甚至厌恶。所以,不管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当下父子的关系都已经完全逆转:小王是强势的一方,父亲是弱势的一方。

但在过去经验的束缚下,小王眼中的父子关系,依然停留在过去,他完全没有注意到,父亲当下的表现与他过去曾反复体验过的伤害行为是截然不同的。

每一个身处困境中的来访者,几乎都生活于各种偏见之中:

“我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现在完全没有行动能力,我已经万念俱灰了。”—关注不到自动化思维,形成了对自我的偏见。

“于老师,我试了思维刹车的方法,完全没有用啊。我刹车后思维并没有停止,它很快就重新出现了,我觉得这种处理完全没用。”—关注不到自动化思维,形成了对处理方案的偏见。

“孩子不跟我说话,不吃药,不接受心理咨询,这样下去他不就真成了废物了吗?”—关注不到自动化思维,形成了对他人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