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一切心理痛苦,皆源于注意力的转移(2)

一切心理痛苦,皆源于注意力的转移(2)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2821更新时间:2024-05-27 17:26:59

与鲜活、变动、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不同,思维世界建构于过去的经验,以及回忆、分析、比较、判断、假设、推理、计划、怀疑、否定等思维活动之上,它的存在完全依赖于个人身心资源的投入。当我们投入资源,开始进行回忆、假设等思维活动时,一个新的思维世界会迅速诞生;当我们收回资源,将注意力从思维活动转回现实运动时,这个全新的世界会在顷刻之间烟消云散。所以,我们自己就是思维世界的创造者与毁灭者,而支撑这个世界存在的核心资源,则是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自控力等身心资源。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两个世界。每时每刻,它们都可以互相转换,区别仅仅在于,我们将注意力投向何处:关注事实,我们就生活于现实世界;融入思维,开始进行回忆、分析、评判、选择等思维活动,那么我们就瞬间进入了思维世界;突然觉察到大脑正在“回忆、分析、评判、选择”,瞬间我们又会回归现实世界。

到了这里,你可以分辨下面这三句来访者的话究竟是否是“当下”了吗?

“我知道什么是当下。比如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很糟,我的工作能力很差,被抑郁、焦虑等问题困扰了多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就是我的当下。”—这种表述,完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如状态糟、能力差、抑郁、焦虑等,都是记忆的结果,因此,这位来访者说的不是当下。

“我练过正念啊。你看,假设我拿着一颗葡萄干,我能看到它,能感觉到它,能尝到它……这些不就是当下吗?”—这种表述,只是虚假的当下。当下就是生活的每时每刻,而非某种刻意的活动。吃葡萄干、观呼吸、静坐等练习可以帮我们触摸当下,但它们本身绝不是真正的当下。

“我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只是简单地观察一呼一吸,观察自己气息的变化,以及气息变化时身体的变化,这就是当下。”—当我们觉察呼吸的此时此刻,它确实就是当下。但是,当下不仅仅是指呼吸,它是指鲜活的生活体验。在心理服务中,很多教授正念、冥想等技术的专家同样会遭遇心理问题的困扰,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当下很容易囿于呼吸等特定的观察,结果反而变成了对生活体验的逃避。

我说过,现实世界与思维世界随时都可以发生转化,其核心在于注意力投放。

为了方便理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细节,也注意到己的表情变化等细节,当我们如实地关注这些细节时,就是生活在现实世界。

当我们看着自己的眼睛,一个念头悄然出现:“天啊,我的眼睛怎么这么黯淡?想想十几年前,它们可都闪烁着灵光呢!唉,看样子真是年纪大了……”此时,我们瞬间就远离现实世界而进入了思维世界。

当我们注意到自己念头的变化,发现“哦,天哪,我注意到自己刚刚有了一连串的念头,它们在对我的眼睛进行回忆和评判”时,我们瞬间又从思维世界回归现实世界。

当下一个念头出现,比如“它确实是没有灵光了,这不是我的念头,而是确凿无疑的事实”时,我们又开始了评判式思维,那么瞬间又从现实世界进入了思维世界。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注意不到念头,相信了它所讲述的故事,或者从它所讲述的故事中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时,我们就是从现实世界进入了思维世界。

这个互相转变的过程,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了解了这两个世界,以及识别它们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清晰的观察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安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不安的有效处理方案究竟是什么。

现实痛苦与心理痛苦

现在,我们将视线重新转回对内在不安的问题上。

几千年来,减少或远离不安一直是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那不安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出现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成长中,“观察者I”和“被观察者Me”自然地分裂,将我们的生命体验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现实体验和思维活动。任何心理痛苦,都离不开这两者的互动:“观察者I”无力与“被观察者Me”感知到的身体内外信息的变化共处,所以它会第一时间寻找匹配的原因,想搞清“为什么”,以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一过程,就是有意或无意的意识活动过程。

意识活动的基础,是过往的经验。这种依托于经验基础上的解读,是一切心理变化的根源。

一个被强迫行为困扰的来访者,曾这样分享自己的体验:“生活中,我有很多在别人看来莫名其妙的行为,比如关灯必须摸三下,买东西必须拿第二个,关门后必须再摸三下门把手,锁车时必须摁三下锁车键,打字时只要打错一个字,就得删除一整句话重新再打……”这些反应背后的原因,他非常清楚。“我已经忘记了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做,但现在如果不做,我心里就会感觉不安,总感觉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在这里,你能清晰地注意到为什么他会被重复性行为困扰吗?“被观察者Me”体验到了不适,但“观察者I”拒绝与这种体验共处,所以它基于过往某次的成功经验,发出了反应指令:“再摸三下再按两次删除重打,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在这里我们一起观察一个常见的现象—“被观察者Me”的现实体验: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手、脸出汗。

不安就孕育于这种变化之中。

被抑郁、焦虑、强迫、创伤、社交恐惧等问题困扰的来访者,对这种体验并不陌生。实际上,在它们出现时,有心理困扰的来访者的大脑会自动搜集各种背景信息,开始相关的思维预测活动。

解释一:我有“社交恐惧症”或“我的焦虑症发作了”。

“天啊,糟糕的体验又来了,我还是太紧张,不能接触跟学习有关的一切刺激。”

或者:“感觉太糟了。看样子我还是没办法出门,你别逼我。实际上,只要一想到出门后的场景‘所有人都盯着我,我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我就感觉自己浑身难受,简直要崩溃了。”

或者:“我还是没办法原谅爸爸。一想到小时候他对我的伤害,我就非常痛苦。我永远都不可能原谅他!”

当然,在这些自动化解释之外,“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手脸出汗”这种体验,还有更多可能的解释。

解释二:饭菜太辣。

研究发现,辛辣食物中的一些复合物会激活人体中一种叫“伤害性感受器”的感觉神经元—包含热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当我们吃辣椒时,热觉感受器被激活,大脑会自动预测嘴里起火,于是身体自动做出调整反应,包括流汗、心跳加速、快速呼吸等。

实际上,吃辣椒引起的身体本能反应跟身体应对危险状况的本能反应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我们不觉得有危险?原因很简单,“观察者I”根据环境信息得出一个信息结论:这是吃辣的正常反应。

想象一下,当这一信息结论出现后,你还会感到痛苦吗?很难。

实际上,几乎没人会因为吃辣椒流汗而自责难过。那么,在这种情境下我们什么时候会遭受伤害呢?答案也很简单,在唤醒经验并开始做出选择、判断的时候。

比如吃辣椒的时候,如果以往的经验让“观察者I”渴望辣的刺激,那么在信息结论的基础上,它会得出情绪结论—真好吃;但如果以往的经验让“观察者I”畏惧辣的刺激,那么信息结论带来的会是截然不同的情绪结论:“太辣了,我真不该来这家饭店!”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手脸出汗”等正在发生的现实不会引发心理痛苦,而对现实的解释、做出选择、判断才会引发心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