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无序的反应必然会加剧混乱和冲突(1)

无序的反应必然会加剧混乱和冲突(1)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3123更新时间:2024-05-27 17:26:52

成长的过程,就是“观察者I”累积经验、建立自我价值、形成自我期待,并向着自我期待持续行动的过程。

这种自我期待,虽然是经验的产物,但它依然会像一座灯塔般指引着个人行动的方向。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当我们的行动朝向自己选择的价值方向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幸福和愉悦;当我们的行动背离价值方向时,我们就会遭遇痛苦和折磨。

不幸的是,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真相:在感受、思维和身心资源的影响下,人类没有行动的自由。

因此,面对挑战,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有意识地展开有益的行动,而只能被动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向着背离自己价值的方向行动。

这种背离,会迅速引发混乱与冲突,很多来访者对此都有痛苦的领悟。

比如一个22岁的来访者。在长期的治疗中,她被贴上了厌食症、恐怖障碍、恶劣心境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诸多标签。她向我寻求帮助,原因之一是她想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因为他们目前的互动过程充斥着冲突。

她给我讲了一段同父母发生冲突的经历。

一天,她想要回家休息时,突然发现自己弄丢了钥匙。

这一发现,让她感觉很沮丧。

但是,她还没来得及体验沮丧感,就记起了母亲给她钥匙时说过的话:“不是我不想给你钥匙,而是如果给了你,你就一定会保管不好弄丢的!”

母亲曾经说过的话,迅速让她感受到了威胁:“万一妈妈知道了,又开始批评我怎么办?他们又会说我什么事都办不好,什么都不行。我特别讨厌他们这样说我……”

这种威胁让她感受到了不安,她无法承受这种不安,所以“观察者I”迅速开始寻找可能的理由,寻找谁该为钥匙丢失这件事承担责任。当然,她所找到的责任人,通常是父母,这次也不例外—妈妈。于是,她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我真是烦透你了,你上次跟我吵架,害得我把钥匙弄丢了……你还不承认,就是要怪你,上次咱俩吵架我跑出去后,本来都拿出钥匙想要回家了,结果你出门找我,然后我就把钥匙扔在咱们说话的地方了。你以后能不能别这么讨厌,你看钥匙都被你弄丢了……”

在这个互动中,当妈妈突然接到了这样一个指责电话并且辩解无效后,她的情绪也迅速失控,进而开始愤怒:“那好,以后我都不管你,你不要再回这个家了!”面对妈妈的愤怒,这个来访者在愤怒的同时,也迅速体验到了无力、悲伤、孤独等诸多无法处理的感受。于是,她挂断了电话,再次徘徊在外面。

你能注意到发生了什么吗?这个女孩本来只想回家,只想改善与父母的关系。但因为无法面对挑战,她没有有效行动的能力,而是踏上了一条自动化反应的道路。结果,她的反应,引发了全新的冲突,也背离了自己所期待的生活。

第二天见面时,她无奈地问我:“你说我妈现在的脾气怎么比我还差?我这天天都不敢跟她说话,本来我是个病人,结果现在说话时我还得小心地哄着她!”

几乎每一个陷入心理困境的人,每天都可能有类似的经历:面对刺激,做出自动化反应,然后陷入更大的无序与混乱,并逐渐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要想改变这一切,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人类自动化的反应模式。首先是离苦得乐的本能,这是驱动反应式行动的真正力量;其次是最常见的反应模式—自我分析、自我压迫、自我放纵、自我免责。

反应并非行动,它是“离苦得乐”模式的结果

要想终结一切心理痛苦,我们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行动。

但及时、被动的反应行为,是特定模式的产物,它更类似于肌肉无意识的工作模式,而非有智慧的人类的有效行动模式。

生活中,无意识的反应模式的场景比比皆是。

小王26岁了,她想发展一段成熟的感情并步入婚姻。但由于之前两段失败恋情的影响,她会第一时间逃离可能的伤害。比如当她和一个男孩在一起而对方不高兴时,她会这样想:“是不是他不想跟我在一起?他讨厌我了?那我绝对不能等他先提分手,这会伤害我。我要主动告诉他我们不合适。”于是,她会迅速做出反应,结束一段甚至还没有开始的关系。

这种恐惧和由此带来的反应,构成了这样一幅矛盾的场景:她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在恐惧的驱使下,她会用远离、分手等反应式行为伤害每一段即将开始或已经开始的关系。

在反应的驱动下,小王丧失了有效行动的能力,丧失了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慢慢地,她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比如你厌恶内心烦躁不安的感受,但控制式的反应反而会持续加剧不安;你想走出悲伤,但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音乐或悲伤的故事中,或者努力控制让自己不要悲伤,结果反而体验到更持久、更强烈的悲伤……

阿斌有一个女儿。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比年轻时的自己更加优秀,于是高度关注女儿的发展。当女儿犯错或发脾气时,他会用自己所能学到的各种技巧来处理问题。

可惜,年幼的女儿的行为经常是失控的。于是,在反复遭遇到挫折感、愤怒感之后,他从一开始的语言说教迅速过渡到身体说教—每当女儿犯错,或者在他看来女儿表现出“屡教不改”的行为时,他就用打耳光的方式体罚幼小的女儿。

作为家长,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可能你会说体罚孩子太过分,所以你只会用辱骂性语言或精神上的忽略、控制来处理孩子的“错误”或“失败”,但无论是体罚、辱骂还是忽略,这三种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都是在伤害而非支持孩子的发展。

所以,在心理世界,自动化的反应不是有效的行动,而是持续自我伤害的助力者。

要想终结这种伤害,我们就需要有能力终结自动化的反应。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面对挑战,我们为什么会不假思索地迅速做出反应?如果不了解原因,我们努力的行动就很容易变成另一种被动的反应,从而进一步伤害自己。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反应?

我们知道,生命是进化适应的结果。因此,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寻找进化的证据。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生活在种种环境威胁之下,要想确保生命安全,就需要快速地识别并远离痛苦。

在前面介绍过的静止脸实验中,我们也看到,3-4个月大的婴儿完全可以依据本能来识别妈妈的变化,进而呼唤妈妈做出支持性的改变。

其实不光是人类,所有的生命,哪怕是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生物,也会展现出离苦得乐的反应模式。比如在一项初中生物实验中,向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和清水,并将两滴水连起来。如果向草履虫培养液中放入少许盐,草履虫便会纷纷游向清水中;如果向清水中放入少许肉汁,草履虫也会纷纷游向清水中—这足以说明,离苦得乐是一切生命生存的本能。

在训练中,很多来访者在了解了生命的本能后,会变得困惑:既然离苦得乐是种本能,那么心理痛苦不就无法避免吗?为什么你说可以终结一切心理痛苦?

这种困惑源于思维的僵化与束缚。这个问题我会在心理痛苦的根源中继续分析。现在,让我们继续聚焦于离苦得乐的反应模式。

我们已经看到,离苦得乐的反应模式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有着明确的目标:确保生命安全舒适。因此,无论它曾经是否是本能,我们都需要持续考察其实践应用的效果:当它能够继续发挥其保护生命的角色时,它就是具有生命适应性的,需要被强化、被发展;当它不仅不能够保护生命,还变成生命的伤害者角色时,就不再具有适应性,这就意味着它必须被打破、被改变。

那么,在当代全新的挑战下,离苦得乐的反应模式还具有适应性吗?

从经验的角度看,在上面我讲过的所有案例中,它都是加剧挑战、强化痛苦的力量,因此,在心理问题的处理上,离苦得乐的反应模式已不再具有适应性。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离苦得乐的反应模式,同样是有害无益的。

研究发现,离苦得乐的反应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而抑制自控系统,这就导致我们更容易选择短时刺激而忽略长远价值。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员史蒂文·科尔等人发现:短时刺激的需求和长远价值的实现都可以获得生活的满足感,这两者在心理体验上很相似。但在生理体验上,两者却截然不同:长远价值的实现带来的满足感,相比短时享乐获得的满足感而言,能减少身体的炎症反应,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