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构建并维护自我(6)

构建并维护自我(6)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2850更新时间:2024-05-27 17:26:43

②自我妨碍

在心理服务中,很多来访者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有时,他们会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困惑不解。

比如一个正为职场打拼的年轻人,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非常受领导器重。几个月前,他开始准备参加一场重要测试,一旦通过,他的人生就将翻开全新的一页。一开始,他每天很有计划地准备,但忽然有一天,他在放松的时候看了一部电视剧,不知为什么,从那天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无法自拔地过上了一种疯狂追剧的生活。这种上瘾的状态,让他开始自责,因为理智上他非常清楚,追剧的行为带不来自己想要的进步。但是,在感受上,他就是无法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有时他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有一种故意什么都不想思考,只想追剧的心理状态。

与这个年轻人一样,很多面临挑战的来访者,都会有类似的行为:用持续的游戏、娱乐、放纵等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这一切行为,究其实质,都是自我妨碍:通过提前为自己可能出现的差劲表现准备好理由,或者直接用行动降低自己成功的可能,从而避免糟糕的结果对自我意象的伤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失败将无关自我,而是有着明确的外部理由。

在练习前,很多来访者对自我妨碍的处理会趋向于两个方向:

要么热衷于自我分析,开始探究自我妨碍行为背后的诱因,比如幼年的伤害、曾经的失败、自己的懒惰、内心的弱小、怕承担责任等;要么积极投身于自我压迫与自我战斗,比如说些什么“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定要战胜自己”之类的话,或者让自己更自律、更理性等。但要真正解决自我妨碍行为,这两个方向的处理都毫无意义—从长远角度,除了损耗宝贵的身心资源,持续自我否定或者埋怨他人,它们很难带来有益的改变。

有时,自我妨碍行为很隐蔽,以至于我们会将它视为励志的榜样。比如我曾经遇到一个正在读高中的来访者,她被医生标记为双相情感障碍,自己也能明显感知到情绪体验的周期性波动。有几天的时间,她会感觉自己精力充沛,无所不能。随后的几天,又会感觉自己很差,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想做。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她不想因此影响学习。所以有一次,她48小时不眠不休,将老师留的一周的作业全部做完了。这种自我压迫的结果,是她的身体随即开始发烧。“但这样我也很开心啊,因为我虽然不能上学,但每天都可以让同学帮我把作业交上去。”

这个故事励志吗?可能很多人会赞美这个孩子,她自己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但这种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励志”,恰恰是很多心理痛苦得以持续的诱因而非解决方案。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只要观察下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一点。对于这个来访者来说,当她摆脱了思维、感受对行动的控制时,她会发现,无论生理体验是抑郁的还是激越的,她都可以尊重这些体验,并在接纳它们保护健康的同时,顺利完成必要的学习活动。

如何走出维护自我意象带来的身心伤害,在本书后面我们会继续探讨,但现在我们需要再次认识到一个事实:可能引发心理困扰的逢迎、自我妨碍等行为,都是自动化思维的结果,其背后潜藏着自我意象统一性需要所引发的内在不安感—换句话说,逢迎和自我妨碍行为只是自动化思维为了解决内在不安所采用的非适应性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不但没有实现目标,还会加大解决问题的难度。

维护自我意象的自由性

从儿时开始,自由就一直是人类发展与奋斗的目标。

养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在1岁前后,当幼儿开始学习走路时,会出现第一次对父母的违逆:从一开始不会走路时要紧紧拽住父母,逐渐过渡到可以短暂脱离父母,进而在掌握走路技能后反复拒绝父母的帮助。研究表明,一旦幼儿开始独立行走,他们和父母对抗的倾向就增加了。随着走路的开始,幼儿行动起来更有意志力、更大胆。

这是个体追逐自由的开始。但这种追逐会遭遇外界的阻击,比如照管者也会用更多的消极的情绪术语来评价幼儿,并试图阻止幼儿的这种转变。

此后,在1岁末左右,幼儿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会发现自己试图达到的目标经常会与他人的目标和意图相冲突。在冲突中,大多数幼儿会试图掌控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惯常所理解的幼儿的第一次逆反。

但这种冲突并非坏事,因为在冲突中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规则感都会加速发展。

当幼儿进入2岁以后,一些言语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在父母想要干预其行动时,反复强调“我自己做”“我能行”;到了3岁左右,幼儿可能会故意跟父母对着干;到七八岁时、青春期时、成年后,他们会越来越多地违逆父母并自由行动。这些都体现了个体对自由的需要。

由于育儿经验的匮乏,很多父母会以“你还小,你不行,你会犯错”等诸多理由来继续控制孩子。但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个体能力发展的最重要路径是丰富的经验。所以,当父母执意要控制或剥夺孩子尝试、体验的机会时,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慢慢地,他们甚至开始习惯性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1999年,哈特等在幼儿园进行了一项关于孩子自我态度与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该研究表明,当孩子对自我高度认可时,其行为会呈现出两点显著特征:第一,积极展示自信、好奇、主动和独立的一面,如相信自己的想法,勇于尝试新事物和迎接挑战,自信地发起活动并掌握主动权,能独立设置目标,会用积极的语言形容自己并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等等;第二,具有更强的自我调整能力,比如能更好地适应变化,更能忍受挫折、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和嘲笑。与之相反,当孩子对自我缺乏认可时,他们会表现出退缩、恐惧,容易放弃,无法有效适应变化、处理压力,等等。

更严重的是,当孩子的自我发展受到阻碍时,其心理健康将面临严重的威胁,比如青春期抑郁问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青少年已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在我国,有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7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成年抑郁症患者中有75的人首次抑郁发生于青少年时期。

2005年,法国心理学家莱·根杜发表了一项针对424名自残青少年的调查研究,他发现,导致青少年自残的最核心原因全部与自我有关!比如70的被调查者自残是因为找不到自我;8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很不幸,十分沮丧;63的被调查者自残是因为生自己的气;63的被调查者感到自己孤单;64的被调查者感觉自己很失败……

在青少年咨询中,我遇到过多个深陷抑郁苦恼中的孩子。比如小常,在读初中以前,他经常被父亲指责打骂。对此他虽满腹怒气,却始终习惯于默默承受。在他几次自残后,我见到他,听他讲述自己悲伤的童年、内心对父亲的恐惧以及怨恨。

“我完全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在家里必须顺着他才能避免被打。他不喜欢我哭,我哭一声就要多挨几下打。慢慢地,我已经没有想法了,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后来,他觉得我很听话,还为此表扬我。他不知道,面对他时我有多恐惧,我有多厌恶他靠近我,我都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自由都意义重大。要记住,它是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必需的部分。

当然,要维护自我意象不受伤害,需要的不仅是维护其正确性、统一性、自由性,还包括维护其被倾听、被关爱、被照顾等需要。在这里不做展开,下面我们将开始探讨自我意象最重要的一面—发展性。实际上,被倾听、被关爱、被照顾、要发展等都可以归结为自我的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