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构建并维护自我(3)

构建并维护自我(3)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2987更新时间:2024-05-27 17:26:40

12-14岁青少年的自我意象表达

我和朋友在一起时很外向,话多,搞笑。在熟人面前我的表现非常棒,至少我的朋友们是这样认为的,我真的很在意他们的看法。和朋友在一起时,我总是非常开心。和他们一起做事时,我会很高兴、很兴奋。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时的自己。和父母在一起时,我的情绪就会变得比较低落,即使仅仅想到要让他们满意,我就感到恼怒不堪,甚至有点儿绝望。他们认为我与朋友在一起玩的时间太长,家务活儿做得太少,说我太懒、不负责任,我很难不相信他们的话。他们一旦插手来管我的事情,就会让我变得非常刻薄。事实是他们的观点对我依然很重要,所以每次他们来管我,我就会非常不喜欢我自己。在学校里,我很睿智,班级表现很好,乐于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时很有创造力。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我会害羞、不自在而且紧张。

在青春期早期,对自我意象的维护继续影响着孩子的行动。他们会靠近有利于创造积极自我意象的情境—接纳认同自己的同伴、显示能力的学校,而远离会伤害自我意象的情境—指责自己的父母。但是,这种远离,又会带来新的自我冲突:理智上,他们知道父母的话有价值,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感受上,父母的指责让他们痛苦,让他们无法靠近父母。这种冲突,最终演化为孩子对自己行为的厌恶。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体发育日趋成熟,而负责冲动控制的大脑前额叶还远未成熟,这会导致他们常常陷入情绪痛苦中。一旦这种痛苦得不到有效处理,他们就会在短时间内丧失前进的能力。

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早期的孩子,依然保留着从儿童期开始的“全无”或“全有”思维模式。当研究人员告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内在对立的行为—如在学校勤奋、在家懒惰,对朋友友好、对父母暴躁,在熟人面前外向、在陌生人面前内向等,然后问他们是否会被这种对立困扰时,一个孩子毫不费力地回答:“这个问题真傻,我不会和自己争吵。”

如果真能了解这一点,父母就不会被“我的孩子思维太偏执”等问题困扰,因为只能看到问题的一面,是这个阶段孩子固有的思维模式。当然,随着发展到青春期中期,这种情况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15-16岁青少年的自我意象表达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大概不会了解的。我很复杂!和关系好的朋友在一起时,我很包容;但如果我不喜欢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时,就会变得面目可憎。我希望自己一直能包容友好,当做不到时,我就会对自己有点儿失望。我读书很认真,有时甚至非常刻苦,但同时我又要显得漫不经心,否则我会被朋友们排斥,他们会说我是“书呆子”,我非常在意他们的看法。因此,我的成绩不是很稳定,父母希望我成绩更好,我也在意他们的看法,所以我就开始不喜欢自己。这不公平,我也想让父母满意,但这样的话我在朋友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毁了,所以我在家脾气不好,尤其当父母管我的时候,我会变得非常刻薄,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在朋友们面前那么开心,而回到家里就感到焦虑、沮丧、尖刻。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我。在朋友们面前,我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但在父母面前,我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还是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我。我在做一份兼职,那里的人把我当成大人对待,我想得到他们的认可,所以我工作非常努力,这让我感觉很好。

进入青春期中期,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同伴交往需要以及亲密关系需要、安全需要等会交织在一起,因此其面临的冲突迅速增多。在他们的自我描述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对冲突的关注,这是青春期早期以前不曾出现的。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反省明显增多。一些研究显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近乎病态地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是谁”这个问题第一次变得如此重要,他们想找到确切的答案,从而维护统一、协调、正确的自我意象。

17岁以上青少年的自我意象表达

我是个相当有责任意识的人,尤其是对作业之类的事情,我非常认真,这对我很重要,因为我计划明年考上大学。我希望将来学习法律,所以必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取得最优秀的成绩。生活中,我经常会感到矛盾。比如有时我会想偷懒,会想和朋友一起去看足球或篮球比赛,但这很正常,人应该具有灵活性。我想成为一个为人处世很公正的人,如果当了律师,我希望自己是一位公正的律师,但我并不总是能够达到这种标准。这会让我郁闷,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我也告诉自己,人都会犯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我很喜欢高中的朋友和生活,但我同样期盼着离开家去读大学,在那里我会更独立。我自己的心情有些复杂。我爱父母,他们的意见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离开家将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但有时候在妈妈身边,她希望我一直都是她的“小宝贝”,这样我很难变得成熟。和父亲在一起时,他会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我,我更喜欢那样的我,因为那更接近真实的我。我依赖父母,但我也想摆脱这种状况,希望自己能尽快自力更生。

我们可以看到,进入青春期后期,梦想、未来、独立等自然会成为思考的主题。这不需要刻意努力,因为发展是生命最基础也最核心的主题。在本书后面,我们会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我使用了大量的篇幅呈现了哈特对不同年龄段孩子自我意象发展的研究。从中我们可以再次确认这样一个事实:意象是成长中经验累积和自我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一定意味着排他性和封闭性。因此,要解决由此引发的问题,打破自我封闭、自我设限的状态是常见手段之一。

德韦克教授是自我意象研究及干预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她和她的团队关于发展心态与僵化心态的研究,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方向。比如针对儿童评价的研究显示,“你真聪明”这一评语,会让孩子在挑战面前变得胆怯—为了维护“聪明”的意象,他们会回避有可能伤害此意象的情境;与此不同,被评价“你真努力”的孩子,则对挑战充满了兴趣—他们想要维护的,是“努力”的意象。针对中学生、大学生的研究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当研究者帮助学生建立了关于自我的“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长”的意象时,他们真的能够收获真正的成长。

转变意象,不仅可以帮助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可以帮助陷入心理困境的来访者。在心理服务中,自我意象干预技术一直都有着良好的效果记录。

在我的心理服务生涯中,我一度也曾非常喜欢使用意象干预法。但随着对自我构建过程的了解,我逐渐发现,引导来访者练习并掌握意象调整方法,并非终极的解决方案。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来访者能力和意愿不同,因此转变意象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意象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恐惧诞生的过程。

关于恐惧会伴随意象而生这一过程,我做一个简单的阐释:

第一,意象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开始拥有一件全新的东西。而任何的拥有意识,都会伴生着自动化的对丧失的恐惧:万一我的表现与意象不符怎么办?为什么我的意象如此虚弱,完全比不过别人的意象?万一别人批评、指责甚至贬低我的意象怎么办?

第二,意象的诞生过程,离不开注意力从现实世界向概念世界的转移,实际上,意象就是概念性评论,比如“优秀”“高尚”“尊贵”“新潮”等,而所有的评论性概念都有对应的反面,如“优秀”vs“差劲”,“高尚”vs“卑鄙”,“尊贵”vs“低贱”,“新潮”vs“落伍”……这正如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成长中,我们对概念的学习,一直遵循的都是对立相关原则。因此,一个“好”的概念,同时会唤醒一个“坏”的联想。在心理灵活性训练中,我发现很多来访者对赞美特别反感,原因就在于这会唤醒他们对批评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