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追逐生命的安全与舒适(1)

追逐生命的安全与舒适(1)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名:于德志本章字数:2891更新时间:2024-05-27 17:26:38

借助清晰的身体感知与表达能力,X从出生开始就能有效地寻求外部支持,从而解决自己的现实痛苦,并获得平静与满足的体验。

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凭借本能开启了一场追逐安全感的生命旅程。维护安全,是生命的第一本能。这一本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初生的X来说,安全感很容易被满足。

但随着生命的发展,思维开始出现。安全感由此会从纯粹的生理体验逐渐过渡为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共存的状态,甚至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它仅仅意味着心理体验的安全。对于大多数已经拥有完整思维能力的人,从青春期的孩子,到成人,再到老人,如何让自己“安心”,变成了人生最大的考验之一。

实事求是地说,无法平静的“不安”,并非当代人独有。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经受这种苦难,也一直在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探寻过程中,各种宗教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在这些方案的影响下,几乎每个人都开始尝试控制自己:遵照某些文化、教导、规则、戒律或者仪式控制日常生活—甚至会努力控制自己不喜欢的情绪或不喜欢的念头。

这种强行控制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与几千年来大多数存在过的人一样,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冲突。无论是与自我,还是与他人、环境乃至世界,所有的关系中都充满了冲突!

如果此刻我们真的可以看到这一切,不是从语言层面,而是像体验到愤怒,或者像第一次触摸到爱人一样真实地体验到这一切,那么一个全新的事实将自动浮现出来:控制,无法带来我们希望拥有的安全感。当然,安全感也可以换个词—平静感。

那么,几千年来全世界的权威、学者们都没有解决不安的问题,此时此刻,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不安”这一生命的核心苦难呢?

要想找到答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安”究竟是什么。

不安是身心一体的过程

在我看来,不安包含两大彼此关联却又截然不同的过程。

不安是一种鲜活的身体体验的过程

比如仍处在生命早期的X,缺乏有效的思维能力,只是生活于纯粹的现实世界。他一切行为的动力,如饥饿、疼痛、吞咽、厌恶、满足、舒服等,都源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等带来的持续变化的身体体验。此时,安全或不安,单纯依托于身体体验。因此,对于X来说,安全的核心,就是让自己保持愉悦,比如身体要温暖、干爽,要被温柔地触摸拥抱,环境要和善、熟悉,没有任何的威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X就可以一直安静地躺着、开心地玩着或者沉沉地睡着。

这种回归平静的身体体验,是每个人完成身心资源储备,以更好地应对未知挑战所必需的过程。因此,这一需要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实际上,观察生病时的自己或医院里的病人,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身体不适引发的不安。

在现实生活中,身体的不安会困扰每一个陷入心理困境的来访者:他们几乎无法容忍一丁点的身体不适—任何时候,只要他们开始感受到不快,通常就会迅速做出反应以求远离不安。当然,这种迅速且模式化的反应,往往与来访者真正的期待南辕北辙。因此,来访者仍然会持续生活于苦难之中。

关于身体体验的有效处理,在后面的行动部分我会继续分享。现在,我们继续关注不安本身。

在鲜活的身体体验过程之外,不安的第二面,也是其最核心的一面,是个人自动化的、固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困境中,没人愿意承担责任。因此,这一观点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为什么不安是我个人的责任?我之所以持续感到不安,难道不是因为环境不友好吗?难道不是因为他人可能有意无意地带来的伤害吗?难道不是因为挑战以及未来充满的不确定性吗?

这种困惑或者愤怒的质疑,在训练中常会出现。

此刻,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念头,如果你也感觉内心无法平静,以至于愤怒到想扔掉手中的书,还记得前面我们曾经做过的练习吗—觉察自己的脉搏。试试放下书,将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腕上,闭上眼睛,慢慢地觉察自己的脉搏,觉察呼吸变化之间脉搏跳动力度、频率的细微变化。

不安是一种思维运动的过程

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婴儿很快开始学习并掌握一种人类独有的认识世界的工具:概念与思维。这是人类身体感知之外的第六种感知手段。掌握并运用这种工具,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它将婴儿大脑从被动反应、被动学习的低效状态,迅速提升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相结合的高效状态。

新的情绪建构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工作机制,不是传统理解上的被动反应模式,而是依托于思维的主动预测模式。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实际上,婴儿成长的过程之一,就是大脑反复练习并掌握有效的思维预测能力。

比如X,通过与父母或主要照料人的互动,他很快形成了一种关于事件的因果预测能力:我一哭,就会有喜欢的人出现;我一笑,对面的人也会跟着笑。

关于亲子互动的研究也表明,2-3个月大的婴儿好像已经形成一种期待:人们将对他们做出反应,并且相互作用。从此时起,婴儿开始具有思维预测能力,这是婴儿大脑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适应世界以及改造世界最有力的工具。但同时,在心理层面,它也是几个月大的X,以及全世界每一个心智健全的儿童、青少年、成人以及老人感到内在“不安”的真正根源。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2-12个月大的婴儿被这种思维预测能力伤害的过程。

静止脸实验

实验一开始,妈妈和自己的宝宝在亲密沟通,妈妈对宝宝的每一个需求都迅速回应,回应宝宝的声音,回应宝宝的手势,宝宝的状态是轻松而愉悦的。这种互动持续了几十秒后,研究人员让妈妈将脸转到后面,在宝宝的期待中,几秒钟后再慢慢转回来。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妈妈的脸和身体被要求不能有任何动作变化,不能对宝宝的沟通需求进行一点有效回应。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在重新看到妈妈静止面孔的瞬间,宝宝愣了一下,他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妈妈开始变得与自己的预期不同。虽然不知道妈妈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想继续与妈妈亲密地沟通,所以,他继续之前的表达,可妈妈没有出现声音、表情等预期回应;他再次抬手指向目标,但这次妈妈没有像预期一样看向自己手指的方向。这种现实与预期间巨大的落差,让宝宝感到不安。他尝试自己解决不安:提高声音,尖叫,扭头不再看向妈妈,将手放到嘴上安慰自己。但是,宝宝的不安无法消除,因为妈妈还没有出现自己期待的变化。结果,仅仅一分多钟,宝宝就从开心互动模式变成崩溃大哭模式。此时,实验中止,妈妈迅速靠近并回应宝宝,几秒钟后,宝宝看到了预期中妈妈行为的“回归”,迅速走出了崩溃状态。

几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发现,婴儿6个月大时,成人逐渐靠近的脚步声会让不安的婴儿变得安静,似乎在期待着母亲的到来;但如果成人走过来却没有抱起他们,那么他们会开始大声哭泣以表示抗议。

所以,除了思维尚未发育健全的初生婴儿及特殊人群,所有人感受到的身体不安,都与这种思维预测能力有关。

在心理灵活性训练中,这种预期引发的不安,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一个正在读高中的来访者,在听到他人分享的母女和解、孩子抱着妈妈安心入睡的故事后,竟然脱口说出这样一段话:“天哪,这真是越想越让人恐怖。万一我同妈妈改善了关系,她也会想要抱我;然后当她抱我后,她可能也想像这对母女那样跟我睡在一个床上……啊……不敢想,真的是超级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