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生”与“死”(2)

“生”与“死”(2)

书名:亲爱的丫头3作者名:柯继铭本章字数:1916更新时间:2024-05-25 17:20:06

不懂得这一点,很难恰如其分地理解中国人的有些话,比如真正体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所表达的那种忐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所表达的那种失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表达的那种欣慰,等等。

在中国,问那些年华不再、老之将至的人:如果时光倒流,重新活一次,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最多的回答一定是:对家人好点,多花点时间陪伴父母,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无法承担应尽的家庭责任,无法见证孩子的成长,无法为父母养老送终,则是很多无奈之人心中最大的痛点。

中国人在公开场合常常言不由衷甚至于口是心非,但是私下里对家人尤其儿女,基本上不会讲违心的话。所以才有人说,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最好看他或她的家书,看他或她写给儿女的信。

生与死相对,如何看待死亡和如何理解生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于死,中国人基本上持一种否定态度,认为死不是好事,是令人恐惧的事。在中国民间,“死”历来是人们最不愿意提及的字眼。谁要是在逢年过节或者有老人在场时提到“死”字,会被认为犯了大忌。

因为惧怕死亡,所以中国人大多信奉“好死不如赖活”,向往着能超越生命的规律,超脱生死的界限,实现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皇帝都热衷于追逐奇技淫巧,崇奉神仙方术,寻找青春永驻的秘诀,求取长生不死的妙方。

中国人常讲“五福临门”。《尚书·洪范》最早记载了何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在人们理解的构成人生幸福的五个要件中,排首位的是“寿”,由此有“五福之中寿为先”“五福捧寿”的说法。

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他对死并不讳言,也不畏惧。对颜回的死,孔子痛心疾首,哀叹这是上天要自己的命,可见他对死也不是无动于衷,依然会感到悲伤。同时孔子主张首先关注现世,做好活人该做的事情,对死不妨抱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必过多考虑死后的事情。孔子的死亡观可谓正大,但从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所发挥的教化作用有限。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的庄子是个例外。他讲“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死了妻子,老朋友来吊唁,见他正鼓盆而歌。在他看来,人的生死就像四季运行一样,死了就像回家睡觉一样,没必要哀伤。

庄子对生死似乎有着透彻的感悟,但是他的做派有违人之常情,所以总不免让人怀疑有刻意的成分。即便其所言所行发乎本心,也只是非常极端的个案。毕竟,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的人寥寥无几。

抗拒死亡是生命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于人。从根本上讲,人都是乐生恶死的。所谓怕死或者不怕死,无非是怕得多些和怕得少些的区别,非常怕与不那么怕的区别,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面对死亡比较坦然与不那么坦然的区别。

与此同时,怕死或者不怕死并没有对错高下之分。不怕死算不上优点,而怕死也不丢人,不怕死不比怕死更高明更优秀。

中国人大多怕死,但是也有不怕死的人。中国人通常怕死,但是也有不怕死的时候。中国人不怕死,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甘愿为捍卫道义而死,这是中国古圣先贤历来所倡导的。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在儒家看来,是否行“仁义”关乎人伦秩序,关乎世道人心,所以,成仁取义本质上是为了维护一个群体的根本利益。

再一种是甘愿为值得的人而死。比如在必须有人付出生命代价的情况下,为了把生的机会留给父母、子女、爱人等,宁愿自己赴死。再比如对赏识和栽培自己的人以死相报。春秋时期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

为捍卫正义而死,是为多数人而死。为值得的人而死,是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情感关系的少数人而死。两种不怕死的情形,虽然有或为少数人或为多数人的区别,但是都践行了为群体生命的接续而不计个人生死的信念。

对于生命,无论个体生命的存在还是群体生命的接续,推而广之,对于社会,中国人大多持乐天知命的态度。只有极少的人,如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会认为情况有可能变得更糟。绝大多数人都乐于相信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在,希望就在。不管世道如何艰辛,不管生活如何潦倒,当又一个新春佳节到来,人们还是照样贴出春联,点燃爆竹,走家串户去拜年,向亲朋好友送上祝福。观察中国人过年,我总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总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蓬勃力量。这种节日观念,透露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也是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