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化不是真文化(1)

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化不是真文化(1)

书名:亲爱的丫头3作者名:柯继铭本章字数:2570更新时间:2024-05-25 17:19:57

从本质上看,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活着”展开。所谓活动,即为活着而有所动,为活着而奔走忙碌。首先是活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追求更好地活着;首先是个人活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种群的延续。为着求生存的各种活动,造就了社会的面貌,也造就了文化的面貌。

文化植根在人们求生存的奋斗中。它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孕育生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演进,由着眼于解决生存问题,扩展到解决从客观到主观、从外在到内在、从个体到群体、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无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各有各的独特文化,有用是所有文化的共性,是文化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

所以,对于人而言,文化并非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而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并非虚无缥缈、难以言说,而是实实在在、可知可感;并非高高在上、超凡脱俗,而是平易近人、随处皆是;并非少数人的专属,而是芸芸众生的日常。总之,文化不是超脱于人们生活之外的某种东西,它其实就是人们的生活。

博物馆的陈设,艺术馆的展品,文物家的收藏,考古发掘的成果,固然都是文化——前人留下的文化,而当下人的所思所想、所怀所感、所行所止,又何尝不是文化?

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名士风流固然是文化,而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市井生活又何尝不是文化?

文人雅士匠心独运,骚人墨客诗词唱和,饱学之士引经据典,鸿儒硕学发幽阐微,固然是文化,而山野村夫、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又何尝没有自己的文化?

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化不是真文化。文化并不总是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模样,不总是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模样,不总是冰清玉洁、文质彬彬的模样,不是必须先焚香沐浴、诚心正意才可以谈文化。

人总是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在不断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创造。比如,“衣必常暖,然后求丽”,人为了御寒、为了遮羞而有衣服,进而为了悦己、为了悦人,发展出异彩纷呈的服饰文化。为了充饥、为了果腹而有饮食,进而为了吃得更有营养、更有滋味,从茹毛饮血到精烹细作,从野果野味到山珍海味,发展出活色生香的饮食文化。为了遮风、为了挡雨而有建筑,进而为了住得更安全、更舒适、更美观,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为了出行方便、为了运输省力,从最早骑驴骑马、以牛负重,以竹为筏、以木为舟,或乘坐人抬的轿子、滑竿等,到后来造车造船,发展出不同的交通文化。

不同地域的人,根据各自对衣食住行的需要,从各自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出发,围绕原料的获取和开发、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技巧的积累和运用,发展出各自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不同的饮食、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居住方式、不同的交通方式,人赖以生存生活的这些基本面的差异,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差异,概言之,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根本上造成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不同风貌。

又比如,群居是人的天性,人都是群居动物,群居把个体凝聚为群体,把单打独斗变为集体作战,增强了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人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的概率。但与此同时,群居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由利益不均、意见分歧、感情亲疏、个人好恶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争执、纠结,进而造成内耗、内斗、内讧、内乱,危及所有人的安全。聚群而居的规模越扩大,这种潜在的风险也越是加大。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内部纷争的危害,较之外部挑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协调处理好群体中人与人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减少内部纷争,最大程度发挥群体的优势,是人类聚群而居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为了群体生活正常有序,人们的眼光和思考从较小范围内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扩展到稍大范围的家族、亲族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再扩展到更大范围里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由对外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转而反求诸己,循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他人、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在群体中安身立命,深入到向内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从个人应该如何做好自己,上升到群体应该怎样引导成员约束自身的行为,怎样调整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惩戒那些伤害他人、危害群体的成员。

围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经历茫无涯际的漫漫岁月,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点点滴滴的经验积累,伦理的意识萌生了,道德的意识萌生了,规则的意识萌生了。不仅如此,在探索处理人与我、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实践中,由人群对成员的所作所为表现的或交口称赞、感佩有加或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的观感和态度,人们开始对何谓光荣、何谓可耻有了体会,进而萌生了荣誉感、耻辱感和今天称为人生价值的意识。不仅如此,不同成员由于个人的能力有强有弱,发挥的作用有大有小,地位和身份有轻有重,少数人脱颖而出成为发号施令者、出谋划策者,多数人成为执行者、服从者、追随者;人群天然形成的角色区分和定位,加上社会逐渐分化出不同的阶层,促使上下尊卑的意识、高低贵贱的意识萌生。

也就是说,关于伦理的认识,关于道德的认识,关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关于社会身份的认识,今天统称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那种东西,无不发端于解决聚群而居引发的现实问题。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理解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风貌。

由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所孕育、催生的思想文化的若干核心命题,从人类在这个星球诞生的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最初的表现、最早的雏形。以后的人继续围绕这些核心命题,不断丰富充实、深化拓展已有的认识和经验,推动文化发展演进。这个过程中,被后世奉为先师、先圣、先知、先哲的杰出人物,对思想认识、文化发展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作出概括提炼,成为文化的集大成者。

再比如,人不是行尸走肉,不仅有物质生活需要,还有精神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人无法生存。精神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缺失生活的兴味、情感的慰藉、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支撑,活着变得了无生趣,人必然被内心空虚、意志消沉、情绪苦闷等精神问题所折磨,最终被摧毁、撕裂、压垮,也无法生存下去。

如何才能让人觉得活着是有乐趣、有意思的事,是有热望、可期许的事,不管怎样都是值得的事?如何才能让生活不那么枯燥乏味,不那么单调无聊,多一些生动有趣,多一些欢喜快活?或者说,如何为生存和生活赋予意义,注入价值,增添情趣,从而增强人对于活着的向往?文化的孕育生成,很大程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