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书名:历史的荣耀作者名:历史研习社本章字数:1698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9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喜欢历史的。
太史公在《报任安书》中提到,自己著《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太史公如此情怀——把历史作为探究天人关系的方法——不但成为后世中国史家的圭臬,也成为中国人对历史的独特看法。全世界从没有哪个文明,把历史看得如此重要。
于是,宋代司马光为宋神宗编写《资治通鉴》,为的是让皇帝“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王侯将相们希望通过历史来学习治国之道。而在民间,老百姓也对历史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从古流传至今的诗歌、戏曲、评书、小说,都充斥着历史题材。这些民间文学借历史诉说着人们心中的英雄传奇,阐述着传统文化忠奸善恶的道德观念。
只不过,民间的历史文学习惯于将故事进行简单粗暴地处理,人物通通“脸谱化”,以至于人们对历史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奸臣”祸国乱民,然后被“贤君”识破、被“忠臣”打败;勇于创新的“改革家”和循规蹈矩的“顽固派”在为国家前途而争斗,好像前者就是天上派来拯救国家的,而后者就是以坑死国家为己任……就像戏曲一样,小时候,我们看戏,长辈总是告诉我们:“看,坏蛋登场了,因为他是大白脸,所以肯定是坏人。”
把历史简单化的结果,就是有不少人认为,古代的帝王将相都是丑恶的:他们绞尽脑汁压迫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之时,怒吼一声,揭竿而起,“哐当”一下就推翻了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然后周而复始,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轮回,有什么可说的?
但是,长大以后,我们才发现,历史远没有那么简单。“帝王将相”也好,“平民百姓”也罢,剥掉身份的标签,都只是些为功名利禄奔波的人。有些人在社会的顶层,有些人在社会的底层。帝王的枷锁不比普通百姓少,农民过日子打的小算盘不比官员差。
这些熙熙攘攘的各色人一起努力,构建了一套自己都数不清、道不明、理不顺的制度,在暗地里维持着社会的秩序,乃至于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不要把历史上的伟人都想得特别聪明,看多了就明白了,大家都是在不断处理意外的过程中,“侥幸”推动历史发展的。
譬如,北宋神宗皇帝,他一直梦想自己能成为超越先皇的伟大帝王。为此,他与王安石一拍即合,强力推行新法。他的本意是要通过新法迅速富国强兵,开疆拓边,然而,新法的推行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恶果。尤其是青苗法,王安石一开始告诉宋神宗,这个办法可以让朝廷增加税收,老百姓也不会增加负担,可谓两全其美。但是,当青苗法真的推行下去就逐渐变味了,地方官们为了完成王安石制定的考核指标,只得强行借贷给老百姓,再强行向老百姓催收,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宋神宗的父亲宋英宗,并非宋仁宗的亲儿子。所以在宋神宗的心中,一直有通过丰功伟绩来证明自己和父亲继承大统的合法性的冲动。能满足这种冲动的人,只有敢于大刀阔斧推行改革的王安石。王安石改革的措施是否合情合理,皇帝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辨别。
在这段历史中,宋神宗想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结果却害苦了老百姓。王安石想通过理财手段为朝廷减轻财政负担,结果适得其反。司马光反对这种激进的改革方案,结果被贴上了“迂腐”的标签。
司马光可能没想到,自己编写《资治通鉴》,是为了让读者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而他和王安石的争论,亦成为千百年后的历史,供人观读议论。他们到底谁对,谁错?这个问题,绝不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样的问题能解决得了的。
无论是帝王还是将相,他们都是古代社会当之无愧的精英,是所处时代和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能简而论之,必须要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他们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情境,揣摩他们行事的动机,然后再以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来评判他们个人,以及整个政治制度的优劣。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听懂他们的理想与抱负,理解他们的辛酸与折辱,会意他们的妥协与退让。
如此,历史人物才不是纸面上冷冰冰的一个个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曾经活过的人,他们也曾鲜衣怒马,也曾引吭高歌,也曾进退失措,也曾儿女情长。
以“鲜活”的历史人物为线索,才可以认清楚当时时代的面貌。
而历史研习社的作者们,就是想以历史学专业的严谨,结合优美的文字,新鲜的视角,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鸟瞰古时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朝堂之下的醉酒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