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夏天叫知了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鸟兽鱼虫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2205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
虽然是昆虫,
形影却孤单。
(打一字)
汉字有故事
老人捉蝉
据说,孔子去楚国的路上,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了一个驼背的老人。老人正举着一根竹竿粘树枝上的蝉,动作熟练自如,竹竿一粘就取下一只蝉,一粘又取下一只蝉,而蝉好像根本无法逃避,这场景就好像老人是在地上拾取蝉一样。
孔子十分惊讶地问老人:“先生,你的技艺真是太高超熟练啦!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驼背老人说:“我自然有我的门道。首先,要花五六个月的时间练习举竹竿,而且要在竹竿顶上连叠两个弹丸,举竹竿的时候要保证弹丸不会坠落;然后,练习在竹竿顶上连叠三个弹丸而不坠落;最后,要能在竹竿顶上连叠五个弹丸而不坠落。如此练习下来,再用竹竿去粘蝉,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蝉一样容易。况且我粘蝉的时候,举着竹竿站在那里,就像是一段直立的木桩,我举竹竿的手臂,就像是木桩上的树枝。虽然天地是如此广大,而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也不左顾右盼,不会因为周围纷繁的万物减少对蝉翼的注意,这样怎能不成功呢!”
孔子听了老人的话,若有所思,转身对身边的弟子说:“专心致志而不分散精力,将所有的精神高度集中于一点,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吧!”
汉字有源头
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昆虫,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成虫。六月末,它的幼虫开始脱去外皮,变为成虫。羽化的蝉很快就可以展翅飞翔了,雄蝉会鼓动腹腔,在枝头叫着知了知了,呼唤雌蝉,热闹整个夏天。七八月间,雌虫开始产卵,卵多产在枝梢上,产卵后,蝉的生命也到了尽头。这样算来,长成成虫的蝉寿命大约只有六七十天。
小篆中,“蝉”字由“虫”和“单”组成,“虫”是形旁,表示蝉是一种昆虫,“单”是声旁,表示读音,合起来就指蝉这种昆虫。因为它的叫声像是“知了”,所以又被叫作知了。
蝉在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这一过程被古人记录下来,并形成了一个成语金蝉脱壳,用来比喻用计脱身。幼虫所蜕的壳称为蝉蜕,可作中药。蝉的翅膀轻薄又透明,被称为蝉翼,用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到了深秋,知了的生命接近尾声,便也不再鸣叫了,这是噤若寒蝉,也形容人不敢发出声音。蝉夏天羽化,到了深秋死去,从没有见过雪,这叫蝉不知雪,比喻人见闻不广。螳螂正要捉蝉,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这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后用来比喻目光短浅,只想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也在算计他。连续不断,连续获得,被称为蝉联,例如他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校羽毛球比赛冠军。
汉字有传承
金蝉脱壳
蝉从泥土中出来,爬上树枝,脱去外壳,羽化成虫,马上就能摆脱随时被捉的危险,这种本领让人觉得神奇。于是,有人也学习蝉的这种方法助自己脱离危险之地,这就是三十六计之中的金蝉脱壳之计。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南下侵犯中原,南宋名将毕再遇与金军对战,打了好几次胜仗。但是,金军不肯认输,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誓与宋军一决高下。这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寡不敌众,为了保存实力,毕再遇准备撤退。但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贸然撤退,损失一定十分惨重。那么如何安全地转移部队呢?毕再遇苦苦地思索着,忽然帐外传来的马蹄声给了他灵感。
半夜时分,他下令让士兵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要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可是,等了很久,也只是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始终不见一个宋兵出来作战,金军疑心有诈,但也不敢贸然出兵。就这样,宋军击鼓而不出兵,金军调兵遣将,徒劳一场。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几天之后,金军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变得微弱,金军将领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进攻了,便率军小心翼翼地靠近宋营。但宋营却毫无反应,金军冲进去后,才发现这里只剩下一座空营。
可是,宋营一连几天明明都有鼓声在响,这是怎么回事呢?金兵来到战鼓前,才发现敲鼓的竟然是几只羊,这些羊被悬在半空,几只蹄子不停地乱踢,就这样击响了战鼓。实际上宋军早就在鼓声的掩护下安全地撤走了。
毕再遇带领军队,从军营这个外壳中悄悄地脱离而去,就像是长出翅膀飞走的蝉一样,这在兵法上被称为“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对方却没有及时发觉。
汉字有艺术
玉蝉
蝉能够入地飞天,但它却乐于餐风饮露,又会蜕壳变化,最终浮游于尘埃之外,因此古人认为蝉是一种奇特神秘的生物,是纯洁、清高、神灵的象征。蝉的形象不仅出现在诗文书画中,还被雕刻成各种器物,供人把玩,其中玉蝉最为常见。汉代时,玉蝉不仅数量多,而且其艺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汉代的玉蝉造型简洁,线条干练,大气浑厚,有一种独特的神气。当时的匠人们用一种叫作“汉八刀”的雕刻工艺制作玉蝉,寥寥数刀,却神韵尽现。所谓“汉八刀”并不是指用八刀就可以雕刻出一只玉蝉,“八”是虚指。这种技艺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玉璧上,汉代时多用于玉蝉、玉猪及玉璧的雕刻。它其实是一种斜砣方法的使用,锋利的砣锋划过玉面,一气呵成,研磨出的线条平直有力,像用刀切出来的一样,打磨光滑之后,就呈现出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
其实,玉蝉早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蝉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人们把玉蝉佩在腰间,寓意“腰缠万贯”;将蝉伏卧在树叶上,命名为“金枝玉叶”;也有人将玉蝉佩挂在胸前,寓意“一鸣惊人”。
汉字有经典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在树的高处,声音自然传得远,而不是借助了秋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