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虫虫的能量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鸟兽鱼虫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2377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

遇它变成蛇,

逢单化作蝉。

(打一字)

汉字有故事

螳臂当车

大千世界,各种植物大展风采,各种动物大显身手,小小昆虫似乎只是点缀与陪衬,而且很多虫儿好像过了一个季节就消逝了,但它们生命的传递却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有时,虫儿所爆发出的能量,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并心生感动。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庄公就遇到过这样一只小小的虫子。

有一次,齐庄公外出打猎,马车缓慢地行驶着。这时齐庄公发现一只青色的小虫子,它昂着小小的脑袋,闪动着两只大大的眼睛,挥舞着两条巨大的锯齿形前腿,试图阻挡前进中的车轮。齐庄公感到很奇怪,就问赶车人:“这是一只什么虫子?”

赶车人答道:“这是一只螳螂,车子来了,它不知道退避,还要上前来阻挡车轮,也不知道衡量一下自己的分量,真是不自量力呀!”

齐庄公却笑道:“如果把它看作一个人,那它就是一位出色的勇士呀!我们还是别伤害它吧!”说着,让赶车人从旁边绕过去,为这只小小的螳螂让出一条路来。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说齐庄公是一位敬爱勇士的君主。于是,许多勇敢的武士都纷纷来投奔他。齐国在齐庄公的治理下,逐渐富强起来,为后来的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螳臂当车”也作为一个成语流传了下来,不过现在它不再用来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形容自不量力。

汉字有源头

甲骨文的“虫”字,像是一条身子细长、头是三角形的蛇。为什么用一条蛇的形象来代表虫呢?原来,最早的虫指的是蛇,但蛇只是虫类的一种。到了小篆的时候,就有人写成了“蟲”,表示各种类型的虫子,不过也有人说,这是表示虫子有扎堆聚集的习性。楷书写作“虫”。

所以,虫的本义是指蛇,后用作昆虫的通称。昆虫是指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如大青虫、毛毛虫等。有些昆虫成茧后,能变化为飞虫,如蜻蜓、蝴蝶等。

在中国古代,虫还指所有的动物。鸟类,被称为羽虫;走兽,被称为毛虫;鱼类,被称为鳞虫;有甲壳的虫类及水族,被称为甲虫;老虎,还被称为大虫。

虫还指对某类人的称呼,通常含有诙谐的意思,多含贬义。不明事理的人,被称为糊涂虫。爱打瞌睡的人,被叫作瞌睡虫。那些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被叫作应声虫。

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虫子,它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被人们所传扬。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意思是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子谈论什么是冰,因为它们没有经历过冬天;后用来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还有一种字体,因为有的字像鸟,有的字像虫,而被称为鸟虫书,又叫虫书。这种虫书作为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体,流传至今。

汉字有传承

萤火虫之灯

自然界中有一种小甲虫,尾部能发出亮光,在黑暗的夜晚闪烁,被叫作萤火虫。有人捉来萤火虫做成一盏灯,在夜晚借着这萤火光读书,也因此留名千古。

这个人就是车胤,他是东晋时期的大臣,知识广博,学问精通,为人正直,不畏强权。车胤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年轻时就十分喜欢读书,白天读书,到了晚上,还想继续读书。如果晚上大段的时光就这样悄悄流走,真是太可惜啦!可是他的家里十分贫穷,买不起灯油,那么夜晚该如何读书呢?一天晚上,车胤看到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飞来飞去,像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忽然,他想到如果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照亮书本?这样就可以读书啦!想到就做,他捉来一些萤火虫,放在一个透光的袋子里,做成了一盏萤火灯。于是,他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不知疲倦地读起书来。小小的萤火灯帮助车胤读了很多的书,也让他增长了更多的知识,这就是“车胤夜读”的故事。

东晋时,还有一个叫孙康的人,他像车胤一样家境贫寒,但自幼酷爱读书,十分勤奋努力。他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想着晚上也能读书该有多好。一个大雪之夜,他看到雪光将天照得十分明亮,便借着雪光读书。后来,刻苦学习的孙康终于学有所成,成了一位有名望的学者,这就是“孙康映雪”的故事。

后来,人们把“车胤夜读”和“孙康映雪”两个典故合称为“囊萤映雪”,比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勤学苦读。

汉字有艺术

蜻蜓立上头

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句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是一个小水池中,荷叶刚刚露出水面,就有轻盈的蜻蜓飞来,伏在荷叶上头。这情景是那么舒适与惬意,向人传达出无限的暖意。但也有人竟然让蜻蜓立在自己的头上,这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心境呢?

原来,是有人将发簪做成了蜻蜓形状。这只发簪产自清朝时期,长14.8厘米,宽5.4厘米,重15克,差不多有一支钢笔那么长。发簪上的蜻蜓栩栩如生,它的身体是由黄灿灿的金子做成,明亮而华丽,用的是累丝工艺;翅膀和腹部镶嵌着红色的宝石,长须的前端有两颗莹润的珍珠,鲜艳而活泼,用的是镶嵌工艺;尾部装饰着翠蓝色的飘带,飘逸而轻盈,用的是点翠工艺;下面的簪身是银质的,显得古朴而庄重。整个发簪高贵而精致,那么它是如何制成的呢?

首先,我们聊聊金子的累丝工艺,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法,是指将金子拉成丝线状,用金丝线编织成网或其他形状,再焊接到器物上,累丝工艺能让金制品显得更加精巧玲珑。

其次,镶嵌工艺是指把红宝石和珍珠等嵌到金子上,再固定起来,这种工艺能够让器物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另外,宝石的红色、金子的金色和珍珠的莹白相互映衬,能够使发簪更加鲜亮活泼。

再说点翠,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工艺,先用金属制成特定的框架,再用金属线勾勒出图案纹样,最后在线条间的凹陷处粘贴上翠鸟的羽毛。用点翠工艺装饰的器物色彩鲜艳,精美华丽。

另外,这件发簪还有一个特殊的隐喻,“蜻蜓”与“清廷”谐音,簪子固定在头发上,寓意安定,合起来表示“大清安定”,用来祈福清朝的江山稳固。

汉字有经典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那些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了。蜜蜂啊,你采来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是为了谁辛苦付出,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