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中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鸟兽鱼虫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1847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
有女是妈妈
有石是码头
(打一字)
汉字有故事
老马识途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马的故事与传说:有空中飞行的天马,有日行千里的千里马,还有能带人走出迷途的老马。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有一次,燕国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山戎侵犯,燕王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领大军前去救援。一听说齐国大军到来,山戎人劫了一批百姓,抢了很多财宝,逃回北方去了。为了消除北方的隐患,齐军一直向北追去,经过激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等他们凯旋时已是冬天,沿途的草木凋谢变了样,他们在一个山谷里迷了路,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齐桓公派士兵多次探路,也没有弄清楚该怎么走。眼看军队的粮草就要消耗殆尽,形势十分危急。这时,随行的管仲忽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对齐桓公说:“听说马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老马,让它们走在前面,也许能带领我们走出这个地方。”
于是,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带路,果然齐军跟着老马走出了迷谷。大家死里逃生,都称赞管仲足智多谋。
从此,“老马识途”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汉字有源头
甲骨文的“马”就是照着马的样子画出来的,有头、眼、耳朵、鬃毛,以及腿和尾。所以,“马”的本义专指马这种动物。马身上的部分,也以“马”来命名,马的尾巴叫马尾,马的鬃毛叫马鬃。人们放在马身上供骑坐的一种器具叫马鞍。
“马”还有大的意思,过去有一种盛饭或盛粥用的大勺子,叫马勺。还有一种体大身长、毒性也大的蜂,叫马蜂。
海里有一种鱼,头与躯干成直角,能直立游动,身体包在硬壳中,因体形和马有相似之处,所以名字中也有“马”字,这就是海马。
马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产生了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如果战马一到就取胜,事情十分顺利,很快取得成果,那是马到成功。唐代诗人孟郊因为考试中举,心情愉快,骑着马去看花,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这就是成语走马观花的来历,后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旧时官吏就职叫走马上任,现在也指接任某项工作。如果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那是马不停蹄。有人做事随便、凑合,那是马马虎虎。马是六畜之一,还是十二生肖之一,被称为午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还是祥瑞的代表,有许多关于马的吉祥图案,如马到成功、马上封侯等。
汉字有传承
马首是瞻
春秋时期,秦国经常袭扰周围的诸侯国。为了给秦国一些教训,晋国联合齐、鲁等十二个诸侯国讨伐秦国,由晋国的将军荀偃做联军统帅。
联军浩浩荡荡渡过泾水,向秦国腹地行进。荀偃求胜心切,想速战速决,就向联军发布命令说:“天亮鸡一叫,我们就出发,各军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阵。作战时,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冲向哪里。”
但是,晋军有一位叫栾黡的将领,他认为荀偃行事专断,不满地说:“什么?看你的马头行事?我们晋国从来就没有这种规矩,也没有谁下过这样的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国,你自己去吧,我的马头还向着东方呢。” 说罢,他就带着自己的部下回晋国去了。
其他诸侯国的将领一看晋国的将领都带兵走了,也纷纷带着自己的军队回国去了。联军顿时不战自乱,荀偃眼看无法挽回,也只好撤军。
从这个故事演变出的成语“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将士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跟随别人行动。
汉字有艺术
东汉铜奔马
在中国各大旅游景点常常能看到铜奔马的雕像,这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铜奔马的原型又叫“马超龙雀”“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座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匹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它马头高仰,嘴巴大张,像是在高声鸣叫;三只马蹄腾空跃起,一只马蹄踏在一只飞鸟上,飞鸟惊慌回顾;马尾向上飞扬,体现出马儿快速奔跑的动作。远远看去,它就像一匹凌空飞翔的天马,轻盈而神骏。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都集中在那只踏飞鸟的马蹄上,但整体却能保持平稳,显示出卓越的工艺水平。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这匹马左侧的两条腿向后,右侧的两条腿向前,这种同侧两条腿一致的步伐,被称为对侧步,马以对侧步前进,速度迅捷,而且人骑在上面不会觉得颠簸。
1983年,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2002年,铜奔马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汉字有经典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
这匹马不像是凡间的马,像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如果你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