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往低处流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山川河流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1808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手抓不起,刀砍不断。(打一字)
汉字有故事
曲水流觞
山有山情,水有水意。山高让人仰望,水却总往低处流,因而人们认为水有谦虚包容的美德。有人便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
这不,阴历的三月三日,也就是上巳(sì)节,天气晴朗,和风温暖,春色明艳,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谢安等许多雅士,一起到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在节日祭祀仪式之后,他们玩起了这种古老的游戏——曲水流觞。
什么是曲水流觞?就是找一条回环弯曲的小溪或水渠,大家在两边间隔而坐,从上游放一个酒杯,酒杯顺着水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过杯子,喝下杯中的酒。
而东晋的这些文人雅士们自然不会仅限于喝酒,还要求饮酒之人即兴作诗一首。饮酒作诗本就是他们的日常功课,望着眼前高峻的山峰、清秀的竹林、清澈的溪水、翘角的山亭,加上美酒的催化,妙句佳作便从他们的口中奔涌而出,一如那清澈流淌的溪水,滔滔不绝。
这些诗作后来被整理成一本集子,叫作《兰亭集》,王羲之还为集子写了序,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汉字有源头
甲骨文的“水”字,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中间有一股水流,周围还有溅起的水花,或者可以将其视为水中的泥沙。“水”是河流的意思,如长江有一条支流,流经汉中,被称为汉水,又叫作汉江。后来,人们把流动的液体,也叫作“水”:大海里的水,叫海水;下雨时降下来的水,叫雨水。雨水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天气回暖、雨水逐渐增多的时节。夜晩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结于物体上的水珠,叫露水。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叫雾水。人与水有许多的互动,从浅水中走过去,叫蹚水。人或动物在水中游动,叫游水。人或动物潜到水里活动,那叫潜水。在水面下进行作战等活动的舰艇,是潜水艇。
像水一样可以流动的液体,也叫作“水”:眼睛流出来的液体,叫泪水;用来写字的各种颜色的水,叫墨水;还有一种人们用来化妆、能散发悦人香味的水,叫香水。
汉字有传承
饮水思源
鱼儿离不开水,其实,人也离不开水,水是维持万物生命的基本要素之一。喝水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想起水的源头,就像人离开家乡会时常想念家人一样,这就是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的故事与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有关。庾信生活在南朝时期的梁朝,年少时就很有才华,后来入朝为官,也深得皇帝的信任和依赖。他是当时有名的宫廷诗人,和他同样出名的还有徐陵,他们写的诗深受人们的追捧,他们的诗歌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公元554年,梁元帝派庾信出使西魏。可是,就在他出使期间,梁朝被西魏灭掉了。西魏皇帝也非常赏识庾信,就留他在长安做官。庾信十分不愿意,可是梁朝被灭了,他只得继续留在长安。
后来,西魏又被北周灭了,庾信本以为自己可以离开长安,回南方的家乡去。不料,北周皇帝仍然不肯放他回去,而且还给他加官晋爵。
就这样,他在长安一住就是三十年,他的心里一直非常想念家乡,写下了许多思念家乡的诗篇。他在《徵调曲》中写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意思是吃果子的时候,要想一想结果子的果树;喝水的时候,要想一想流水的源头。后来,人们就用“饮水思源”来提醒自己不能忘本。
汉字有艺术
浓淡水墨画
水这种普普通通、无色无味的液体,与中国传统的墨相遇,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一跃成为中国书画的独特艺术——水墨画。
水墨画最早始于唐朝,在宋朝时逐渐成熟,元、明、清持续发展。仅仅用一杯水和一团墨,如何将原本丰富多彩的世界画出来,并且呈现出艺术之美呢?原来,墨与水比例的不同,可以让墨水或淡或浓、或深或浅、或干或湿,从而呈现出或远或近、或阴或阳、或寒或暖、或明或暗的不同层次,表现出不同的韵味。
赵孟頫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绘画也别有风味。他的这幅《二羊图》中,右面的山羊低头吃草,张口睁目,尾巴上翘,羊毛轻软直长,描绘细致;左面的绵羊昂首翘望,身上的毛卷而短,只简洁晕染。
清代郑燮的竹石图,虽只有黑白两色,却可以让人清楚地感到清风中摇曳的竹叶因墨的浓淡不同而呈现出高低错落、新叶老枝的变化。在一块棱角分明的岩石衬托下,竹子更显风姿绰约,也更能表现出竹的高洁素雅与坚韧不屈。
水墨画表达的不仅是具体的事物形象,更重要的是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
汉字有经典
沟水诗
[明]刘溥
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
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
【译文】
门前那一沟汩汩流淌的溪水,不知疲倦地日夜向东流去。请问要流到哪里去呢?遥远的大海是它停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