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两山之间峡谷深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山川河流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219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大侠人离开,要去山右边。(打一字)

汉字有故事

虎跳峡

在云南丽江与香格里拉之间,横着两座雪山——俊秀挺拔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雪山之间,就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金沙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不息,汹涌激荡地从这里流过。在江水遇到雪山之前,水道在石鼓镇来了一个“U”形的急转弯,这就是长江第一弯。转过第一弯,金沙江的水道变窄,很快就在下面形成了一个深约3000多米、落差高达200米的大峡谷,这就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

为什么叫虎跳峡呢?传说,很久以前,丽江有一个木老爷,他十分富有,召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来帮他做事。其中有一个人,精于占卜算命,木老爷让他算算自己的命运。他说木老爷虽然活着时大富大贵,无限风光,但是死后却没有葬身的棺材。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以?木老爷为了改变这一命运的安排,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在他经过的所有地方,每隔十里就放一口棺材,以防万一。

一天,天气很好,木老爷的心情也很好,他骑着自己的坐骑——一头老虎,沿着金沙江漫游。浩荡澎湃的江水,风景如画的江岸,让人如痴如醉。不知不觉,木老爷和他的坐骑来到了一段江水狭窄的地方,没等木老爷坐稳,他身下的坐骑便纵身跃起,一下子跳到了江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木老爷不慎落入滚滚江水之中,转眼之间,不见了踪影。

时间流逝,留在江中的虎跳石仍然嶙峋峭立,峡谷中的流水经年不息,咆哮着东流而去,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

汉字有源头

小篆的“峡”字,本为“陜”,由“阜”和“夾”组成:“阜”表示山,“夹”像是两个人从腋下搀扶着中间的人,表示从两边夹持、固定。所以,“陜”就是被两座山夹着的山谷深沟,也就是峡谷。由于“陜”和“陕”容易弄混,楷书将其改为山字旁,变成了“峡”。

“峡”指两座山之间夹着的中间地带,也就是山峡、峡谷。这样的峡谷有许多,如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段峡谷又由许多小峡谷组成。三峡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风景优美壮丽,幽深奇秀,美不胜收,也因此闻名于世。许多诗人来到三峡,对三峡的美景赞叹不已,赞叹之际还会作诗留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杜甫则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孟郊说:“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峡”还用来指连接两部分陆地的狭长地带或两块陆地之间的狭长海域,也就是海峡。在中国的福建和台湾之间就有一条狭长的海域,被称为台湾海峡。亚洲东南部的马来半岛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叫作马六甲海峡。

汉字有传承

大禹凿开三门峡

相传,上古时期,黄河泛滥,洪水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艰难。部落首领尧决心要消灭水患,开始,他任用鲧来治水,鲧采用堵截的办法来治理洪水,洪水虽有所缓解,却没有彻底消除。后来舜惩治了鲧,又用鲧的儿子禹来治理洪水,禹吸取了父亲治水的教训,用疏导河道的方法来治水。大禹带领人们日日夜夜巡查河流,修挖水道,经过多年的努力,治水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天,大禹来到黄河流经的秦岭山脉东侧,这里是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黄河从这儿转了一个半圆形的弯,被一块巨石挡住了东流的路。加上渭河、洛河也在这里汇入黄河,所以黄河水一下子急增暴涨,水流急,流量大,经常冲出河道,泛滥成灾。

于是,大禹指挥民众凿宽了山石两侧的河道,让黄河水从两侧分三股向东分流而去,中间留下两块巨大的石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之中,这两块石柱被称为砥柱山。砥柱山将黄河水分成三股,形成了三道又高又深的峡谷,这三道峡谷就像三道门,所以,这里被称为三门峡。

从此,黄河水从三门流过,虽然狂涛拍岸,声如雷鸣,惊心动魄,但再没有出现乱冲乱撞、溢出河道的现象。

汉字有艺术

长江万里三峡长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两岸悬崖峭壁相对而立,山峰高出江面500至10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约100米。但就是这短短约200千米的距离,连绵不绝的巫山十二峰依次排开,峭立的山峰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壮美奇秀;还有江流汹涌如万马奔腾的瞿塘峡,山峰如屏、江流曲折的巫峡,以及险恶峻峭、波涛翻滚的西陵峡,河道百转千回,极尽曲折蜿蜒,每一转一折,都是一幅绝好的风景画。

三峡如此之美,自然成了许多画家笔下的描摹对象,下面这幅宋代画家夏圭的《长江万里图》,描画的就是长江两岸壮丽的风景。画卷的前半段,是用近景的手法表现,就像一人静静地站立江边,看着两岸峭立的巨石山岩和波涛汹涌的江水。急湍的水流中,一只船正奋力前行,船夫使出了全身力气撑篙划船。

画卷的后半段,是用俯视和远观的角度来描绘,如同站立在高山之上,望着远处的长江,两岸山势舒缓,楼阁依江而立,层层俏丽俨然,草木青郁,翠竹柔韧,别有一种秀丽静美之感。这种由近及远的视线转换,将近景转换到辽阔空旷的视野,让人回味悠长。

无独有偶,明代画家吴伟、清代画家王翚、现代画家吴冠中和张大千等都创作过《长江万里图》,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风采与神韵,可见一千个画家眼中就有一千个不同的长江。

汉字有经典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译文】

巫山夹着青天,巴水从巫峡穿行而过。忽然,巴水好像流到了尽头,而无边无际的青天依然夹在两山之间。穿行在黄牛峡,连着三天都是早晨就行船,到夜深才休息。三天三夜都没有走出黄牛峡,怎能不让人愁得两鬓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