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破惊天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山川河流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1874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在矿左边,在拓右边。(打一字)
汉字有故事
炼石来补天
传说,远古时期,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大地上开始热闹起来。一天,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天空突然塌下来一大块,露出了一个黑黑的大窟窿,还不停地喷着火。大地被震裂了,森林燃起了熊熊大火,田野被洪水淹没,许多人被困在山顶,还有很多人在水里挣扎着。
看到自己创造的人类遭受这样的灾难,女娲十分难过。她决定把天补上。她到高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找呀找呀,找了好多天,终于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可还缺少一种青石。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大山深处的一处泉水中找到了青石。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将它们打碎,用神火炼呀炼呀,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黏稠的液体,女娲将液体装到大盆里,对准天边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天空中金光四射,大窟窿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能看到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云霞在的地方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汉字有源头
陡峭的山崖边,一块巨大的石头依着山崖,旁边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人们就照着山崖边有石块的样子,画出了甲骨文的“石”字。所以,“石”就是石头的意思。
远古时期,人们没有别的工具,就用石头制作了石斧、石刀、石磨等工具。有人挑选出那些美丽的石头,串成串,做成项链;有人将石头雕刻成各种形状,做成了图腾;有人将石头雕成石碑,刻上字,是想永久地记录一些事情;有人将石块挂起来,敲出悦耳的声音,那是石磬;有人将石头磨得平整顺滑,做成了砚台。
石头又硬又冷,所以,心肠像石头一样的人,是铁石心肠;而那些意志坚定,像巨石一样不会随意动摇的人,则是内心坚如磐(pán)石。
石灰石里含有石灰,可用做建筑材料;碳晶石就是石墨,可制作铅笔芯和颜料等。矿石中的有用物质则可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宋朝有个书法家,喜欢石头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见到自己醉心的石头,倒头便拜,这是米芾(fú)拜石。有人在石洞中凿出各种佛像,被称为石窟,著名的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汉字有传承
水滴石穿
石头以坚硬著称,但看似柔软无力的水,却能将它滴穿。所以,细微的力量日积月累,也可以产生大的影响。
宋朝有个叫张咏的人,被派到崇阳县做县令。有一天,他正在巡视,看到一个管理钱库的小吏从钱库中着急忙慌地走出来。张咏上前问道:“你慌慌张张地干什么?”小吏回答说:“没干什么。”
张咏联想到钱库失窃的事情,便让随从搜查这个小吏,果然在他的头巾里搜到了一枚铜钱。为了遏止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张咏决定从这个小吏身上着手,先审问出他一共从钱库偷了多少钱。小吏只承认这次拿了钱,不肯承认之前也偷过钱。
张咏便下令对小吏用刑,小吏很不服气,对张咏喊叫:“偷一枚铜钱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你竟然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了我?”
张咏见小吏不仅不承认错误,还理直气壮地顶撞自己,十分震怒,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宣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枚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铜钱,绳子能把木头锯断,水滴能把石头击穿。然后,张咏命人把小吏押向刑场,斩首示众。
从此以后,崇阳县的社会风气大大好转了。
汉字有艺术
石鼓上的文字
石头经得起风吹雨打,因此有人将文字刻在了石头上,希望曾经的辉煌功绩能够万世长存。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个石鼓室,里面存放着十个鼓形石墩,高60至90厘米不等,上细下粗,像圆顶的石碑。每个石鼓上都有一首四言古诗,描述古人渔猎的经历,所以又叫“猎碣”。上面的文字所用的字体是大篆,大篆是秦朝统一前使用的文字,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流传时石鼓被磨损,许多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还有一些尚存的字迹,字体工整,曲笔流畅,点画自然,显示出古朴厚重的气质。这些文字因刻在鼓形石上,得名“石鼓文”。
石鼓文的独特神韵,引得杜甫、韩愈、韦应物、苏轼等名人纷纷创作《石鼓歌》以赞美石鼓文,并争相临摹效仿。
这些石鼓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唐代初年,石鼓在陕西凤翔被发现,宋代时被移到东京开封;金人攻占开封后,将石鼓迁到燕京;抗日战争时期,石鼓辗转成都、重庆、南京等地,后又迁回北京。几经迁徙,加上岁月的侵蚀,石鼓上的文字越来越模糊。好在经过古文字学者、书画家的精心修补,如今的石鼓文又重现了往日的光彩。
汉字有经典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像咬着山岩一样生长在青山上,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