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有多重?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山川河流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213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岁要到除夕。(打一字)
汉字有故事
重于泰山
山有多高,可以测量;山有多重,难以计算。但有人活成了一座山,一座比泰山还重的山。他就是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少年时,司马迁就立志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太史令。他勤奋努力,博览群书,长大后如愿成了太史令。
但朝廷上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汉武帝派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带领五千名士兵与北方的匈奴作战,最后却传来李陵被俘并投降的消息。这让汉武帝十分恼怒,他下令将李陵全家诛灭,又召集群臣商议定李陵的罪。此时,司马迁仗义执言,替李陵辩解,汉武帝震怒,将他关进了监狱,并处以宫刑。
受了宫刑的司马迁,精神低迷,几近崩溃。他想要自杀,可是转念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囚禁,写出了《周易》;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写出了《离骚》;左丘明眼睛失明,写出了《国语》。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都能写出这些经典著作,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专心写《史记》呢?在给好友任安的信中,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不能轻易死去,哪怕忍受屈辱也要活下来,以完成平生所愿。
这种强大的意志,让忍受着身体的剧痛和精神折磨的司马迁发奋努力,经过十四年的艰苦创作,终于完成了被后世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座山,使自己的生命拥有了比泰山还重的价值。
汉字有源头
甲骨文的“山”,是三座山峰并立的样子。为什么是三座山峰呢?其实,这里的“三”并不是实指三座山,“三”在古代表示多个。
山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吸引着人们到山里去。山里有珍贵的植物,可以采来食用,鲜美的味道让人赞叹不已,被称为山珍。山里开满了花,各种各样的,叫不出名字,那就叫山花吧!春天,山花烂漫,茶叶正嫩,姑娘们提着篮子采摘山茶。
有人被门前的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行的路,立志要把山搬走,那是愚公移山。有人埋首在书山之中,勤奋努力,这是书山有路勤为径。遇到问题和困难,就像有一座大山挡在面前,但只要不放弃,就能解决问题,这叫没有翻不过的山。
山很高,因此可以用“山”字来形容高或者大,形状像山的事物也可以称为“山”。房屋两边高而尖的墙,叫山墙。像山一样巨大的冰块,叫冰山。而极大的响声,被称为山响。这个虽好,还有比这个更好的,那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汉字有传承
神秘的《山海经》
天下到底有多少座高山,山上又都有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古人翻越千山,踏遍万水,发现了各种神秘奇怪的动物、植物、矿物,甚至还有神出鬼没的怪物,并将这些都记录在一本叫作《山海经》的书里。
《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共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山经》的主要内容有古代历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各国的奇异风貌;《大荒经》主要记载与女娲、黄帝和大禹等有关的神话或传说,反映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山海经》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既有古代的神话,也有地理、动物、植物、矿物,还有宗教、医药、民俗等,可以说包罗万象,是一部神奇的书。
《山海经》的神奇,让人们产生了种种猜测与质疑,其中记载了四十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位历史人物,四百多个神怪妖兽;那其中或神秘或怪异或离奇的氛围,使人为之着迷;而其中或真诚或古朴或智慧的精神,让人为之神往。也许正因如此,千百年来《山海经》虽被视为异谈怪说,却一直代代相传,吸引着许多人去一探究竟。
汉字有艺术
江山千万里
中国领土面积有1045万平方千米,上面有无数的壮丽山河,有人不禁高声赞叹:江山如画。这如画的江山让多少人流连,多少人痴迷。古人没有相机,就用画笔来记录他们眼中的壮丽河山。北宋的画家王希孟,画了这幅《千里江山图》。
看!这千里江山:层层峰峦,点点青翠,起伏绵延,伸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青绿的色调,像是一个个闪亮的音符,在山川间回荡缭绕;稍远处的江河上,烟波起伏,云铺雾卷;山峦高崖间,瀑布飞流,曲折的小路忽而消失不见,转过一个弯,又出现在眼前;几处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之间有野渡,有渔村,有水榭楼台,有茅屋草舍,还有水磨长桥,各自依地势而建,随环境而出。
既然是千里江山,那画卷就要有相应的长度。这幅画长约12米,大致可分成六个部分,每部分以山体为中心,用长桥或流水连接。这六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浑然一体,可以说是移步换景,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景中有人。人是中国画中一个鲜活的要素,人可以小,但不可无。这幅画中的人物虽然细小得像一颗颗豆子,却动态鲜明。画中还有一只渔舟在水面上轻轻划动,荡漾的水波层层泛起。
《千里江山图》在颜色和笔法上运用了“大青绿”法,采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因此,山水呈现出鲜艳的青绿色,采用这种技法的山水画被称为“青绿山水”。青绿山水之间,再用赭色点缀,来分隔层次,使画面更加色泽鲜艳,光彩夺目。
汉字有经典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又成了险峻的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各有不同。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这层峦叠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