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水汽结为霜

书名:了不起的汉字·日月星辰作者名:刘玉美本章字数:185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7

《谜语》

白色无味,撒满地面。

似糖不甜,似盐不咸,

(打一自然现象)

汉字有故事

六月飞霜

我们知道,霜是天气寒冷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深秋或冬天的夜晚,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时,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会凝结为霜。但是成语“六月飞霜”是怎么回事呢?

战国末年,齐国有一个叫邹衍的人,他是阴阳家的创始人,提出了阴阳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等学说。当时,他的学说在齐国得不到重用,又恰逢燕国的燕昭王正招贤纳士,邹衍就去了燕国,受到了燕昭王的优待和重用。但是,后来燕惠王继位,他不信任邹衍,加上邹衍是齐国人,燕国与齐国又是敌国,所以,燕惠王听信谗言,将邹衍逮捕入狱。

当时是六月,正值炎热的夏季,邹衍在狱中为自己的冤屈而仰天长叹,希望能有人了解自己受到的不公。忽然,天气骤寒,空中飘飘洒洒落下寒霜,人们不禁议论纷纷。而这满地的寒霜,让燕惠王意识到了邹衍的冤屈,释放了他。后来,人们常用“六月飞霜”来比喻有冤情。

虽然,冤屈让人同情怜惜,但是冤屈引来飞霜,只是人们的一种附会。六月飞霜其实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自然现象。夏季,高空中的冷气流与暖气流剧烈交锋时,会出现暴风雨等极端天气现象;如果气流突然冲击,将含有冰晶或雪花的积雨云拉向地面,便会有小面积的霜雪奇观出现。

汉字有源头

小篆的“霜”,上面是一个雨字头,说明它与雨水有关,下面是一个“相”,表示这个字的读音。霜就是指由水汽凝结而成的微小冰粒,它们附着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霜的颜色像雪一样白,所以,像霜一样莹白且轻薄的东西,也被称为“霜”,如咸菜干燥后上面结的一层白色细盐粒,叫盐霜。

霜给人寒冷的感觉,所以,霜又叫寒霜、冷霜、冰霜;有的人待人接物毫无感情,像冰霜一样冷,被形容为冷若冰霜。

霜多出现在秋冬时节,所以,又叫秋霜。像秋霜一样白的,还有那些历经岁月风雨的人们的头发,他们常感叹“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尘满面,鬓如霜”。

生命在饱经风霜之后,终会如秋叶般枯黄老去。但是,不必悲叹,霜的到来虽然预示着大地沉寂、植物凋零、动物潜藏,却也意味着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即将开启。

汉字有传承

霜降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这时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就要开始,早晚寒冷,但中午的太阳仍然无比温暖与舒适。

在霜降之前,田野里的农作物进入了丰收季。柿子由黄变红,由硬变软,红彤彤的,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成熟的不只有柿子,还有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梨子、圆滚滚的黄豆、饱鼓鼓的花生、脆生生的红薯、金灿灿的玉米等等,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要赶在冬天来临之前,抓紧完成生命的接力。一方面是旧生命的衰落,另一方面又是饱满的种子包裹着一个个新的生命体。农民们筛选出最优良的果实作为种子,等待明年春天的到来。而其他的蔬菜瓜果,农民们也早有安排:“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总之,采摘、储存农作物,是这时最主要的任务。

诗人们也不会闲着,他们要抓住美好秋日的尾巴,登高望远,喝菊花酒,当然,也从不会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给秋霜大唱赞歌:“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汉字有艺术

秋菊拒霜

深秋寒凉,万物潜藏。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有一种叫菊的植物,偏偏在这时悄然开放,而且一大团一大团的花朵,如同蘸满了墨汁的毛笔,毫不吝惜纸张,在画面上铺张开大大的枝叶,挥就灿烂多姿的身影,无比骄傲与自信地面对微冷的寒霜。它芳香袭人,却不与群芳争艳,因此与梅、兰、竹一起,被尊为“花中四君子”。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对菊花更是情有独钟,写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自此以后,菊花以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成为隐士的代称。

菊花这种抗拒风霜、隐逸不屈的姿态,到了画家的笔下,成了这幅《拒霜图》。作者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吴昌硕,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还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他创作了许多以菊花为主题的画作,《拒霜图》是其中之一。菊花粗壮的菊枝从半空倒挂而下,浓重的枝叶显示出抗拒风霜的实力;几朵红色的菊花是那样绚烂,就像一团团热烈的火焰在燃烧;其间的白菊花,清雅而悠然。画面整体浓淡相间,对比强烈,盛放的菊花骄傲而不娇纵,艳丽而不粉饰,透露出迎霜的美丽、自信与从容,正如吴昌硕在画上所题:粗枝大叶,拒霜魄力。

汉字有经典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译文】

昨天夜里清霜忽至,被子也因此变得湿冷,早晨起来,门前的台阶上落满了红叶。园子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没有辜负这美好的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