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二章 永乐时期——永乐皇帝的攻守之道(三)

第二章 永乐时期——永乐皇帝的攻守之道(三)

书名:长城之外:北境与大明边防作者名:窦德士本章字数:4661更新时间:2024-05-25 16:45:01

本雅失里对此不屑一顾。三个月后,王安向永乐皇帝报告称,本雅失里自别失八里没有经过哈密,而是从“他道北行”,直接回到漠北。临走时,本雅失里遣18名侍从前往哈密窥探明军虚实,为哈密王所俘获。永乐皇帝令哈密王将这18名俘虏转交给甘肃总兵官何福,令何福询问其实情。在此期间,瓦剌马哈木遣使朝贡,并请求获得明朝印信及分封爵位。永乐皇帝嘉其善意,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永乐六年十二月,部分甘肃、宁夏的边将主动请缨,以精骑出塞巡边,以报朝廷厚恩,其中不乏鞑靼军官。永乐皇帝赞赏其忠诚和勇敢,并令总兵官何福等就中选拔精锐壮勇之士出边。时边将吴允诚等巡边,抓获鞑将完者帖木儿等22人。完者帖木儿等称,鬼力赤已被刺杀,如今鞑靼部已拥立本雅失里为可汗,政见相左者俱已亡走。数月后,这一消息得到了证实。基于此,永乐七年,永乐皇帝决定以局外人的姿态,遣使致书鞑靼新汗本雅失里。其书称:“边将得尔部下完者帖木儿等二十二人来,其言众已推立尔为可汗。尔欲遣使南来通好,朕心甚喜。今遣都指挥金塔卜歹、给事中郭骥等赍书谕意,可汗诚能顺上天心,下察人事,使命来往,相与和好。朕生中国,可汗王朔漠,彼此永远相安于无事,岂不美哉!”为了表示诚意,永乐皇帝还以“念其有父母妻子”为由,将所俘完者帖木儿等22人遣送北归,同时向本雅失里、阿鲁台等赠送丝绸等物。而为了进一步制造友好的和平环境,永乐皇帝甚至随后敕谕甘肃总兵官何福、大同镇守吴高等,务要严格约束边民,切勿随意捉拿鞑靼人,以免引起本雅失里的警觉。

永乐皇帝的示好,恐怕仍是一厢情愿。不久,随金塔卜歹、郭骥等出使的百户李咬住等自漠北归来,带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给事中郭骥被本雅失里杀了。他们还说,本雅失里、阿鲁台等为瓦剌所败,屯驻于胪朐河,欲以其残兵南掠兀良哈诸卫。永乐皇帝闻讯大怒,骂道:“朕以至诚待之,遣使还其部属,乃执杀使臣,欲肆剽掠,敢肆志如是耶!逆命者必殄除之耳!”

这成了永乐皇帝选择开战的原因。此时,明廷已经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永乐皇帝对本雅失里发动战争,完全师出有名。永乐皇帝向边将曹隆等说道:“今胡运虽衰,鼠窃狗偷之性尚存,不可忽略。须高城深池,日夜警备。若城池坚完,巡逻不怠,猝有缓急,可以战守随宜。”因此,在永乐七年七月初三,永乐皇帝以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总督远征漠北之事。此次远征,打着本雅失里抗拒天命、杀害使臣的旗号,但永乐皇帝仍要求丘福等行军须万分谨慎小心。他说:“本雅失里悖逆天道,拘杀信使,厥罪既捻,特命尔等往讨之。兵,重事也,不可不慎。自开平以往,虽不见敌,常若对敌。日夜严谨瞭备,敌至则出奇兵以击之,否则审势察几,可进则进,可止则止,不宜执一。尔等常从征战,经历行阵,备悉致胜之术。正当奋力共灭此虏,须智勇毕效,庶建茂勋。”丘福等受计,出征前陛辞,永乐皇帝又赐其文绮、袭衣、名马等,以壮声势。同时,永乐皇帝又致信本雅失里,称:“迩遣都指挥金塔卜歹、给事中郭骥等送完者帖木儿等还,期与尔通好,尔乃悖慢,要杀信使,驱败亡之众,欲肆寇掠,何桀骜颠越如是!即今命征虏大将军率师往问杀使者之故,朕明年必亲率大军往正尔罪。”

以丘福为征虏大将军,似非最佳人选。与其他明军将领一样,丘福亦与太祖为同乡人,以年资历深,授燕王府中护卫千户。在靖难之役中,丘福因战功卓著而受永乐皇帝宠幸,授封淇国公。志得意满的仕宦生涯冲昏了丘福的理智。永乐七年八月,丘福率将校千余人先至胪朐河,与敌人游兵作战而胜。所俘敌军中有人称本雅失里闻大军将至,仓皇北逃,至今已去三十余里。丘福大喜,认为应当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敌人,而其他诸将均认为此俘疑为敌人所遣,故意以虚言诱我军深入,不可盲目轻信。但丘福不听众将之言,一意孤行,遂不等大军毕集,以所部人马急追本雅失里,甚至还威胁诸将“不从命者斩!”鞑靼军佯装示弱,将丘福诱进包围圈。八月十五日,本雅失里围歼丘福所部,安平侯李远、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等皆战死,丘福亦被杀。此前反对冒进者,亦多殁于是役。

此役结果之反转令人错愕,它甚至使明朝天朝上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打击。不得不说永乐皇帝巧妙地淡化了这次失利。他说:“福不从吾言,以至于此,而将士何辜!此朕不明知人之过。”自责之余,他又谴责丘福的鲁莽行为,并将他的家属流放到海南。其余因丘福的莽撞决策而殁于王事的将校,则获得各种封赠,如屡谏丘福不止而又力战不屈的李远、王聪二人,死后则追赠莒国公和漳国公。剩余从征之十万将士及阵亡者家属亦各得安抚。现在,永乐皇帝最担心的,是因丘福败绩而造成的一系列恶劣影响,包括新附者可能出现的反复、草原上的蠢蠢欲动等。他敕谕甘肃总兵官何福、宁夏镇守陈懋等,加强边防安全,关注新附者的动向。他说:“比遣丘福总师讨虏,昏耄失律,不待三军至,辄先率千余人直抵虏营与战,为虏所败,福等皆死,负朕委任如此。然虏新附鞑靼闻之,恐或有异志,又虑虏或乘胜侵边,当谨斥堠,严侦伺,周察人情,以防不虞。”同时,他又向皇太子讲述这次惨败的教训及其后续安排:“比遣淇国公丘福等率兵征剿北虏,以其久从征战,授以筹略,谓必能任事。乃冥顽驵愎,违弃朕言,拒咈众论,不待各军齐至,轻犯虏营……皆没于虏,军士皆驰还,其损威辱国如此。若不再举殄灭之,则虏势猖獗,将为祸于边未已……来春朕决意亲征,凡国家之事,尔当慎重,不可忽也。”永乐皇帝还致信瓦剌部顺宁王马哈木等,称本雅失里可能会以所获丘福部队的旗帜器仗为伪装,诈攻瓦剌,戒之慎防其袭。为了挽回尊严,他还再次向马哈木等表示来春将御驾亲征。

同年秋末初冬,永乐皇帝的亲征行动仍在策划中,他以亲征之策告诉诸将,曰:“昨有自虏中归者,言本雅失里、阿鲁台志骄气盈,谓我师新挫,不能再出……朕今秣马厉兵,来春必再举。虏果在东南久住,则我师可缓出。虏若乘新胜之势,往攻瓦剌,则其众西行矣。我俟草青启行,其去渐远,追之无及。朕拟来春二月行,是时胡马疲瘦未可动,我师约载二十日刍豆,可至其他。虏觉而遁,亦可追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永乐皇帝令工部在大军必经之途,沿线建筑贮粮之城,分兵驻守,以备大军随时就食。工部受命,自宣府以北,以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每行10日则筑一城,每城斟酌贮粮若干于其中,又遣军士若干守把。

永乐八年二月初四,永乐皇帝以亲征胡虏事诏告天下,诏文曰:

朕受天命,承太祖高皇帝洪基,统驭万方,抚辑庶类,凡四夷僻远,靡不从化。独北虏残孽,处于荒裔,肆逞凶暴,屡遣使申谕,辄拘留杀之。乃者,其人钞边,边将获之,再遣使护还,使者复被拘杀。恩既数背,德岂可怀?况豺狼野心贪悍,猾贼虐噬其众,引领徯苏,稽于天道,则其运已绝,验于人事,则彼众皆离。朕今亲率六师往征之,肃振武威,用彰天讨。且朕必胜之道有五:以大击小,以顺取逆,以治攻乱,以逸伐劳,以悦吊怨。鲜不殄灭,荡除有罪,扫清沙漠,抚绥颠连。将疆场乂安,人民无转输之苦,将士无战斗之虞,可以解甲而高枕矣!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出征前,永乐皇帝还诏谕全体从征将士曰:“尔等有从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者,有从朕靖内难者,有袭祖父之职者,亦有顺天道来归者。老者未衰,少者方壮,今海宇清宁,四夷向服,独此残虏梗化,数为边患。尔等相与协力驱除之!太祖高皇帝鸿业有万年之安,尔等暨子若孙亦享万年太平之泽!因言今有必胜之道,又言昔薛仁贵、狄青之徒皆奋自行伍,其功名炳炳在天地间。至今谈者,想见其风采。尔曹勉之!”尽管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听到永乐皇帝的诏谕,抑或只是太监们替他传递圣音,但不得不说,这仍是一场颇为激动人心、鼓舞士气的演讲。接着,大军开拔。三月初十,御驾次凌霄峰,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永乐皇帝登顶远眺漠北,对随从的学士胡广等说道:“元盛时,此皆民居。今万里萧条,惟见风埃沙草耳。虏势衰微若此,尚敢倔强,果何所恃哉?”学士们不置一议,只以“成算在上,星火之辉,何能上裨日月”对答。永乐皇帝颇为不满,他诘问道:“是何言也?圣人有资于蒭荛之言,何况君臣之间,古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朕有所为,必尽众人之情,曷尝专任一己以掩群策?”

据金幼孜的《北征录》载,在凌霄峰时,永乐皇帝曾感慨:“人未经此者,每言塞北事,但想像耳,安能得其真也?”观望良久,众始下山,见草间有两条路痕,永乐皇帝道:“此黄羊、野马所行路也。”当天,他们在凌霄峰驻营,但此地少水,干粮无法下咽,因而士兵多不食。将帅大臣等则以豆粥、黄羊肉等勉为糊口,间或还能吃上一些甜瓜和蔬菜。士兵的饥饿,天见犹怜。于是到了半夜,大雪降临,平地尺余,饮水、吃饭问题都得到解决。

五月初一,大军进抵胪朐河,永乐皇帝驻马良久,决定将胪朐河改名“饮马河”。金幼孜对此河及其沿岸风光有过描述:“河水东北流,水迅疾。两岸多山,甚秀拔,岸傍多榆柳。水中有洲,多芦苇、青草,长尺余,传云不可饲马,马食多疾。水多鱼,顷有以来进者。”五月初八,永乐皇帝终于闻知敌情。一名被俘的敌人透露:“本雅失里闻大军出塞,甚恐,欲同阿鲁台西走。阿鲁台不从,众遂乱,互相贼杀。本雅失里已西奔,阿鲁台东奔,余部落亦离散。今本雅失里至兀古儿礼之地,将奔瓦剌矣。”通常而言,永乐皇帝对这种话应当是将信将疑的,不过此刻他似乎更倾向于选择信任。他决定发兵追捕本雅失里。五月十二日,军次兀古儿札,本雅失里果已遁逃,于是永乐皇帝将古儿扎河改名为清尘河,并数度于营地到河边之间来回逡巡。次日,追兵于斡难河处赶上本雅失里,与之战。永乐皇帝登山布阵,指挥大军掩杀,振臂一呼,将士齐心,本雅失里大败,与随从七人仓皇渡河逃走。每念丘福于此发生的一切,永乐皇帝就一阵心痛,于是他下令明军继续追杀本雅失里。

此次北征,明军几乎全面对本雅失里造成致命打击。对于俘男女人等,永乐皇帝称此行仅为严惩凶贼,其余无辜百姓“亦吾赤子,为贼所困”,下令释放他们,并给予口粮羊马。众人皆感恩,山呼万岁,归附者由是日益增多。但永乐皇帝认为“彼皆有父母妻子,留之其心未必乐”,于是又将归附者遣归。

是役遂告结束,永乐皇帝下诏班师。那么,此次北征,明军是否算成功了?从中又透露出明朝对漠北草原——这个对天朝上国的权威和边防构成严重威胁的地区——怎样的战略?也许,永乐皇帝对漠北无辜百姓的称呼——“亦吾赤子”是对上述问题最凝练的概括。

永乐皇帝当然认为自己“远征逆虏”是胜利的。在班师回京途中,永乐皇帝向胡广等提到自己出征及班师的考虑。他说:“朕为宗社生民,不得已远征逆虏,冀一劳永逸。今首恶已遁,其众败散,朕当旋师,且休兵息民。申严守备,更务屯田,使兵坚边实,虏不足虑矣。”

在班师诏中,他又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了此次北征的胜利。诏文如下:

自元祚既终,四海鼎沸。天命我太祖高皇帝统一华夏,溥天率土,莫不臣妾。惟胡寇余孽,奔窜沙漠,呰窳偷生,杀戮易置,有如反掌。朕承大统,抚治寰区,志在安民。惟怀不及,尽心殚虑,以求其宁。凡居覆帱之中,举纳甄陶之内。独此残胡,骋凶梗化,屡使抚循,辄见拘杀。往者,边将擒其部属,朕念其各有父母妻子,尽释之归,且遣使送之。彼瘈性不移,复杀使者,积慝骋虐,益肆寇攘,怨憝神人,实天所殛。遏虐之旅,以慰徯苏,遂亲率六军往征之,用拯颠连,绥宁降附。五月十三日,师至斡难河,遇胡寇本雅失里来战,即摧败之,追奔逐北,电扫霆驱。本雅失里奔命不暇,以七骑潜遁,获马驼牛羊生口无算。其余款附者,相继而至,咸抚安之,给粟羊马,令复生业。数百年之蘖茅,一旦荡除,千万里之腥膻,由兹洒涤。乃封其山,即日班师。于乎!包举无外,用施一视之仁;抚辑有方,茂衍万年之治。布告中外,咸使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