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丛中开出一条幽深的大路——温庭筠(2)
书名: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作者名:夏昆本章字数:2146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5
也许,温庭筠那首著名的《商山早行》,就是他在这颠沛流离之时写的吧?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离开长安七年后,温庭筠回到了长安,而且以国子助教的身份主持考试。昔日屡试不第的诗人今天竟然成了主考官,而他当考官之后带给人们的震动,一点也不亚于昔日的“救数人”。录取结束之后,温庭筠就作出一个大胆的举措:将录取士子的作品公开张贴,说这些作品“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辞卓然”。而他真正的用意是“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天真的诗人想借此一扫考场权贵请托、舞弊公行的积弊,他当然不知道,重大考试试卷一般都是不公布的,他这样做,不仅惹恼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又因为展示的文章中不乏指斥时政之作,更是令权臣咬牙切齿。于是,这个新上任的主考官一夜之间又被贬山南。
而温庭筠的狂,并不只是体现在他对科举的蔑视和大胆的行为艺术上,还体现在他对权臣的态度上。
温庭筠年轻时到长安,在结交的贵戚中,有一个就是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儿子令狐滈。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喜欢听《菩萨蛮》曲,令狐绹就请温庭筠代笔写词献给皇上,假托是自己写的。他再三叮嘱温庭筠不要将此事外传,谁知道温庭筠根本没有当枪手的“职业道德”,居然将此事说了出去,因此令狐绹十分恼怒。一次唐宣宗写诗有“金步摇”三字,苦于找不到对仗的词。令狐绹告诉温庭筠之后,他应声回答:“可以对‘玉条脱’。”令狐绹十分高兴,问这是哪里的典故,温庭筠说:“出自《南华经》。”之后又补了一句“这书也不是什么生僻的读物,宰相大人还是应该多读书啊”,弄得令狐绹十分尴尬。说出这样刻薄的话,温庭筠并非无意为之,他对令狐绹不学无术却官居高位一直就心存不满,甚至说“中书省内坐将军”,意思是令狐绹只是个武夫,根本没有为相之才。
据说,一次皇帝微服出游,在旅店里面遇见温庭筠,温庭筠不认识皇帝,傲然询问:“你大概是个司马、长史一类的小官吧?”皇帝回答:“不是。”温庭筠又问:“那无非就是参军、主簿县尉一类的官员了?”皇帝回答:“也不是。”有人说温庭筠也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惹恼了皇帝,于是始终仕途坎坷。野史固不可全信,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国子监助教是温庭筠一生做过的最大的官,但是,由于公布考卷事件,他很快被撤职了。当他离开的时候,无数长安文人自发为他送行。著名诗人张祜把温庭筠比为才气逼人却命运坎坷的汉代贾谊,写诗说:
方城新尉晓衙参,却是傍人意不甘。尽夜与君思贾谊,潇湘犹隔洞庭南。
离开长安的温庭筠结局怎样,史无明载,《唐才子传》只有简单的几个字:“竟流落而死。”甚至无人知道,诗人葬身何处。但是,在他身后,词的小溪仍潺潺流淌,并接纳了沿途的溪水,正在开始汇成一条蜿蜒的小河。
在花丛中开出一条幽深的大路
在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很多东西都被赋予了教化的功能,诗歌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实也就是强调了这种教化功能。为了突出这种功能,传说孔子对《诗经》还进行了删改,删去了那些他认为格调不高、不利于教化的“郑卫之音”。因此,诗歌在中国被提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说的其实就是这种心态。而唐诗,从总体上讲,也是对《诗经》的这种教化功能的传承。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曲子词”,从这些名字我们就知道,词是合乐歌唱的,其性质就和现在的歌词一样。我一直认为,词发展成今天这种形态,与古代音乐家的关联度应该也不比与文学家的少吧?一首新曲子出来之后,人们觉得十分好听,就为这首曲调填上新的词,于是,最早的歌名就成了现在的词牌。因此我们会发觉,在早期的词中,词牌往往和词的内容是一致的,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就属此类。
曲子词的音乐多取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这些音乐多“用于人们的酬酢交欢,流布于从贵族、官僚到文士、百姓各个阶层。由此看来,(词)不过是宴饮作乐时的杂曲小唱,甚至是浪子风流中的妓乐传唱”。
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唐诗总是境界雄浑,格调高昂,而词的境界相对狭窄,格调婉转;也不难明白,为什么唐诗更多的是壮志凌云的宏大叙事,而宋词则呢喃的多是个人的抑郁愁思了。因为词“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北宋末年李清照的《词论》一语中的:“词别是一家。”
初唐时,词就已经开始流行,而温庭筠是中国第一个专力填词的诗人。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说,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而自温庭筠之后,词作为一种文体才开始为世人所重,这与温庭筠艺术上高深的造诣是分不开的。王拯说,温庭筠词“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因此“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刘熙载《艺概》更是说:“温飞卿词,精妙绝人。”可见温庭筠在词发展史上地位之高。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晚唐到五代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词集,起名《花间集》,这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句“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他将温庭筠列为第一,也正因为被收入此集的作品被人们称为“花间词”,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