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半生浮沉谁人怜

书名:一蓑烟雨任平生:宋朝词人的风华人生作者名:徐若央本章字数:2086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5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熙宁九年,王雱病逝,满堂缟素,最悲痛之人莫过于王安石。

同年十月,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外调江宁任官。

若世间尚有一处能令他心安,那便是江宁。他曾在那里为母亲守丧,也曾在那里钻研新法,那里是梦开始的地方,也将是梦结束的地方。

他走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望长江奔腾,叹王朝兴衰,便有了这首怀古之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词的上阕写金陵秋景,词人置身于山水之间,目之所及,皆是山水。正是深秋时节,词人登山临水,眺望四方,故都金陵已是萧瑟微凉。千里长江似白练,青翠山峰如箭镞。归来的船在夕阳中缓缓而行,西风起时,酒旗微微飘扬。霞光之下,江心薄雾起,彩舟如在云中游,白露如从星河起。如此秋景,哪怕是丹青也无法勾画。

“念往昔”,词人由景转情,回首往昔,金陵城何其繁华,只可惜,繁华尽处便是毁灭。当年陈朝,门外敌军已临,昏君陈后主却不知大祸将至,对国事不闻不问,与嫔妃张丽华寻欢作乐,自取灭亡。后世的统治者非但不引以为戒,反而继续挥霍,导致“悲恨相续”,相继亡国,悲恨不绝。

千古多少人来此怀古,感叹朝代更迭,盛衰荣辱。可是,文人皆知,六朝的旧事已随着流水消逝,此处只剩下寒烟与衰草。

隔岸又传来女子的歌声,词人不禁想起那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直到今日,商女依旧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商女至今犹唱遗曲,并非无知,而是为了时时提醒繁华中人,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王安石的心中住着万里河山,所做一切,不过是为了家国安宁。正是担忧“悲恨相续”,他才主张变法,变法未成,并不仅是他的错。

他少年成才,随父亲宦游各地,深入民间,体恤百姓疾苦。入仕后,放弃了入馆阁的机会,选择调往鄞县,任小小的知县,兴修水利,勤政爱民。之后,他又拒绝宰相提拔,只任地方官员,不慕名利,一心为民。

入京述职时,王安石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第一次提出变法的主张,不过,宋仁宗并未采纳。直到宋神宗赵顼即位,召见王安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才于熙宁二年,颁行新法。为何变法?无非是为了国富兵强。只是,新法总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于是便有了保守派。朝廷官员分为两派,一派拥护,一派反对,明争暗斗,无休无止。其间,不少官员遭到流放、贬谪,也有政见不合者,主动辞官归隐。

走的走,留的留,朝堂已然不是曾经的朝堂。争吵、怀疑、压抑充斥着官场,这场文人相争关乎江山社稷,已不是普通的争论,朝堂之上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影响到黎民百姓。

数年后,忽逢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难民揭竿起义,群臣将罪责指向了“变法”,提出罢相,废除新法。后宫之中,曹太皇太后、高太后也言:王安石乱天下。

皇帝无奈之下,只能罢相,重用吕惠卿、韩绛二人。但吕惠卿忘恩负义,不念王安石的举荐之恩,竟构陷其弟王安国,又欲陷害王安石。幸而韩绛察觉,秘密请皇帝召回王安石。王安石复相后,本想继续推行新法,却不料变法派内部分裂,改革难以推行。大宋看似繁荣,实则内忧外患,这场变法注定失败。

最终,王安石离开了汴京,闲居江宁。他游遍金陵,咏史吊古,也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过于偏执?如果变法之时,他考虑得周全些,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至少,不会是今日的结果。

有时候,他也会想到一位故人——苏轼,心中有愧,不知如何言。

元丰七年,苏轼奉诏往汝州上任,途经金陵,特意拜会王安石。只见荒山之上,王安石一袭布衣,骑着毛驴缓缓而来。

昔日英雄,如今已是白发老人,孤身一人,颇为凄凉。

两人相视一笑,将往日的恩怨抛却,如久别重逢的好友,执手行过山山水水,敞开心扉,无话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他们在某种观点上竟达成了共识。

有些话,虽未言明,彼此却都知晓。

那夜,王安石醉了,他劝苏轼:“何必去任官?不如买几亩良田,与我为邻,忘却俗事烦恼,从此,只与山水花鸟相伴。”

苏轼笑道:“大人此言迟了十年!当年我若知晓你的心意,哪儿会有后来的纷争?”

是啊,他们的真诚整整迟了十年!

如果那时……

唉,没有如果,不如珍惜当下。

王安石笑着饮下最后一口酒。这一次,不仅是与苏轼和解,更是与曾经的自己和解。

唯有放下,才觉心安。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

晚年,他或是山间行走,或是林下而眠,也曾写下抒发情感的小词,如《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他眷恋小桥流水,繁花翠草,竹林幽静,茅屋可避雨,春风可扫尘,每日从睡梦中醒来,听鸟语,嗅花香,闲时,回想起为官的往事,竟觉恍如隔世。

他老了,他的故人们也老了。

此时,他是幸运的,远离喧嚣,自在清静。

若能在此终老,何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