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洛阳丽人行

书名:人生得意须尽欢:唐朝诗人的乐游人生作者名:徐若央本章字数:2010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4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那年,王维十六岁,居洛阳,他家对门住着一位女子,容颜秀美,芳龄十五六岁。后来,她嫁给一位身份尊贵的良人,朝夕之间,便成为枝上凤凰。

再相见时,她的良人身骑骏马,马具镶嵌着美玉。她的婢女手捧金盘,盘中盛着烹制的鲤鱼。

她所住的地方是“画阁朱楼”,“红桃绿柳”排列在屋檐之下。她出行的马车由罗帷遮护,仆从以宝扇遮其面,将她迎回九华帐中。

她的良人既富贵,又年少,骄奢胜过石季伦。

石崇,字季伦,西晋时期的大臣,修筑金谷园,园内,山青水碧,“花间构亭”,珠翠玉石,金碧辉煌,犹如天宫。

“自怜碧玉亲教舞”,这位良人亲自教心爱女子舞蹈,其宠爱程度,犹如当年的汝南王对碧玉。相传,汝南王之妾名为碧玉,孙绰有《碧玉歌》两首,其一为:“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其二为:“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不惜珊瑚持与人”,家中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此举也是效仿石崇。据《世说新语》记载,石崇与王恺争豪,王恺以高二尺的珊瑚树向石崇夸耀,石崇看过,用铁如意将其击碎。王恺以为石崇嫉妒自己,便声色俱厉地指责石崇。石崇淡然道:“不足恨,今还卿。”随即命侍从到家中拿出六七棵三四尺高的珊瑚树,个个光彩夺目。

他们彻夜寻欢,直到窗上映着曙光,才熄灭灯火。灯火碎屑,片片飘落。

那么,她每日都做什么呢?

大概就是嬉戏玩乐,妆成熏香,整日无所事事,享受闲光。

洛阳城中,凡是朱门大户,皆与之相识;日夜往来的,也是贵戚之家。这样的生活,让人如何不羡慕?

只是,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一生贫贱,只能在江头独自浣纱?

越女,是指西施,出生于越国,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被称为“浣纱女”。未遇范蠡之前,她不过是一个贫贱女子。

那么,在唐代,究竟何为贫贱之女?她们的人生又如何呢?

唐朝末年,诗人秦韬玉以一首《贫女》给了世人答案。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家之女,自幼粗布麻衣,从未穿过绫罗绸缎,便也不识绮罗之香。到了待嫁之年,想托良媒说亲,却又自卑不敢言,每生此念,便增伤感。

谁能爱她高尚的品格?世人只爱流行的俭妆。

她又那般清高,自言十指灵巧,针线精美,不愿与描眉之人争长论短。格调愈高,人缘愈寡,久而久之,便佳偶难觅,只能年年压线刺绣,不停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

那个时代,出身便决定了命运。有的女子,生来宛若神明,高高在上;有的女子,生来卑如草芥,低入尘埃。后者劳累一生达到的终点,可能也不及前者的起点。所以,后者该如何改变命运?唯有嫁人。

文人为得功名,尚且要攀附权贵,女子为求改命,嫁入富贵之家,有何可耻?两者本无区别,都是为自己谋一条平坦的道路。

王维写下这首《洛阳女儿行》时,已将官场规则看得透彻:出身寒门,若想于庙堂争得一席之地,唯有依附强者。所谓强者,便是长安城中的权贵。

相传,王维曾是岐王宅里的常客,将要应举之时,求岐王庇借。岐王便让王维穿上华美衣衫,带着一把琵琶,扮作伶人,来到玉真公主府邸。

玉真公主见到王维,忙问岐王:“这是何人?”

岐王答:“知音。”

这时,王维轻弹琵琶,其调哀婉,满座动容。

玉真公主问:“这是何曲?”

王维起身答:“此曲乃是《郁轮袍》。”

岐王道:“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

玉真公主更为惊讶,又问王维:“可有写就之文?”

王维立即从怀中拿出诗卷,玉真公主览读后,惊骇道:“这些皆是我素日所诵之诗,本以为是古人佳作,原来竟是你所写。”

王维因此得玉真公主举荐,一举高中,从此踏上仕途。

这个故事出自《集异记》,内容或有杜撰。不过,王维在骊山行宫伴驾时,确实曾为奸相李林甫作诗,极力奉承。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

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

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成年人都有两面:一面为梦想而高歌,一面为生计而苟活。经历的事情越多,越理解他的无可奈何。若生来便是皇亲贵胄,谁又愿意弯下脊梁?

你要相信,天道酬勤;你也要相信,事与愿违。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时,便要知道,成功与否,并非由你而定。你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力而为,用尽一切力气,抓住一丝机会,如此,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至少不会痛恨曾经的自己。

如果无所求,无所欲,那自然可以随性而活,但若有一丝想法,便无法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