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46 古代赈灾的故事

46 古代赈灾的故事

书名:桃花扇底看前朝作者名:许石林本章字数:1997更新时间:2024-06-05 16:07:22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即公元1556年1月23日,陕西关中华山附近几个县的人,刚刚喝完腊八粥没几天,正在筹备过年。就在这一天的深夜子时,发生了8.3级大地震,事后统计死亡人数超过83万。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靖大地震,不仅陕西关中,河南、山西也是震区。有部电视剧名叫《大明王朝1566》,说大明朝遭遇财政危机,原因是沿海屡遭倭寇侵扰,东南未靖,需要军费,加上皇帝要盖一座新宫殿,需要钱。其实,真正的原因应该是这一场残酷的大地震。

现在能够找到的那场大地震留下的痕迹,一是原来的卤阳湖现在成了一个传说,有地名,无水无湖,唯一能证明它曾经是个湖的,就是盐碱地;二是从那时起,关中人对地震的认识,尤其是对震后救赈的认识,非常准确,您要说是豁达也可以。比如,关中农民会说:地震时被房屋压在下面的人,能不能活,更多的是靠运气,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外面挖救。他们的口头语是:挖一窝红苕都要靠铁锨镢头,救个人会那么容易?所以,关中农民见电视上武警官兵在地震灾区奔跑着撬挖救人,十分感动。

古代遭遇地震,灾区官员上报朝廷的奏疏字数不多,描述灾情以及次生灾害如瘟疫等,用几个字如“人畜死伤无算”,已经很严重了。至于救灾,靠的都是当地人自救。重点在赈灾,国家赈灾即官赈,主要体现在发放银子;灾民手里有了钱,四方愿意挣这个钱的,就会主动往灾区运粮。民间大户、士绅散财舍粮赈灾的,是为民赈。官民携手,赈济灾民,同时打击盗贼和进行防疫,等等。

时任陕西华阴知县的何某,读书人出身,他不等朝廷的钱到,先将自己多年积攒下的俸禄全部贡献出来,修缮学宫,让孩子们读书。他在帮助灾民自救、安定生活的同时,还修筑排水渠堰,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这样,人有了活干,孩子们有书念,似乎一切正走向正常,灾区群众情绪逐步稳定,很多青壮年打消了游惰闲散,甚至沦为盗贼的念头。与其紧邻的华州,知县杨某的动作慢了一点,致使灾民“蜂起掠食”,他赶紧向富户借粮,发放给灾民,这样才消弭了不少因赈济缺口带来的问题。

当生存成为唯一目标,生存的手段就可能不选择了,一般人放下道德法纪,似乎在瞬间就回归到动物本性。所以,救灾的首要问题和目的在于稳定人心。当然有趁乱为盗寇抢掠的不法之徒,比如渭南县令不幸在地震中死亡,一县无主,人心惊慌,谣言纷起,一些不法少年就侮老欺弱,抢劫掠夺。省城巡抚闻报,果断下令捕杀,当众斩杀首恶,极大地稳定了群众的情绪。

关中民赈,亦可歌可泣:渭南县大户乡绅张羽将自家的一座有上百间房子的大宅院,全部让给灾民居住,使其有安身之所。时年韩城县党家村的富商党孟辀,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不仅出钱出物赈救灾民,还将多年来乡民借他家钱物的欠条契约当众一把火烧了,说:咱们遇到这么大的灾难,我还向各位乡亲要什么债啊!

赈灾稳定人心,方法分两种:一是发放钱粮;二是免除灾区民众赋税徭役。事后检讨,由皇帝带头下诏罪己,并承诺今后要广施仁政,以敬畏上天的惩戒。这一回嘉靖皇帝虽然没有下罪己诏,但他在祭告山川神灵的文书中,表现出深深的敬畏。同时开言路,让百官提意见、刺时政,“许极言时政得失”,用多狠的话说朝廷说皇帝都可以。地震虽为天灾,但古代皇帝非要将其算为“人祸”,因为天不可掌控,人唯谨敬可顺时承天。可以说,这样一来,地震虽给当时的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创痛,但是,明朝最后对地震的总结却是非常到位的,一场灾难,由于朝廷和士大夫出身的官员系统敬畏自然、自我检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了正能量。

官员为朝廷赈灾安民,其身在外,随机应变,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有担当的勇气和胸襟。若只考虑到自保,行事处处以不惹物议、不影响自己当官为前提,其赈灾救困看上去再忙活给力,哪怕就是成天哭得跟泪人一样,都是表面功夫。宋朝范仲淹主管浙西路,时遇大旱,饿殍遍野,范仲淹和别的地区的官员一样,也发放朝廷的救济粮。但死水怕勺舀,不能让那么多灾民成天等着朝廷救济;况且,使人心安定者,不在每天能发放多少钱粮,而在使其安居有事做,通过做事获得收入。如果长期不劳而获,等外面救济,则容易成为“幸民”。范仲淹体察民情,知道当地喜欢赛龙舟、做佛事,就鼓动寺院搞建筑,还神秘兮兮地对方丈说:你赶紧修,正是时候!等大旱过去,物价工钱都会上涨,现在多便宜啊,不修你傻呀!于是寺院搞新建筑,招募了很多劳动力,拉动了地方内需,增加了就业机会。他还策划举行龙舟比赛,让富户商家冠名赞助,将当地气氛营造得很热闹。范仲淹自己每天坐着游览船,喝酒游玩,向民众打招呼。他其实是一个广告模特,示民众以安详,让当地人安心恢复生产和文体活动。这样,朝廷就使参加活动的人有了一个获得劳务费的理由和标准,而不是简单的施舍。

范仲淹毫无悬念地被监察部门弹劾腐败。他身心安泰地等调查的结果。结果出来,朝廷很认可他的这种做法,认为他不是机械地、简单地赈灾,而是很有创意地赈灾,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地赈灾。此非常之功,必须得范仲淹这样的非常之人才能办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