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45 天下官民相互体恤

45 天下官民相互体恤

书名:桃花扇底看前朝作者名:许石林本章字数:1433更新时间:2024-06-05 16:07:21

现在的人多不理解“青黄不接”这个词,不理解好!不理解,说明人的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但是,饱汉不知饿汉饥,饱食思淫之人不知道饥饿缺粮的窘迫和困顿,则是危险的。

过去,即便号称天下大治、物阜民丰的年代,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比如汉文帝这个好皇帝,就经常遇到各地因粮食歉收或灾害造成的局部乃至大范围的青黄不接、饥荒等状况。文帝下诏恤民,令各级官员赈济,诏书很短,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赈贷之。”

诏书就是给一个指令、一个原则,没有规定说非要给多少多少人发放多少多少钱粮。没有具体的数量规定,反而好操作,否则就很麻烦。如果相互攀比,就会闹出许多矛盾。本来是好事,由于彼此计较攀比,最后弄成了坏事。所以,汉文帝很高明,就是给你一个原则:“其议所以赈贷之”,具体办法由你们想,标准由你们定,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办就行了。

恤民历代有之,如果将历代恤民诏汇集起来,将会很有意思。

恤,是古代官员的基本意识。古代所谓父母官,要像民之父母那样怜恤子民。地方官代朝廷牧民守土,也不是一味地苛刻聚敛,过分牺牲百姓的利益,逢迎上司的政绩。清末民国小说家孙家振先生记录了明代时浙江宁海某县令因恤民而送命的事:宁海土地贫瘠,赋税较重,该县令让人将蚯蚓的粪便收集起来,亲自送到上面去反映问题,申请特殊贫困县待遇。他在奏疏中说:这就是我们宁海的土壤,你们看看一点养分都没有,长不了什么粮食,就把我们宁海百姓的税收减免一些吧。上面一查验:哟!这土壤也太没营养了,跟蚯蚓屎一样。上面便同意了县令的请求,减免了宁海百姓的赋税。后来有人举报,这个县令因为欺骗朝廷被砍头。宁海百姓给这个县令修了一座坟,墓碑上题写了一副对联:“一朝我命换民命,万古新官拜旧官。”从明到清,凡官员到宁海上任,必先展拜这个无名县令之坟。那些士大夫出身的官员拜的不是欺骗朝廷的县令,他们拜的是一个字:恤。没有人觉得他们是在拜一个有争议的、犯了错误的官员的坟,也不会有人认为他们是着意谄下惑民,或者邀名买人心。在那种士大夫风气里,有理解、意会这个问题的默契和氛围。相反,如果谁恶意曲解官员的拜祭行为,反而是为彼时的风气所唾弃和不容的。

过去的赈灾恤民,不独是公家的事,有官赈,亦有民赈,而不是把一切都推给朝廷。这也正是汉文帝仅仅下恤民诏,给一个指示,而不颁布实施细则的原因。

北魏房法寿家有钱,而他却把家里的钱都用来赈济周恤亲友,以致家无余财。他对儿子房伯祖说:别人都享受聚敛财富的快乐,我的快乐是当官并清贫着。

南朝顾琛家富裕,他的母亲孔氏当家。有一年闹灾荒,孔氏做主将家里的粮食都用来赈济贫困百姓,“得活者甚众”,救了很多人的命。那些受孔氏赈济的人后来家里生了儿子,不管姓什么,都取名曰“孔”,以感念孔氏。也许是福报,孔氏活了一百多岁。

社会风气里有了恤这个意识,表面看,只有国家恤民,强大者恤弱势者。其实,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百姓也会因感受到空气中到处都有体恤的文化氛围,而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曾国藩说:“用兵之时,则重敛众商之费;无事之时,则曲顺众商之情。”即当国家遇到类似用兵打仗这种事,商人就应该体恤国家用钱的急迫,应该多交税;当国家太平无事,政策就应该变通一下,让商人多赚点钱。这是国家对商人的体恤。不择时机,一味地苛敛以逢迎上司,不知体恤百姓的辛苦,是对国、民之间数千年养成的体谅与默契的损害和破坏,损伤的是国之根本、民之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