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42 科场案和假文凭

42 科场案和假文凭

书名:桃花扇底看前朝作者名:许石林本章字数:2375更新时间:2024-06-05 16:07:20

古代,有进士出身,比现在有博士头衔还厉害。在官场,进士出身的人,普遍被认为比其他出身的同级官员荣耀得多。所以,虽然唐代文职官员中科举出身者所占比例还不足四成,但许多家庭背景很显赫、祖上对朝廷有功德的年轻人,还是愿意放弃朝廷对其家族的恩荫,而争取通过考试进入官场,建功立业。

宋朝宰相李昉的儿子李宗谔,“耻以父任得官”,甚至故意与自己的父亲划清界限。他一直住在乡下老家,不愿意住在京城相府,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考取功名,相信能力之外的一切都是零,坚决不要外人怀疑自己是因为高干儿子的背景才考上进士。太宗皇帝也很成全他。李宗谔考试成绩非常好,但皇帝说:你尽管一直很努力,砥砺清节,发愤读书,可是,不管怎么说总比贫寒人家出身的孩子条件要好多了,所以,为了不让天下人怀疑你,为了公平起见,你就别当状元了。

一般来说,科考到了会试阶段,几乎是皇帝亲自抓考试,所以舞弊的难度相当大。明朝朱元璋是个绝顶聪明同时又多疑的皇帝,洪武三十年的会试,录取五十二名进士,都是南方人,他怀疑其中一定有作弊的。但是,查是没办法查的。他很生气,就将这些人全部革除,还将主考官脑袋砍了。朱元璋太过分了,不过也从反面说明了皇帝对科考非常重视,因为科考选拔上来的人要进入国家的管理层面,丝毫的舞弊作假,都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隐患,以至于皇帝对科考的重视都有些神经质了。

古代科考,舞弊多发生在乡试,因为乡试是在该辖区范围内由地方官主持,通过考试选拔本地才俊,因此主持考试的地方官自主权比较大,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的空间大。通过乡试的读书人就是举人,距离进士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清顺治十四年即丁酉年,全国连续爆出三起大的乡试舞弊案,把年仅二十岁的顺治皇帝福临气坏了。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这一年的十月,有人实名举报顺天府刚刚结束的乡试存在严重的舞弊行为:有个名叫陆其贤的举人,是通过贿赂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由这两个考官找人代替考试得中的。举报信中说:“北闱之弊,不止一事。此辈弁髦国法,亵视名器,通同贿买,愍不畏死。伏乞皇上大集群臣,公同会讯,则奸弊出而国法伸矣。”意思是说:这些家伙,把国家的法律不当回事,他们贿买文凭,以至于勾结考官,猥亵国家的名器。

举报人名叫任克溥,时任刑科给事中。举报前,有人劝他:老任,好好当你的官,别得罪人了,你想想:你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咱大清一品大员一年才一千两银子,你也就三百两。能一下子用三千两银子贿买乡试考官的主儿,是一般人吗?你这一举报,弄不好,妨碍人当官不说,还阻碍官员发财。再说,那么多人考试,其中夹杂几个假货,是很正常的。你何必出这个风头呢?话说回来,咱们大清国初立,那些出身山沟草莽、粗俗没文化的巴图鲁们,本身也不懂读书、不爱读书,不也长期掌权要、居中枢,人模狗样一辈子、两辈子吗?

任克溥不听,说:想得到科举头衔而没有实学,通过贿买钻营进入士子行列,本身就说明内心贪鄙之极!这种贪,比贪财危害还大。一个人贿买得中,就挤掉了另外一个苦读求学者的机会。且这种人倘若层层贿买,进入官场,掌握一方命脉,将是朝廷和百姓的灾难。其所作所为,何曾有半点为国为民之想?

顺治皇帝得到举报,非常生气。下旨严训查明,结果大抵属实。遂下旨:官员买卖文凭,属于严重的贪赃枉法!科场为国家取材大典,关系最重。何况顺天府近在朕和朝廷眼皮底下,全国都在仰望观瞻,居然还发生这种恣意贪墨营私、贿买文凭、欺罔朝廷和天下的事,真“可谓目无三尺”,给天下做了坏样子。将李振邺、张我朴等七人斩首,家产籍没,将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子等都流放到尚阳堡去!

斩了这些人,顺治皇帝还不放心,又下旨将顺天府先前的乡试结果作废,他要亲自主持顺天府的乡试——重新考!重试的地点、时间和题目,都由他亲自决定。他还严旨申明:那些先前报名但不参加这次重新考试的,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革除,不准再考,并且抓到京城来,严加审讯他们究竟有没有舞弊行为,如查实,严惩不贷。

次年正月十七日,天气很冷,参加考试的士子们由八旗兵押着,进入考场。顺治皇帝亲自宣布考试结果,有八个人因文理不通被革去举人身份。顺治皇帝处理了涉案官员,有二十五名举子被流放。大学士、吏部尚书王永吉的侄儿王树德在案,侄儿的事与王永吉一点关系都没有,但王永吉为避嫌,自请处分,顺治皇帝就将他降了五级,调用。顺治皇帝又针对官员造假文凭、贿买科考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同一年,江南乡试发生科场舞弊案,河南乡试发生科场舞弊案,顺治皇帝下旨严查深究。河南乡试舞弊案,案情较轻,将主考官黄鈊、丁澎流放尚阳堡。原先刑部提议打四十大板,羞辱一番再流放,顺治皇帝将打板子去掉了。江南乡试科场舞弊案,闹出了落榜士子的群体性事件,那些落榜者对科场舞弊非常愤恨,集体哭文庙,甚至殴打官员。顺治皇帝先前就训谕江南主考官员:江南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不要闹出科场舞弊、贿买等丑闻来。现在,居然将皇帝说的话不当回事,这还了得!顺治皇帝在江南呈送的奏折上批复:朕曾专门就此问题作过训谕,居然还发生这样的舞弊案,“殊属可恶”!将主考官先革职,都给朕押解到京城来“严行详审”。次年三月,顺治皇帝在瀛台亲自主持江南乡试的重试,选拔其中有真才实学者,将十四名文理不通的举子革去举人身份,两名主考官斩首,十七名同考官处以绞刑,八名作弊的士子流放更远的地方——宁古塔。

顺治皇帝对江南科场舞弊案的处理中,也有不因才学而因脾气被处理的,如吴兆蹇。吴兆蹇嫌朝廷因个别人舞弊而对所有读书人怀疑,如同押解囚犯一样,让八旗兵押解着考试,感觉受了侮辱,愤而掷笔罢考。他被流放,不是因为没才学,而是因为态度。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那些被流放的人中,有的有真才实学,也不乏名士。但终因科场舞弊的大背景,极少有得到宽宥的。至康熙皇帝巡视东北,那些遭到贬谪流放的才学之士的家属,都没有得到适当的赦免,有的仅仅是允许将早先死于戍所的死者的骸骨埋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