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黄道周:明末耿介一忠臣(2)
书名:桃花扇底看前朝作者名:许石林本章字数:2306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4
最后辩论不过黄道周,崇祯帝愤然怒斥他:“尔一生学问,止成佞耳。”闻此言,黄道周豁出去了,高声争辩,步步紧逼:“臣敢将忠佞二字剖析言之,夫人在君父前独立敢言为佞,岂在君父前谗谄面谀为忠耶?忠佞不别,邪正淆矣,何以致治?”
这场辩论的结果,黄道周被连贬六级,调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黄道周确实犯了戆头脾气。
有关戆头,明朝初期的烈士方孝孺有言:汉代汲黯、三国吴张昭就是千古戆头,这两个人幸运的是遇到了理解并尊重戆头的人君,故能成就戆头的功业。而其他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方孝孺的命运最惨,蒙诛十族之酷刑,千古仅见。尽管这样残酷地绞杀戆头,戆头却代不绝人,到了明末,就出现了黄道周这个人。
崇祯十三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这就是古代的士大夫,不怕跟黄道周这种有问题、犯了错误的官员来往,非但与其来往,还向朝廷推荐他。崇祯最忌讳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串通,以朋党为之戒。他认为解学龙被黄道周迷惑了,大怒,下令将二人逮捕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这时候,有几位大臣力谏,遂改为廷杖八十,永远充军广西。经此杖谪,黄道周更加声名远播,“天下称直谏者,必曰黄石斋”。说到这里,让人不得不为明朝在最惨淡的时候,尚有有良心的士大夫而感叹:在大厦将倾时,还有人站出来说良心话,可见大明朝士气没有绝。
明朝到了崇祯时代,内有闯献造反,四方扰攘,外有崛起的后金,虎视眈眈。而明王室贵胄,谁也不愿意自己减损一丝一毫的利益,为朝廷和皇帝分忧纾难,总以为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砸不到自己头上。崇祯是个很想做好皇帝的人,也很勉力勤政,比他前面的几个皇帝要像样得多。但是,崇祯的命运不好。明朝进入内忧外患的时期,他很急躁,很焦虑,人一着急,就容易慌乱。他也看到了明朝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是,他没把握选择一种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大拆大卸、推倒重来这种方法是坚决不会被选的,谁也不敢给他提供这种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黄道周这种正直的士大夫的意见,让皇帝不要被眼前的一些烦乱的不稳定乱象搅扰,应该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从根本上固本培元,以拯救朝廷,匡之扶之。
黄道周给出的意见是:驱除皇帝身边那些“敏慧可人”的“才智”之士,如兵部尚书杨嗣昌、内阁首辅温体仁之辈,这些被皇帝信任而重用的“能臣干才”,无一不是“裱糊匠”“装修师傅”。他们主要摸准了崇祯皇帝的脉搏,崇祯很想与关外的清兵讲和,但是不敢明说,怕士大夫清流们不答应,自己也不愿意落这个名声。历来研究明史者,很多人批评明末这些士子,为了成全自己的士大夫名节,耽误了明朝的命运,此所谓书生误国。如顾诚《南明史》评价刘宗周和黄道周:皆非栋梁之材,“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再如撰写《廿二史札记》的赵翼,说得似乎更有条理:“统当日事势观之,我太宗既有许和意,崇祯帝亦未尝不愿议和,徒以朝论纷呶,是非蜂起,遂不敢定和,以致国力困极,宗社沦亡。岂非书生纸上空谈,误人家国之明验哉!……诸臣不度时势,徒逞臆见,误人家国而不顾也。”
赵翼的这种观点,很被后来的学人认同。这种说法其实是对书生气节的极大诬枉,是一种计较成败的功利与实用主义思维,还是一种事后聪明。书生原本就应该这样生存,如浩然正气盎然于天地之间,端看一个朝代如何使用这种气。用得好,就是你的正能量,正好借助其力,风正帆悬,劈波斩浪;用不好,就是你的负能量,对峙抵触,摧樯折橹,加速你的覆灭。
实际上,黄道周并非腐儒迂阔,他自幼学《易》,以天道为准,早知道大明朝气数已尽。他在给自己的老师袁可立所作的传记《节寰袁公传》中说:“智者不能谋,勇者不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他明知道当时的国事已非当时的诸臣可为,非赖有圣人出现不可,可他为什么不退隐林下,以等待时局的变化?为什么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因为天下需要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东汉末年,就有这种士大夫,明知汉之气数将尽,但仍然鼎力扛持。怎么理解这种不知圆转变通的书生意气?简单说,就是当此江山更迭之际,要以士大夫的固执,增加新王朝夺取政权的难度,提高夺取政权的门槛,这种难度和对抗,能给新政权自觉地注入一种强健的文化基因。大蒙古国时期,蒙古军队每攻占一城,见反抗者即株连屠城,但到了要治理天下的时候,凶残的嗜杀者也觉察到,要是把这种反抗的力量全都杀尽,则将来等自己需要这种力量为自己扛持的时候,都没有人了,也没有这种士大夫的种子,所以才听从了耶律楚材等通晓汉文化的读书人的建议,招中原读书人而用之,才有了许衡“不如此则道不尊”之论。
况且,天下不能都是“聪敏灵慧智巧”之徒,若人人都谙熟圆转,人人都是不粘锅,那才不啻人间地狱。试想:倘若天下人皆以见风使舵为识时务、知变通,则人无恒心,朝廷这艘大船,就只有哪里来风就往哪里使舵,非但不能扬帆航行,反而因总随着众人各异的诉求而随意变换航向,直到触礁沉没。
黄道周给崇祯皇帝的建议,在于竭力维护道统纲常,而此道统纲常的核心就是“孝”;作为天经地义的孝道,是诸德之本,皇帝以孝治理天下,是为固本培元。扶正本元,则“民明教通于四海”。
基于此,黄道周对杨嗣昌、温体仁等那些所谓识时务、善变通的人是很不屑的。作个比喻,杨嗣昌辈就是“装修师傅”“裱糊匠”,能满足崇祯皇帝急于看到国家有起色的心理。而黄道周等人的这种固本培元之策,如中国古代建筑的“打牮拨正”法,即将地基塌陷、梁柱歪斜的大厦的上层骨架支撑起来,再更换衰朽的梁柱椽檩,填充加固地基,最终使大厦复归于稳固,延年益寿。黄道周的这种方案,虽不是大拆大卸、推倒重来那么令人震撼,但无疑是有巨大风险的,这对焦躁疲惫的崇祯皇帝来说,是接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