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仁宗赵祯 第四节 狄青:尴尬的将军
书名: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作者名:游彪本章字数:2878更新时间:2024-05-25 16:37:50
狄青后来成为仁宗最为欣赏和信任的一员武将。后世小说把他塑造成一个战神的形象,说他从黄禅老祖那里得到兵法和仙术,是受命于天,专门来解除宋朝边患的“武曲星”,他与当世的“文曲星”包拯,被人们一同视为救宋室于危难之中的一代名臣。
狄青世代为农,宝元年间,元昊叛宋,狄青应召入伍,投入抗击西夏军队的战斗。当时宋军经常打败仗,士兵普遍产生了畏惧西夏军队的情绪,士气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披散着头发,戴着铜面具,手持利刃冲入敌阵,往往所向披靡,从而大大鼓舞了士气。在对西夏战争的4年中,狄青经历大小25战,身上留下了8处伤痕。由于作战英勇,狄青得到了当时主持西北战事的韩琦和范仲淹的赏识。二人对狄青礼遇有加,范仲淹还送给他一部《左氏春秋》并告诫他说:“将领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顶多只是匹夫之勇。”于是,狄青潜心苦读,研习历代将帅兵法,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
仁宗得知他的威名和事迹后,打算召他进京询问御边方略,后因战事紧迫,狄青难以离开前线,仁宗就让他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狄青士兵出身,当时脸上仍然留着从军时的刺字。仁宗曾专门下诏让他将脸上的刺字印记用药除去,狄青却这样回答仁宗:“官家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之所以有今日,正是因为如此,臣愿意留着印记,用以激励军心,所以不敢奉诏。”仁宗由此更加器重和信任这名爱将。宋夏议和后,仁宗便立刻将狄青升为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后又授以枢密副使之职。
皇祐年间,广源州首领侬智高入侵,数年间,先后攻陷宋朝数州之地,并围困广州达两月之久,朝廷派遣的增援部队屡战屡败,仁宗感到极度失望,又一次想到了狄青。而狄青也在仁宗最需要他的时候主动请战,并向仁宗保证,有能力平定叛乱。他慨然说道:“我起自行伍,要报效国家,唯有上阵杀敌,愿亲率大军,前往平叛,誓将贼首捕获,押送至殿门之下。”仁宗听罢狄青的陈述,非常感动,他似乎看到了宋军胜利的希望,于是,任命狄青为荆湖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盗贼事,统一指挥岭南诸军。
狄青到前线后,最初按兵不动,令大军休整10天。侬智高得到情报,自然放松了警惕。不料狄青在侬智高防守松懈的第二天,一昼夜急行军,率大军越过了昆仑关,在归仁铺摆好了阵形。侬智高失去了昆仑关天险,只得拼死力战,其兵势很盛,宋军前锋孙节力战而死,前阵眼看抵挡不住,诸将大惊失色。这时,狄青从容站起,手持一面白旗向上一挥,几队蕃族骑兵从左右两侧同时杀出,直插敌阵,至此,侬智高军全线溃败,狄青挥军掩杀50里,直下邕州城。有关狄青与侬智高归仁铺之战,时人笔记的记载很是丰富,战况非常精彩,其中尤其强调了狄青善于用智,如在大战前,狄青为了鼓舞士气,暗地里准备好一枚两面均相同的铜钱,誓师时,便用这枚铜钱当众占卜道,“若得正面,我军必胜”,结果连掷数次,尽得钱的正面,使军士以为必有神助而信心大增;又如连续三夜大设宴会,命军士夜里尽情歌舞,自己则假借醉酒的名义退席,暗中智取昆仑关。其事虽不一定全是事实,但至少表明狄青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将。
狄青能顺利讨平侬智高,除了自身善于用兵,还离不开仁宗的信任。时人曾有这样一段精彩评论:“为将之道有三:曰智,曰威,曰权。……观狄青之智高也,可谓能施其智而奋其威,以取胜于当世矣。然青之所以能若是者,由仁宗专任而责成之也,是得君之权者也。使不得君之权以便其事,则何以有功?”按宋朝惯例,武将领兵出征,一般要遣文臣为副,以宦官监军。仁宗却毅然破例行事,独任狄青统一负责岭南军事。至捷报传来,仁宗大喜道:“朕常观魏太祖曹操雄才大略,然而多是谲诈的手段;唐庄宗李存勖也算是豪杰,行军打仗,基本上没有失败的,但即位后,沉迷于游猎而没有节度,对臣子的赏罚也不讲规则。这两个皇帝,只具备将帅之才,而无人君之量,可惜啊!”显然仁宗对自己知人善任很是得意。在狄青征南凯旋还不到一个月时,仁宗更是力排众议,升其为枢密使。
仁宗欲拜狄青为枢密使时,朝野舆论大哗。宰相庞籍援引了祖宗先例,劝说仁宗道,太祖时曹彬战功卓著,但太祖也只是赏赐给他大量金帛,而未予枢密使职位。然而,仁宗居然在大臣们极力反对的情况下,仍将没有什么过失的枢密使高若讷罢免,以狄青补枢密使的空缺。狄青被拜为枢密使,何以会有如此的轰动?其原因之一是升迁的速度过快,二则是以士卒的身份擢升为枢密使。这两条均与赵宋的祖宗家法相左,完全违背了太祖立国以来防制武人的国策。枢密院为掌控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自太祖、太宗以来,武将出掌枢密院者屈指可数,逐渐形成专以文臣为枢密使的惯例。仁宗这一有悖常理的任命为狄青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由于仁宗的鼎力支持,狄青得到这一不寻常的升迁。这一现象既未被朝中大臣所接纳,也引起朝野上下对狄青一举一动的瞩目和揣测。一次,狄青家夜间焚烧纸钱祭奠祖先,事先忘记了通知负责消防的厢吏,结果,厢吏连夜报告开封府。虽然,府吏迅速赶到时,“火”已灭了许久,但第二天,城中便盛传狄枢密家夜有怪光冲天。显然,狄青家中的任何异动都会成为控制社会舆论的文人们的谈资和口实。家中夜有怪光冲天,这在中国古代涉及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常被看作臣子有图谋不轨之心的自然表象,甚至更被视为改朝换代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狄青已然成为功高盖主的人物,因而这些谣传对他具有极强的杀伤力。除此以外,各种类似的传闻也相继而起,有人说狄青家里养的狗也长出了奇怪的角;更有甚者,声称在京师发大水时,见到狄青身穿黄衣坐在相国寺的大殿上,这无异于给狄青穿上了帝王象征的“皇袍”。这除了因为至和、嘉祐年间盛行谶纬巫术,主要还是基于政治上的不安,朝中大臣甚至包括当年相当赏识狄青的名臣韩琦,都担忧狄青有可能功高盖主,篡夺皇位。其实,这种担忧正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必然结果。
虽然,对种种关于狄青的传言,仁宗并非全信,群臣对狄青的攻击和猜测,仁宗也一直有所保留,但他毕竟不能无动于衷,因为这些终究都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终于,至和三年,性情文弱的仁宗又一次在极度的矛盾中,在朝野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做出了无奈的决定,罢免了狄青的枢密使一职,出任陈州知州。据说,狄青将行时,对旁人说:“我此行必死无疑,陈州有一种梨,叫青沙烂,今去此州狄青必烂死。”这表明,狄青似乎预感到了不祥之兆,也意识到陈州之行定然不会给自己带来平安。结果,与张贵妃的命运极为相似,第二年,狄青便暴病死于陈州,时年50岁。仁宗得知,悲痛万分,追赠中书令,并亲自题其碑曰“旌忠元勋”。狄青死后得到如此高的荣誉和礼遇,这是仁宗对一代名将的最后交代,更是他内心无限愧疚的流露。
范仲淹、狄青是仁宗时代众多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命运与仁宗时期的内忧外患紧密相连,作为文官、武将之杰出者,他们的结局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他们都为挽救大宋王朝做出过巨大努力,结局却都带有浓浓的悲剧色彩,这大概与仁宗的性格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仁宗坚守祖宗法度,千方百计地防范朋党,以致他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范仲淹的改革。作为一位性情文弱的帝王,在宋朝防制武人的基本国策下,对自己甚为器重的狄青,他似乎也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