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真宗赵恒 第四节 幕后的女人:温柔而强悍的刘太后
书名: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作者名:游彪本章字数:193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3
真宗先后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妻子潘氏是名将潘美第八个女儿,在真宗继位之前就去世了,后被追封为皇后。郭氏是真宗第二任妻子,真宗继位后封为皇后,景德三年去世。真宗第三位皇后,就是著名的刘皇后。真宗去世之后,刘皇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达11年之久。作为宋代八位摄政皇后之第一人,这位对北宋政局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皇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刘氏(一说本名刘娥)是四川成都人,生于开宝二年。刘氏出身贫寒,从小父亲就死了,跟随外祖母家的亲戚四处流浪,十几岁时就嫁给银匠龚美为妻。后来,龚美带着刘氏到京城做生意。龚美生意不好,走投无路,就想把刘氏卖掉。
真宗(当时还是襄王)的幕僚张旻见过刘氏后,觉得她聪慧貌美,想起真宗曾说起想纳一个四川女子做侍妾,于是张旻就安排两人见面。真宗见到刘氏后非常满意,便把她买了下来。刘氏颇得真宗的欢心,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其父太宗知道此事后大怒,勒令真宗把刘氏逐出襄王府。父命难违,但真宗实在舍不得刘氏,于是偷偷把刘氏寄养在张旻家。张旻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氏,自己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怀疑,甚至是杀身之祸。
真宗做了皇帝之后,仍然没有忘记刘氏,就把她接到了皇宫,疼爱依旧。刘氏在宫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中祥符五年已经升为德妃(正一品)。当时郭皇后已经去世,在后宫中,刘氏的地位最高,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
刘氏不仅温柔美丽,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家大事也颇具见识。真宗批阅文件,刘氏常陪伴左右。凡有疑难,刘氏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因而深得真宗信任。在郭皇后去世之后,真宗有意立刘氏为后,但他也知道刘氏的出身是最大的障碍。
真宗拿不定主意,就找参知政事赵安仁商量。因为刘氏的出身卑微,赵安仁反对立她为皇后。真宗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又找王钦若商量,并把赵安仁的意见告诉了他。王钦若对真宗说:“官家不如问问赵安仁,看他认为应该立谁为皇后。”改天,真宗问赵安仁该立何人为皇后,赵安仁建议:“德妃沈氏是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后人,可以做皇后。”真宗次日跟王钦若说明了赵安仁的意见,王钦若说:“官家不说,我也知道他会这样说,赵安仁过去曾经做过沈义伦的门客!”真宗觉得赵安仁徇私,就罢免了他的官,下决心立刘氏为后。但刘氏为人处事颇为谨慎。当真宗决定立她为后时,宰相王旦忽然请病假,刘氏担心王旦持反对意见,就劝说真宗推迟此事。后来王旦上疏表示同意立刘氏为后,这件事情才最终确定下来。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氏正式被册立为皇后。刘氏由银匠之妻成为一国的皇后,绝非单单因为美貌。此时的刘氏已经40多岁,早已过了花样年华,吸引真宗的是她的智慧、能力。精明能干的刘氏把后宫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朝政方面能给真宗以帮助,真宗十分信任这个陪伴他多年的枕边人,甚至有一点依赖她。当真宗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时,刘氏便顺理成章地帮丈夫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重要的军国大事。另外,刘氏的前夫龚美将自己的妻子卖给真宗之后,也留在真宗身边为其效力。真宗继位后,龚美改姓刘,与刘氏兄妹相称。由于刘氏的关系,龚美此后平步青云,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氏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真宗统治晚期,刘氏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其一举一动,对当时的政局,尤其是寇准、丁谓两派之间的斗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刘氏虽受真宗宠爱,自己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正巧,真宗看上了刘氏宫里的一个侍女李氏,受到真宗宠幸的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产下一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当时刘氏还没有被封为皇后,她可能认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孩子了,于是接受了李氏的这个孩子,由她和另外一个嫔妃杨氏共同抚养,严禁宫人向孩子说明真相。真宗很宠爱刘氏,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拥有子嗣,对刘氏能册立为皇后,以及真宗死后顺利垂帘听政具有重要的意义。聪明的刘氏十分明白儿子对她的重要性,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刘氏都充当了一个合格母亲的角色,细心地抚育皇子赵受益(即赵祯),母子感情十分融洽。这位皇子从小就叫刘氏“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一直认为刘氏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刘氏去世后,他才知道真相。
真宗先后有五个儿子,但都陆续夭折。赵受益的降生,使真宗中年得子。真宗自然喜出望外,向来十分疼爱他。等到赵受益年纪稍大一点,真宗就细心地为他挑选侍读,关注他的学业,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天禧二年中秋节,真宗正式下诏册立8岁的赵受益为皇太子,并改名为赵祯。
乾兴元年二月,真宗病情急剧恶化。弥留之际,真宗放心不下年幼的太子,丁谓等人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太子,真宗这才稍稍安心。二月二十日,真宗于延庆殿驾崩,享年55岁。太子赵祯继位。遗诏规定:尊刘皇后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之前代为处理军国大事。真宗时代结束之后,开始了长达11年的刘太后垂帘听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