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畹町战斗

书名:惠通桥之战作者名:余戈本章字数:4550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3

(1942年5月3日)

5月2日,贵概北方高地战斗结束后,日军松本部队(松本喜六大佐指挥的步兵第148联队,配属战车第14联队主力)又沿滇缅公路向我国门畹町突进,很快即超越我徒步败退部队之先头,因“日军系乘车运动、下车攻击,攻击成功又复乘车突进,致我军于战败之后收容转进均不容易”。旋即,军长张轸、师长刘伯龙等原可以乘车转进之将领,均成徒步状态;第66军直属队虽多乘车转进,但均已不能作战。

参谋团长林蔚判断:此时不但芒友通往八莫、密支那的公路已洞开,我中路联军主力之后方也将全被遮断(此时联军主力尚在曼德勒附近);而滇缅公路上畹町、遮放、芒市、龙陵一带物资山集,畹町国境线完全无兵守备,势将发生不堪忍受之损失。

当日,参谋团接到蒋介石5月1日电令:

1.第36师迅以汽车自祥云输送至畹町,归张军长(张轸)指挥;

2.腊戍东北方地区之第66军及马师(新29师)暨第5军之装甲兵团之一部,统归张军长指挥,应竭力阻止敌人,掩护畹町至八莫之交通;

3.以上各部队改隶昆明行营序列,暂归林团长(林蔚)就近指挥之。

经参谋团估算,第36师到达畹町之时间,最快须在5月5日或6日。而九谷、畹町附近之地形,唯畹町北侧高地(黑山门)可守,此高地内部有一隘路经过山腹,下临悬崖,是为滇缅公路入我国境内之第一要隘。如将此段公路加以破坏,亦可阻敌快速部队之进展,以待援兵之到达。但须有一部队占领该高地,方能掩护破路,而破路尤需工兵及炸药,而此时既无步兵部队,又无工兵炸药。

此时,适值第6军第93师补充团到达遮放。此前,因第93师第277团改编为刘观龙支队,军政部即将该补充团予以装备(时称装备团),令其开赴景栋,以补足第93师建制。林蔚遂令该团急开畹町。但该团团长廖亲必报告,该团装备不全,尚无迫击炮,且尽系未经训练之新兵,士兵尚多不懂射击要领。林蔚此时因无兵可用,不得已而用之,遂令参谋处长萧毅肃前往,于畹町北侧高地集合该团连长以上军官,就现地指示防御目的及配备要领。复虑该团武器不能抵御公路上敌战车、装甲车之突击,适第5军装甲兵团已撤至畹町、遮放间,林蔚遂令该团选出可用之战车一连及战车防御炮一连(炮4门)前往协防,其余仍继续后撤。此后,林蔚率参谋团由九谷撤至畹町北侧高地后方中缅运输总局仓库内,就近监督作战。以上处置完毕,约为5月2日13时。

萧毅肃在畹町北侧高地授予守备部队之任务,一为固守待援,二为掩护破路。其配备要领为:利用高地内之隘路及其两侧山险,以战车及战车防御炮在隘路内及其附近作梯次配备,阻敌车队攻击;以步兵占领两侧山险,作纵深配备,阻敌步兵攻击。如此,以步兵掩护战车、战车防御炮,以战车、战车防御炮掩护公路,为破路作业队争取到更多时间。如将隘路内之公路彻底崩坍一处,则防御目的即达成一半矣。此外,对九谷前方仍派出警戒部队,收容军长张轸等,并掩护畹町物资破坏人员点火。以上为第一处置。

第二处置为组织破路作业队。但此时既无工兵,而仓促间又不能征集民众。适军政部第2新兵补训总处处长郑坡率补充兵第3团(此原系奉命补充第5军者)到达遮放、芒市一带,林蔚遂令郑坡拨兵两连归工兵总指挥马崇六指挥,率赴畹町北侧高地隘路内连夜开始作业。之所以只派两连,因工作器具不敷使用之故。

21时许,军长张轸已退到畹町以北。林蔚遂令萧毅肃将畹町北侧高地防务交与张轸,同时请在遮放的后勤部部长俞飞鹏立即点火焚烧畹町遗留物资。俞飞鹏即安排宪兵一个排,携带几桶汽油乘卡车前往,沿路放火焚烧仓库。24时以后,萧毅肃回团向林蔚报告,畹町物资正在燃烧;九谷方面在24时尚未听到枪炮声,但判断敌我距离业已不远。马崇六在黑山门隘路内亲自督率破路,但路基为石质,路面为柏油,非常坚硬,因无炸药,其作业至为艰苦。截至半夜,仅掘开数尺宽、尺余深之浅沟数条,毫无障碍力。欲使崩坍一段,亦不能办到。

5月3日凌晨4时30分,日军松本部队(第148联队)车队先头已与我九谷警戒部队接触,该警戒部队向后撤退。至拂晓,日军即开始向我畹町北侧阵地攻击。日军对我隘路口炮击甚烈,日机亦助战。战至正午12时许,除拂晓以前不能目击者外,拂晓后遥望通过九谷之日军战车、装甲车、汽车等,共六七十辆。午后,日军坂口支队前锋第146联队第3大队亦开抵接替攻击,战斗愈加激烈,但其装甲部队始终未能突入我隘路内。此时,第5军装甲兵团以战车第2连参战,有大战车(苏式T-26)5辆、小战车(意式FIAT-3000B型或法式FT-17型)5辆,及战车防御炮一连(炮4门)。装甲兵团团长胡献群回忆道:

畹町以东,地形起伏,战车可以勉强活动。再东则为高山,公路曲折而上,左为峭壁,右为深谷,车不可以方轨,诚六韬所谓:车之死地也。然因步兵阵地纵深地配备于隘路一带,故战车亦不得不位置于隘路口,虽可以火力封锁山口,以阻止敌人之机械化部队,但运动极受限制,进退维艰。

战车位置于隘路口,两车在前,以火力封锁隘路;一辆居中,监视右侧河边,恐敌人间道迂回也;二辆对左侧通畹町之小道,兼可以掩护在前之三辆。至于小战车,则在大战车以后,凡有足为敌人接近之谷口,悉以火力遮断之;仍有一辆对后方监视。故就大体观之,战车之位置,已形成一强固之据点,惜毫不能发挥其运动之性能耳。

3日上午9时许,畹町附近前哨发现敌情,枪声渐起。

下午2时,有伤兵自山下来,谓敌人正向我畹町之谷口攻击,此时枪声较紧,但见我步兵纷纷后退,而敌人已到达谷口矣。我官兵知情况已迫,即将战车发动,亦待时机。未几,敌装甲车一辆,蠕蠕沿公路来犯。时喻营附绪辉在最前一辆,其射手欲射击之,喻营附止之曰:

“且慢,等他多来几辆再打。”

语未毕,果再来装甲车二辆,又有骑兵数十人,紧随之。于是我战车枪炮齐发,山谷震动,敌之装甲车当即(被)击毁,其后随之骑兵,尽死于弹雨之下,佥以为快。

敌知我隘路中有备,其攻击暂形沉寂。当此之时,我步兵在战车前任掩护者,尽已撤退。拟要求其重新占领阵地,其副团长屡试未果,良以未训练之新兵,掌握诚不易,情况紧急之时,坐见其溃散耳,是以战车已孤立于步兵线之前。

大抵战场上之沉寂,即酝酿新情况者也。(下午)6时许,战车左侧山顶发现敌人,喻营附率预备乘员十余人上山搜索,果与遭遇,竟击退之。

此前,参谋团因见破路不能成功,已提前对第5军装甲兵团下达命令,在万不得已时应将5辆大战车卸下枪炮,集中毁坏于隘路中极狭窄之处(隘路中有一段只容两车),以阻敌车队迅速通过。战车应在隘路中悬崖峭壁之处,每车以5米之间隔,车头分向路之左右主动破坏,如是庶可以形成纵深之障碍。

此处,再以日军视角展示其攻击畹町及突破北方黑山门要隘过程。日军第146联队第3大队第10中队指挥班长、军曹中原信夫撰述道:

(5月)3日下午,到达中缅国境上的畹町之后,即刻与第148联队交接了攻击部署。第3大队的攻击目标,是滇缅公路以及西北方一带高地上的中国军队阵地……第10中队从公路(畹町河桥梁)向右侧高地,在第12中队右翼展开,与左翼的第11中队并进,联队炮及大队炮进行攻击支援。由于中国军队阵地所在的高地坡度非常陡峭,日军攀登进展缓慢。期间,第1小队长永松日出男少尉因发烧无法指挥小队。中队长中村丰藏大尉令第2、第3小队向公路方向移动;由指挥班长(中原信夫)指挥第1小队一部及指挥班,与右翼第12中队(桥口小队)联系,向中国军队阵地突进。高地上的守军没有抵抗就逃走了,我们占领了阵地。高地一带还散乱地遗弃着守军的迫击炮、水冷式重机枪及弹药、防毒面具和其他很多装备,可见其撤退的时候很狼狈。我们还向着逃进草丛中的中国士兵射击,但是没有能够命中。

我们沿着山棱,一边搜索一边下山。中队长走到滇缅公路上,指挥其他小队在公路上的攻击行动。转弯处前方一百多米,出现了中国军队的坦克。后方的日军部队一片骚动,我也被吓了一跳,急忙躲到了路边的沟里。中国军队的坦克不断朝着转弯处射击。这时候,联队长(今冈宗四郎大佐)来到前方鼓舞士气。坦克被我们的速射炮压制住了。同时,在第10中队“肉攻班”(冈本春七兵长、石本悦太郎一等兵)以及第2小队的勇敢突击之下,坦克被炸断了履带。

——日军野炮第56联队第1大队第2中队小队长高村武人,也在其日记中记述了战车阻击的情形:“越过山顶之后,突然有5辆坦克开了过来。部队吃惊之余,用步兵的速射炮攻击,第一发炮弹把最前面的战车打得着了火。我很佩服。坦克兵把坦克堵在了路上之后逃走了(其中2辆掉落到了瑞丽江里,其余3辆后来被配置到了腊勐的上松林阵地附近)。”装甲兵团团长胡献群的记述为:“山顶之敌去而复来,我以寡敌众,不能支,退回战车阵地。将战车按规定之位置放妥,除留第一辆车之武器继续战斗外,其余各车之武器与观测镜,一律拆卸。继而四面山顶之敌渐多,时向我战车投手榴弹,而我步兵撤退殆尽,势再不能久待,遂遵命实行将战车破坏。我官兵与战车共患难五年,爱之若命,当灌油爆炸之际,皆失声而痛哭,或逡巡而不能舍去,惨痛无似。”

中原信夫其后记述如下:

在这里,第10中队接到了“作为尖兵,衔命极力追击,占领前进道路上的桥梁”的任务。考虑到此任务的重要性,联队本部附高宫大尉和安岛大尉二人前来第10中队,协助中队长中村丰藏大尉指挥战斗。尖兵把背囊留在了原地,轻装向着戛中疾进。太阳已经下山,四周陷入黑暗之中。中国军队的车辆开着灯前进。为了阻止日军机动部队的追击,中国军队连路上的小桥都要烧毁。日军尖兵猛然跳入火中将其扑灭。中国军队在至戛中村落公路右侧的高地上,用迫击炮和重机枪向路上集中射击抵抗。平野第3小队强袭中国军队阵地左翼,山口第2小队突入了村落内。中队长、指挥班、第1小队沿公路攻击(中央突破)。双方陷入了混战。第2小队第2分队长川口诚一(伍长)战死。接着,第2小队第4分队长崛田末松(伍长)及同分队的森德之助(一等兵),从中国军队军官手中夺取了“中华民国第九十六师补充兵团”团旗。这一战果,令中队士气大振。

中队在村落西侧掌握了各小队之后,稍事休息。后方部队为每人提供了一袋饼干。自攻击畹町开始,我们全力以赴,12个小时战斗过程中我们都没有吃任何东西,仅靠路边的泥水润润喉咙。现在,为了占领遮放的桥梁,日军以更快的步伐继续前进,要在5月4日拂晓前以奇袭占领这座桥梁,并且尽全力守住。

当晚,俞飞鹏下令焚烧遮放、芒市一带物资仓库,一时公路沿线浓烟烈焰滚滚,直上云霄。

24时,军长张轸以电话向参谋团报告当日战况:“畹町阵地一部敌人从左翼包围,渐次逼近,装备团士兵感受威胁,自由离开阵地,官长脱离掌握。我战车已烧毁2辆,现将5辆联结一气,堵塞隘路。”

对此,林蔚事后评价说:“敌对畹町攻击,其装甲部队被我战车制压,未能活动,仅有一大队以下之步兵及少数骑兵进犯而已。倘我步兵团力量坚强,则支持二三日便可稳定。惜该团全系新兵,且未经射击教育,至弃良好阵地与机会。”关于毁坏战车阻塞公路的处置,“虽牺牲战车5辆,但其所保全者则不可以数计。盖遮放、芒市、龙陵迄惠通桥一带,我正有大小车数千辆(事后据各方估计不下四五千辆),满载抢救人员(华侨最多)物资向后运送,陷于非常拥挤之状态。而畹町至龙陵计程123公里,敌车队速度以每小时15公里计算,在无抵抗之状态下,最迟于4日9时可以冲至龙陵;但事实上敌车队先头于4日18时始达龙陵附近,共迟延9小时。在此9小时中,不但我人员物资保全不少,而惠通桥之爆炸准备得以完成,其价值尤不可以数字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