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与科举、学校
书名: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作者名:余蔚本章字数:148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2
文治与武功对举,它本着文官治国、儒术治国的原则,以发达的文官系统,追求以非暴力的手段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文官历来都有,但文武分途是否清晰以及是否具有排外性,文武相对地位如何,历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宋代文官地位之高、文官系统之成熟,在历代可算首屈一指。
文官系统之发展成熟,直接表现就是文官占据了官僚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民政系统中的主要职位。其在官员总数中的比例也超过前代。在这套系统趋向成熟的同时,文官系统表现出相当强的封闭性。在中央,省、部长官,已不再有武官的空间;地方州、县官员,从长官到佐贰官,都以文官为主,仅沿边地区军务为先,尚给武将留了些余地。朝廷维持文官的强势,原因之一在于武将的不可靠,再则,对于烦琐的民政管理来说,文人显然更能胜任。
武人很难进入三省—州县的文官体系,而文人则侵入武人的领域。中央之枢密院,迅速为文官所据,军令部门转归文官掌握,仅文人无法熟悉的军政,仍归武人。地方上以文官知州、县事,兼本州、本县兵甲事,各路经略安抚使也以文官为之。统合全国来看,武人大体脱离了各种政策之决策——包括军事决策,仅负责执行而已。由这种分工来看,文官地位明显较武人为高。宋廷在武装力量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都绝不少,不可谓“轻武”,但其以文官来压制武人的地位,确可称为“抑武”。
文官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它有一个复杂的官僚制度作为基础,但若没有数以万计的文官去填充,它还是无法存在的。前代文官的来源复杂,主要有荐举、恩荫、吏员升陟等,至唐代又以常规的科举考试来选拔精英文士。正如钱穆所说,宋的制度,基本袭自前代,几乎未有创新者。然而,宋的长处正在于,前代曾有的制度被择善而从且能加以完善,科举制就是在宋代臻于巅峰状态的。
在太祖时期,科举仍如五代时,每岁科考,取进士数人至十余人不等,偶或取诸科之士数十或百余。至太宗朝,科考改为间歇性举行,通常两至三年一科考,平摊到每年,约取进士百人,诸科二百余人,顿时填补了中低级文官的大量空缺,也鼓励了真宗创下一次取进士、诸科一千五百余人的记录。表面看,较之以前,太宗取士仅是在数量上发生变化,但后人一致认为,此举直接促成了太宗至真宗朝全国文风大盛、社会阶层流动顺畅,并使精英人物迅速向朝廷靠拢的局面。在政府这一面,不仅可通过稳定的渠道网罗管理人才,用太宗的话来说,就是“田野无遗逸”“朝廷多君子”,而且使“文治”压过“武功”的基调得以确立。科举制之全面推进,太宗确有开创之功。
在科举兴盛之时,学校蓬勃发展起来。真宗朝,个别私学已有较大规模和影响,于地方文化与科举贡献甚巨,并推动了官学的创立与普及。如大中祥符年间,应天府民曹诚于名儒戚同文旧居造屋一百五十间,聚书千卷,招徒讲习,得真宗嘉许,改立为官学。仁宗即位之初,诏“藩辅”皆置学。“藩辅”者,京师近地及府、节度州,如此,则官学先普及于中心地区。至庆历四年,诏各州、军、监置学,又许县立学,官学遂遍置于全境所有统县政区,且县学亦于发达地区逐次建立。徽宗崇宁元年,规定全境各县立小学,且以小学—州学—太学的次序升补,升入太学后,得有一定比例优秀学生直接授官,此制部分代替了科举之制。至崇宁三年,徽宗下诏废除科举取士,一律通过学校升贡来命官。宣和三年,又诏复科举。徽宗的改革,力度实在是很大,当时文官系统遇到了什么问题以至于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实难以猜估。但科举恢复以后,官学教育的成果也保留了下来。一直向下延伸到基层政区的官学,此后与科举制紧密配合,构成一套成熟的文官培育机器,吸引为数日众的士子投身于儒业,为宋代三百年的“文治”提供了充足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