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成都府文庙庄严宏固

成都府文庙庄严宏固

书名:文翁传作者名:朱泽荪等本章字数:2144更新时间:2024-05-28 14:54:35

文翁石室周公礼殿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祭祀古圣先贤。唐代周公礼殿改为文宣王殿之后,祭孔便是该殿的主要任务。不仅成都府学师生四时祭祀,凡到成都主政的官员,下车伊始也要到文翁石室祭祀孔子,若见文庙毁坏便立即修葺或重建,几成定例。

宋“淳熙二年六月,敷文阁待制范公自桂林移镇全蜀,始至,谒先圣,率诸生谒拜于庭下”。宋末,战火肆虐,成都府文庙大成殿被毁,元代重建,其图像唯余孔子及其弟子。

至明万历年间,曹楼为西川督学,到达成都的第二天,拜谒先师,周视学舍,见其圮坏湫尘,倾欹支柱,“非所以妥圣贤而崇文教”,故“欲新之”。适郡守耿侯初至,意见与曹楼相合,于是“请得外府金五百,粟千石,勤里旅三月而落成”。崇祯十七年,战乱中,一把火又将石室讲堂、礼殿画壁化为灰烬。往日书声琅琅之府学,满眼荆棘,遍地篙莱,成为狐兔之所藏,豺狼之所穴。

清顺治十八年,四川巡抚佟凤彩到成都的第三天便去文翁石室拜谒先师孔子庙,见文庙及学宫已成废墟,乃于石室故址重建府学,“计建大成殿一,启圣宫一,大成、灵星门各一,明伦堂、敬一亭各一,暨两庑左右学舍及大门石室启坊表”等。这是清代数次修葺成都府文庙,规模较大的两次中的第一次。

光绪三十四年,四川总督锡良重建成都府文庙,这便是清代成都府文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修葺。“黄瓦朱髹,整洁严肃,省庙之冠矣。”凡清代成都人都知道,锡良重建之成都府文庙是四川省最大、最庄严亮丽的文庙。

成都府文庙在成都府学与锦江书院东侧,坐北朝南,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均衡对称,规模宏大而气势雄伟。其最南边的建筑是“万仞宫墙”,墙体高大厚实,黄色琉璃瓦顶,墙面呈土红色,巍然耸立于文庙前街北侧,把笔直的文庙前街挤成为“几”字形。“万仞宫墙”出自孔子学生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这是用宫墙之高万仞来譬喻孔子的学问和思想。

宫墙北面之东西两侧,两座高大的门房遥相呼应。黄色琉璃瓦下,两扇大木门上,分别挂有木匾,左书“贤关”,取进途门径之义;右书“圣域”,意为圣人所居之境。门外各有“下马碑”一座,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

“万仞宫墙”往北,与之相对的是“棂星门”。灵星,即天田星。古代皇帝祭天,先祭灵星。孔庙里设棂星门表示祭礼孔子如同祭天。另外,神话传说中,灵星又是天上之文星。所以设棂星门,有“得人才”之义。因为此门如窗棂,故改“灵”为“棂”。“棂星门”与“万仞宫墙”“贤关”“圣域”之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长方形,比一个篮球场略大。

举步走上七个台阶,便北入棂星门。前方约三十米处有“泮池”一方。泮,春秋时期鲁国之水名,作宫之上,故称泮宫。泮宫,即学宫。泮宫东南方有池,形如半璧,故称泮池。明清两代,州县考试,新生须入宫拜谒孔子,因此入学又称为“入泮”。

与棂星门有三道门相对应,泮池之上的石拱桥也有三座。庄重美丽的石制桥栏倒映入碧水,让人心旷神怡。泮池两边以松柏为林,树高数丈,傍晚百鸦归巢,“呱呱”的叫声不绝于耳。

文庙的南北中轴线从泮池之上中间那一座石桥的中央穿过,北行入戟门。戟门,唐制,官、阶、勋俱三品得立戟门,意即圣人之门。戟门又称大成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从戟门入,眼前为一个开阔的坝子,翠柏成林,郁郁葱葱。戟门内侧之左右,矗立着数座石碑,高约一丈有五,用汉文和满文竖刻着治蜀官员们的“文治武功”。柏树林之两侧,有西庑与东庑,各有房屋三间,祀孔子弟子及汉、唐、宋、明、清诸儒学大师。

戟门的正北面有大道直通成都府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唐代称大成殿为文宣王殿,后因宋徽宗赵佶尊崇孔子“集先圣先贤之大成”而更名为大成殿。大成殿前正中,置铸铁鼎一尊,高可齐肩。鼎后有宽阔的石梯三座,每座皆为七级。拜台分为两层,中央的那一座石梯可以登上第二层拜台。每一层拜台的东、南、西三边有石栏,形状与故宫太和殿外的石栏相似,但不是汉白玉的。拜台青石铺地,有一个排球场大。

大成殿是祭祀的主殿,大多采用抬梁斗拱,基势崇大,栋宇雄奥,岌岌煌煌,光明俊朗。大成殿南侧矗立着六根巨大的圆木柱,把大成殿正面分为五楹,左右共四楹,各有六扇可转动的雕花木门。中央一楹只有五扇门,但中间三扇雕花木门略大。门上有四字匾额一方。大屋顶,巨大的屋坡上黄色琉璃瓦熠熠闪光,耀人眼目。屋脊由五色琉璃砖砌成,其上似有两条飞龙昂头翘尾对着中央的宝鼎。构成宝鼎的六个黄色琉璃瓶,下大上小,直指苍穹。从总体上看,大成殿似有汉代周公礼殿之气韵,“规摹嵽嵲东鲁似,气象缥缈西岷敌”。

大成殿后面是后山,山不算高,约与大成殿的屋檐齐平,攀登而上,可眺望墙外文庙后街之市井风情。

既为文庙,必然在其中举行祭祀典礼。宋人韩绛有诗云,“银袍冉冉朝先圣,玉树森森识众英”,写的便是成都文庙祭孔的情景。清代四川按察使顾光旭在《讲堂》诗里有“授受升讲堂,俎豆崇礼殿”两句,也告诉人们,清代这里有过祭祀孔子的活动。祭孔活动往往由行政长官带头顶礼膜拜,耗费巨大。1914年政治会议决议祀孔,于是成都府文庙大成殿前续演祭孔典礼,佾舞生由文翁石室学生担任。1928年通令各省地方废止祀孔旧礼。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有人在成都府文庙里杀牛祭孔,只是仪式较简单,没有再叫文翁石室的学生充当佾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