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赈灾抢险 情同手足(1)

赈灾抢险 情同手足(1)

书名:文翁传作者名:朱泽荪等本章字数:1674更新时间:2024-05-28 14:54:05

西汉时期,郡守的权力不小。著名学者钱穆在其《黄帝·秦汉史》中说:

汉之地方官,最要者为太守……常得召见,或赐玺书。朝廷于太守极尊礼,太守禄位略当九卿。汉廷宰相,变往往历试郡事……而太守在郡,亦得自申其意为治。得自辟掾属,一也。得专莅政事,二也。得主理财政,三也。得绾军权,四也。……则当时郡太守得专行其事,教化一方也。

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全国行政机构分为朝廷、郡、县三级,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政权、财权、人权、军权,集于郡守一人之手。郡守实权在握,郡守的地位与朝廷中的高官“九卿”几乎平等,郡太守可以被选拔到朝廷做“九卿”,甚至可以进一步升任“三公”之职。

在这么重要的职位之上,文翁不可能不用心,不可能不忙碌。他把书童放出去,每天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转悠。哪里居住官宦,哪里聚居贫民;哪里是粮食市场,哪里买卖骡马;物价稳定与否,街谈巷议是些什么,每天晚上和书童“摆龙门阵”。文翁则在郡府中运筹与周旋。初时,召见仓曹掾史与金曹掾史,了解粮食收成与储藏情况,以及货币、赋税、盐铁事务,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接着便是犒劳军队。文翁带着粮食和猪羊,大张旗鼓地到军营去慰劳将士,和都尉、兵曹掾史、尉曹掾史等饮宴甚欢。进入腊月了,又与学官掾史谈论教化事务,要求他“教民读书法令”。

有一天,书童回来告诉文翁,北门上来了不少灾民,还有增多的趋势。

“灾民!”文翁立刻抓住了关键词,心里为之一紧。

他记得,《春秋左氏传》中,楚武王伐随,季梁制止随军追击楚师时曾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这就是说,人民是神灵的主人,因此,圣明的君主首先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然后才努力去敬神。一部《春秋》,从头到尾,不论是战争还是政事,反复地讲“成民”“勤民”“防民”“保民”“亲民”,等等。可以说,民本思想便是《春秋》的灵魂所在。从来没有一个地方,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而又政治修明、百业兴旺的。文翁知道一定是出事了,连忙赶到北门去。

北门城门洞里,以及城门内外的城墙根或者空地上,或躺或坐,或蹲或站,三三两两地聚集着灾民;城外的大道上,还有灾民陆陆续续、一步一捱地往这边走来。他们扶老携幼,衣衫单薄,面有菜色,目光呆滞,哭声和呼叫声不绝于耳。城边街的住户,有给一碗锅巴饭的,有给一两个饭团子的,灾民双手接着,无不用手抓了狼吞虎咽地吃。有一个老太婆孤苦伶仃地瘫坐在地上,头发煞白,面如核桃壳,全身抖得如筛糠一样。

文翁见了心里难过,正欲解衣送暖,不料书童抢先一步,脱下自己的夹衣披在老人身上。文翁问他们为什么逃到这儿。有的说湔江断流了,地里颗粒无收;有的说湔江的水漫出来了,庄稼全都涝死在地里……

文翁明白,这是江河断流,上涝下旱。他果断地把主管民政的户曹掾史请来,令他组织人手,就在北门内的空地上,埋锅起灶,施粥赈灾,每人每天一碗。然后,文翁又去找主管水利的官员,查问事情的缘由。水曹掾史说,事情出在繁县。数月前繁县关口皂角岩垮塌,截断了湔江,繁县县令曾经向前任郡守报告;前任郡守即将离任,无心政事,便令县令自行赈救。文翁听了没有埋怨,没有迟疑,带上水曹掾史和都水尉,连夜赶往成都以北的繁县。

繁县城内灾民更多,县令也在忙着赈灾。他报告说,皂角岩垮塌后,形成了十分庞大的堰塞体,而且边挖边塌,至今令人束手无策。

第二天上午,文翁一行来到关口。关口是湔江的出山口,以下便是浅浅的丘陵和辽阔的平原。然而这个出山口被两座大山卡住,河道狭窄。不知是什么原因,西南岸高峻的皂角岩竟然坍塌,整体倒向湔江。碎裂的岩块或大如房屋,或小如桌凳,把河床填得严严实实。数十民工挖了两个月,仍然成效不大,以致湔江断流至今。

文翁思索片刻,当机立断,命令县令派人去把灾民之中能干活儿的叫回来,开挖堰塞体;分一部分赈灾粮出来,当作他们的工钱,每天发粮若干。能干活儿的不回来,便不施粥。

县令说,岩石硬,挖不动。文翁让县令学习李冰开离堆的办法,用火烧,烧了以后浇冷水,然后再用铁锤砸。

安排完抢险事务之后,文翁命令水曹掾史留下来指导施工,带着都水尉回到成都,督导赈灾和劝返青壮年灾民,一并处理各项郡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