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雁门文氏

雁门文氏

书名:文翁传作者名:朱泽荪等本章字数:2904更新时间:2024-05-28 14:53:59

文翁生于忧患,长于风雨之中。少年时候耕读于鹊尾溪畔,备尝艰辛,却不坠青云之志,投斧挂树,被人称为励志力学的楷模之一。青年时代游学长安,精通《春秋》,得风气于先,是学有所成的儒家学者和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回到家乡之后,历经政治风雨,在汉初郡县制度改革的基层历练多年,终于经过两次察举,脱颖而出,成为汉王朝大后方、手握重权的蜀郡太守。

当今文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南、安徽、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市区,形成了桂粤赣、川渝湘两块文姓聚集地区。

文姓的起源有十余种,主要源自姬姓、姚姓、敬姓、姜姓、妫姓。

文翁所在之文氏宗族的文姓源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

据《史记》记载,有一天,周成王与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成王把一张桐树叶削成圭的形状送给叔虞,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赐你。”摄政王周公旦听说这件事之后,请求选择一个吉日封叔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和弟弟开玩笑呢!”周公旦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史官就应如实记载下来,按礼节完成它,并奏乐章歌咏它。”于是周成王便把“唐”这个地方作为封地赐给了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所以叔虞又被称为唐叔虞。唐后来更名为晋。这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

唐叔虞姓姬,字子于,与周成王同是姬昌的孙子、姬发的儿子。姬昌死了之后,姬发继位,掌理国事,赠给父亲一个谥号叫“文”,后人便称姬昌为周文王。在姬昌的八代孙即唐叔虞的六代孙中,有一个名叫姬祈的人,受封的采邑为雁门。

雁门在晋北,地域广大。雁门山是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成为南北之间的屏障。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

雁门山绝顶置关,谓之雁门关。其东西两面山崖峭拔,中有古道相通,盘旋崎岖达六十余里。关道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接晋中重镇太原,并可转达中原腹地;为中原汉民族北上和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之咽喉要道,战时为军队戍守之关卡,平日即为商家营输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

姬祈到达雁门之后,决心在此战略要地创建一番事业,于是毅然改用先祖姬昌的谥号“文”为自己的姓氏,自称文祈,以此明志。自此,雁门文姓发端,文祈成为雁门文氏的得姓始祖。

据传,文祈的第十八代孙中,有一个人叫文种,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的谋臣。他总结商、周以来的征伐经验,提出了伐吴九术,与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书信劝文种离开越王,称越王“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享乐”。文种以国家为念,不顾自身安危,留在越国为丞相。后勾践听信谗言,赐剑命文种自杀。周敬王四十一年,文种自刎而死。

文种死后,部分子女向北逃跑,先去齐地,后继续向北,有的回到雁门,开枝散叶。

战国时期,雁门在赵国的疆域之内,成为中原和北方游牧势力斗争的前沿。赵武灵王为加强边防,于周赧王八年下令赵军“胡服骑射”,即令将军和士兵脱下汉人传统的宽袖长袍,改穿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窄袖短装,足穿皮靴,头戴羽冠,并且抛弃貌似强大的战车,像游牧民族一样骑马射箭。于是,赵军战斗力大增,在林胡、楼烦等地大败入侵的匈奴军队,设立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之后,李牧奉命常驻雁门。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兵强马壮的赵兵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北方匈奴成为秦国最大的军事威胁,于是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修筑了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南下。

降至汉代,亦设雁门郡,治善无,雁门郡下辖善无、沃阳、中陵、阴馆、楼烦、武州、剧阳、崞、平城、马邑、疆阴等县。

汉高祖五年,刘邦以防御匈奴为名,迁韩王信的封地至太原郡。韩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刘邦致书责备。韩信担心被刘邦诛杀,以马邑之地请降匈奴。汉高祖七年冬,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匈奴,镇压韩信叛乱。先于铜鞮首战告捷,再于晋阳、离石、楼烦一带,多次击败韩信、匈奴军队。在汉军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之下,刘邦不听劝阻,轻敌冒进,率轻骑追至平城白登山,陷入了匈奴冒顿单于用四十万大军设下的包围圈。从白登山上看下去,四面八方都有匈奴骑兵,西面是清一色的白马,东面是清一色青马,北面是清一色黑马,南面又是清一色的红马。匈奴骑兵企图冲散汉军,汉军拼死突围,几经激战,双方损失惨重。此时正值寒冬,天降大雪,汉军饥寒交迫,又与主力断了联系,形势危急。就在汉军被围困的第六天深夜,刘邦用陈平之计,重金贿赂冒顿的阏氏。冒顿担心受到汉军两面夹击,于次日夜,在大雾之中打开了包围圈的一个角落。汉军箭上弦、刀出鞘,悄然逃出,脱险而去。

在这场战争中,雁北民众几乎全部参与其中。有的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有的救护伤员,有的运送粮草。其中,一位文姓中年人亦被征发为汉军服务。匈奴兵马退去之后,在族人的帮助下,这位文姓中年人被介绍到县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当了管事,其实就是让他教这家人的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识字、读书和记账。于是,这位管事在县城北门外一座文姓人口占多数的村庄居住下来,并把十五岁的儿子改名为“必达”,期望儿子凡事坚持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转瞬便是八年,文必达成家了,高个子,红脸膛,俨然一个血气方刚的燕赵男儿。母亲病故,他怕父亲去城里时寂寞,从漠北买回一匹半大的白马。父亲心中满意,叫他给马儿取一个名字。他记得《诗经》有云:“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其中的“骓”不就是“苍白杂毛”的马儿吗?于是这匹马便被叫作了“骓风”。

据传,大约是汉高后元年,文必达一家“双喜临门”。年初,文必达的第二个儿子出生,这是第一喜。秋天,粮食丰收了,黍谷高粱,多收了一二石,这是第二喜。这时候老先生教孩子的地方,早已成为文氏家学。农忙时停了学馆,老先生在家里帮忙。

此时庄稼已经收回场屋,老父亲牵着高大的骓风向学馆走去,心中十分舒坦。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就在那一天正午,北方烟尘大起。

“匈奴人来啦!”

“匈奴人抢粮食来啦!”

还没有等大伙儿把粮食藏起来,匈奴骑兵已经行至目力可及之处。文必达只好带着妻儿远远地躲避到山冈之后。匈奴人袭扰,多年来本是常有的事儿,但这一次来的人特别多,又是骑兵又是步兵,还带着大车。午后,城破,城内四五处冒起滚滚浓烟。

两天两夜之后,匈奴骑兵退去。文必达带着妻儿回到家里,可哪里还有家啊。粮食几乎被抢光,眼看就要来临的严冬怎么过!接着有消息传来,文老先生在城里出了事。文必达赶到学馆,工役说老先生正在讲书,骓风长嘶不已。他急忙散学,把弟子们一起轰走。弟子们走远了,老人正欲上马,匈奴骑兵扑过来,一刀把老先生砍于马下,骓风也被强行虏掠而去。

文必达把父亲葬于山冈之上。一家人长跪在墓前。妻子右手抱着小儿子,左手牵着大儿子,哭泣不止。文必达目眦欲裂,脸上血迹斑斑,却没有一滴泪,没有一句话。许久之后,文必达站起来了,他提起一根棍子,欲北去为父报仇。但是,儿子的叫声令他不能不站住,眼泪便不由自主地从眼眶里涌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