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引言

书名:文翁传作者名:朱泽荪等本章字数:3002更新时间:2024-05-28 14:53:58

两千多年前,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奋而崛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并天下,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谁知,仅仅十余年之后,秦王朝便在农民战争中土崩瓦解。楚汉相争,汉军由弱变强,垓下一战,刘邦夺得天下。历史纷繁复杂。秦、汉为什么能够统一中国,原因众说不一。但是,有一件历史事实不能忽视。那就是不论秦还是汉,在统一中国前便拥有了巴蜀地区。

巴蜀大地是怎样帮助秦、汉的统治者成就帝王之业的呢?

这是一段十分精彩的历史大戏,值得追述与分享。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4世纪,秦惠文王时,秦国凭借着变法得来的雄厚财力,不断对外扩张,胜魏败楚,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然而关东六国仍然以楚怀王为首,合纵拒秦。在这种形势下,秦国应该怎么办?

秦国大夫张仪认为,秦国与韩国毗邻,韩国弱小,因此应该先灭韩,然后消灭周王室,帝业指日可成。

另有人主张,擒贼先擒王,先攻打地域广大的楚国。

然而,大将司马错却说:“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原来,秦国南临富庶而有“劲卒”的蜀国和巴国。蜀王开明十二世封于葭萌的弟弟苴侯,明知哥哥与巴王有仇,却偷偷跑去与巴国结交。蜀王生气,兴师问罪。苴侯抵挡不住,竟然逃往巴国。于是蜀王震怒,调集兵马准备讨伐巴王。巴国与秦国交好,危险将至,便向秦王求救,以为秦兵一动,便可解燃眉之急。不料,这竟成为秦国兼并天下的天赐良机。

于是,周慎王五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等率领大军从石牛道伐蜀。蜀人不堪一击,蜀王在逃命途中为秦军所害。蜀国灭亡之后,秦军又迅速灭亡了引狼入室的巴国,占领了四川盆地的核心区域。

随即,秦惠文王在古蜀大地设立巴郡和蜀郡,派遣张若担任蜀郡守,兴建成都、郫、临邛等三座城垣,驻扎军队,建立管理机构,形成政治统治的中心区域;“移秦民万家实之”,作为统治蜀地的基本依靠力量。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改造古蜀地,在古蜀大地强制推行秦制,包括土地私有制、赋役、田租、户籍制、统一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等;又积极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和冶炼技术带到蜀地,根据成都平原的气候特点规定除草整地、兴修水利的时限,以增强蜀郡经济实力。

经过数年苦心经营,周赧王七年,司马错率领巴蜀士卒十万之众,大船舶上万艘,装载大米六百万斛,沿岷江顺流而下进入长江,向东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商於之地,设为秦国的黔中郡。这次战役秦国获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利。由此可见,秦国占据岷江航道之后,对楚国西部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但是,司马错率领的十万蜀兵,并未能深入楚国。究其原因,粮草不继可能是问题之一。训练士卒、征集军粮以及军需物资,主要在蜀郡中心成都进行;而造船和起运,全在岷江上游的汶山。两者陆路相距一百余里,装卸麻烦,耗费时日。因此,改造岷江航道,使之经过成都,便成为秦人的迫切需要。李冰为蜀郡守之后,当然要继续执行秦国的国家战略。因而开成都“二江”、改造岷江航道工程,就有了战备性质。《史记·河渠书》称,包括都江堰在内的一些河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其中“有余”二字,便充分显示出修建都江堰最初的核心意图并不在灌溉。

然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益却多在灌溉。都江堰开凿的“二江”运河,把水引到了成都附近之后,老百姓便纷纷挖渠把水导向田间。于是灌溉沟渠广布成网,土地不断被开垦为农田,良性循环形成,生产力大解放,成都平原中心地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时无荒年、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由此,蜀地为秦国兼并关东诸国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秦灭蜀之后,大批秦官、秦人随秦军拥入蜀地,大量六国豪杰以及中原民众被秦强行迁徙至巴蜀地区,这就出现了蜀人与关中秦人、山东民众错落杂居的局面。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碰撞、渗透和融合,蜀地民风渐渐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例如,“勇于公战”的秦人与勇于私斗的山东侠士相继入蜀,便在蜀地形成一股强悍勇武的氛围,蜀人效法,顽强机敏的蜀地民风有所增强。另外,从商鞅变法起,在严厉的法治环境中,秦人养成了事事决于法令文句、少仁恩、言辞刻薄的文刻之风。司马错灭蜀以后,张若强力推行秦人的一整套法治政策,蜀人无力抵抗,为了生存,只好跟着秦人“务实”与文刻。文刻之风看似让人生厌,却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秦国建立稳定的后方;顽强机智的蜀民,则自然而然地成为秦国逐鹿中原所需的优秀的人力资源。

秦统治蜀地一百余年。公元前206年,在农民战争中秦朝灭亡。次年,刘邦被封为汉王,王汉中郡、蜀郡和巴郡。萧何对刘邦说:“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果然,刘邦到达汉中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一批又一批从巴蜀招募来的士卒翻山越岭赶到汉中,汉军迅速扩充,军力大大增强。刘邦与项羽争霸战争展开后,一支英勇善战的巴蜀部队活跃在战场上。这支部队是刘邦委托阆中人范目组建的。范目招募七姓賨人的子弟组成军队,为刘邦平定关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楚汉战争持续五年之久,不仅巴蜀地区的精壮劳力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入汉军之中,而且汉军粮食供给也主要依赖蜀郡和巴郡。几乎汉军打到哪里,巴蜀的粮食和物资就输送到哪里。《华阳国志·蜀志》载,丞相萧何“发蜀、汉米万船,南给助军粮”。又据《汉书》载,萧何通过转漕关中,把蜀米输送到前方。刘邦占领关中后,关中发生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刘邦下诏,令民“就食蜀、汉”,把大量灾民送往巴、蜀和汉中,以解燃眉之急。

刘邦登上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之后,随即下了一道诏令:“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诏令的意思是:跟从刘邦到蜀郡、汉中郡、关中地区的士卒,全部终身免除赋税和徭役。刘邦明白巴、蜀、汉中对于刘氏王朝的重要性,从登基之日起,就把这三郡作为皇家自有之地,直接由朝廷掌控,不允许藩王插足。此后,在汉王朝历代君主眼里,巴、蜀、汉中三郡都是关系着刘氏天下兴衰的大汉皇室的根基之地。

从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可以看出,在秦、汉统一国家的战争中,巴蜀地区是他们可靠的后方基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援。大汉王朝建立之后,对蜀地的期望值仍然很高。

汉兴五十年之后,经过“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文帝、景帝时候,移风易俗,建立一个疆域、文化、制度等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大一统”思想呼之欲出。同时,汉王朝与北方匈奴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已成不可避免之势,蜀地仍然是战略大后方;对西南方少数民族的怀柔与平定,蜀地则处于第一线。毫无疑问,大汉朝廷希望蜀地能够在建立“大一统”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再立新功。

然而,此时的蜀地,虽然成都平原中心地区犹如“绿海”,肥沃而富庶,但是都江堰建成已逾百年,灌区却未能得到大面积拓展,农业发展实际处于停滞状态。而且蜀地“俗好文刻”,“僻陋有蛮夷风”,“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差距明显,仁爱、教化、诱进之责,任重而道远。蜀地此刻需要一位精明强悍而又仁爱、好教化的郡守,不仅要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多产粮食,更要注重文教,培育人才,以备国家不时之需。

让人意外的是,在这样重要的时刻,蜀郡守出现了空缺。

谁能担当重任,临阵受命,出任蜀郡守呢?

汉室选择了文党。

历史记下了文翁。

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舒县人,正是本书所要为之立传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