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一章 传承·谁爱这不息的变幻(5)

第一章 传承·谁爱这不息的变幻(5)

书名:刹那芳华,念念不忘:林徽因传作者名:朱云乔本章字数:1846更新时间:2024-05-25 17:38:08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第一次见面,是林长民和梁启超精心安排好的。

作为中国近代知名的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梁启超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理念,因此,“一门九子,个个成材”。梁思成作为梁家的长子,备受父母的重视和喜爱。

梁启超和林长民既是同僚,又是好友,所以都产生了将两家联为亲家的意愿。对于子女的婚姻,两人观点一致,即先仔细观察一个人的品行,再将这个人介绍给自家儿女,至于最终是否能结婚,全靠缘分。

对于林徽因,梁启超非常满意。她是挚友的长女,自小饱读诗书,对中国经典文化的领悟能力极强。更为重要的是,林徽因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点,还接受了西方新式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品性纯良,又有开阔的眼界和思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女子。

梁启超嘱咐梁思成换上丝绸长袍,整理仪容,随他一道拜访林长民。虽然父亲没有明说去做什么,但是梁思成也猜出了七八分。

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在景山后街的林府,梁思成见到了林徽因。在推开院门之前,梁思成心里是有些芥蒂与抗拒的。他以为,这会是一次极其尴尬与无聊的见面,觉得林家长女可能是一位含羞待放、面露赧色的小家碧玉,抑或是言听计从、低眉顺目的柔弱女子。总之,他完全没想到打开这扇门后,竟然遇见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

少女林徽因手捧一本诗集,坐在花木扶疏的院子里,正聚精会神地将书翻到下一页,间或吟诵一小段,低声呢喃,完全没有注意到已经站在她面前的客人。

梁思成被这粉雕玉琢的容颜、唇边的酒窝、眉眼间的柔美与诗意折服了。从此,这一颦一笑深深印在了他的心中。

随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客气地打了招呼。两个人都受过新式的西化教育,且年龄、家庭背景相仿,很快就畅快地聊起来。此时梁思成就读于清华学堂留美八年制预备班,在学校是一个活跃分子,喜欢音乐剧,喜欢足球,各种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梁思成与林徽因畅谈学校里的新鲜事,聊音乐,读诗歌,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1920年,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前往欧洲,完成为期一年半的访问考察。林长民在接到任务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女林徽因。

林长民建议林徽因暂时中断在培华中学的学业,与他一同前往欧洲。能够在十几岁的年龄游历欧洲,汲取西方教育思维的精髓,实属难得。这一次的欧洲访问,必将会给林徽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新的冲击与洗礼。因此,林长民提笔写信给女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阳春三月的北平春寒料峭,但是嫩芽已经爬上树梢。林徽因收到父亲的书信,心中泛起涟漪,年轻的面孔上掩饰不住兴奋的流露。即将与父亲一起远行欧洲,去探索未知的异国世界,这一切是多么令人心神向往啊!林徽因将书信靠在胸前,畅想着未来的生活,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父亲登上邮轮了。

对于父亲,林徽因始终是仰视的。除了血浓于水,她更钦佩父亲的报国之志,憧憬着未来可以与父亲比肩,成为一样志向高远、胸怀天下的人。林徽因非常珍惜这次同父亲访欧的机会,并暗暗下决心,要成为父亲更得力的助手。

这次远行,在林徽因的生命中举足轻重。正如林长民在信中所提到的一样,他其实非常了解女儿,天资聪颖的女儿,是万不能被锁在深宅大院里的。他希望林徽因能够有更多的阅历与见识,更包容这个多样化的世界,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清晰的人生目标。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林徽因与父亲挥别亲友,开启了欧洲之行。邮轮在海上漂过千万里,行驶两个月,林徽因也从一开始的期盼与好奇,渐渐觉得低落与无聊。尤其是在海上的这一段日子,她因为严重晕船而身体不适,每天随波起伏,吐得不成样子。以至于最后落地之时,她仍旧有一种上下颠簸的不真实感,连走在陆地上都觉得眩晕。

在伦敦落脚之后,林徽因最不适应的是伦敦阴雨连绵的天气,那种阴郁的感觉,让林徽因不禁烦闷起来。十六岁的少女心思最为细腻,喜欢悲春伤秋,偏偏又遇到伦敦一成不变的阴雨和大雾,一切朦朦胧胧看不清晰,就像自己的未来,不知何去何从。

小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伦敦的一切都被笼罩在烟雨朦胧中,身边形形色色的异乡人说着各种口音的英语,步履匆匆。林徽因每次出去,都会沾上一裤脚的泥水,爱干净的她,非常不情愿在这样的天气里出门办事。

在异国他乡,林徽因备感孤独,这孤独的情绪在晚饭时尤其浓烈。在林宅,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每天晚饭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有说有笑。但是在伦敦,这一切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