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迷惑·爱在错误的时间点燃(2)
书名:坚守浪漫,不惧人间:陆小曼传作者名:朱云乔本章字数:1575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0
当这样一位既有东方的灵魂,又能从容进出西方文明的印度诗人走进中国国土,给当时正处于变革之中的中国带来一场不小的文化震动,很多学者都不愿错过见到泰戈尔的机会。
泰戈尔来华访问一事,名义上由梁启超主办的讲学社牵头,实际上是徐志摩暗中委托老师梁启超邀请的泰戈尔。所以泰戈尔访华的具体事宜,便由徐志摩所在的新月社承办。
当时,新月社的成员徐志摩、林徽因、胡适等人,都参与了接待泰戈尔的工作。
作为新月社的一员,陆小曼自然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1924年5月8日,新月社为泰戈尔策划了一场活动,通过表演节目的形式把泰戈尔的戏剧排演出来。
当天,在北京协和医院大礼堂的门口,陆小曼负责宣传、发放演出说明书。
有位当事人回忆:“在礼堂的外部,陆小曼是最忙的,进来一位,她就递上一册说明书,同时收回一元大洋。看她手忙脚乱的情形,看她那瘦弱的身躯、苗条的腰肢,眉目若画,梳着一丝不乱的时式头,斜插着一朵鲜红的花,美艳的体态,轻柔的喉咙,满面春风地招待来宾,那一种风雅宜人的样子,真无怪乎被称为第一美人。”难怪胡适形容陆小曼是北平城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
一场精妙绝伦的表演开始了。舞台上的帷幕徐徐拉开,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投影在舞台中央。在幕布上,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伴随着点点星光飘向无边的黑暗中。
渐渐地,灯光变得明亮了些,一位穿着印度古典服装、长发披肩的少女转过身来。这位穿着印度古典服装的少女,正是林徽因。
在舞台上,少女凝目痴望,似乎有说不尽的心事,嘴唇微启,却一言未发。她虔诚地看着弯月,眼睛里藏着无尽的光辉,手臂轻轻一挥,仿佛要把这世间万千景象都展示在观众面前。这一幕,正是对应《泰戈尔新月集》的意境。
随后,徐志摩和林徽因又一起出演了泰戈尔的戏剧《齐德拉》,林徽因扮演公主齐德拉,徐志摩扮演爱神。
舞台的布景非常美丽。丛林上空悬着一弯新月,月亮之下,齐德拉公主的姿态曼妙动人。她携一稚气可爱的幼童,一同仰望左上方皎洁的明月。聚光灯下,美妙的剪影甚是夺目。观众眼前一亮,顿时掌声四起。林、徐二人真实再现了爱神和齐德拉之间的爱恨纠葛。
此时,坐在台下的陆小曼已经被舞台上的表演震撼得说不出话。她默默地观赏着,并且由衷地为他们精彩的表演鼓掌。
谁又能想到,往后的岁月里,一代名媛陆小曼与天才诗人徐志摩之间的故事,丝毫不逊于此时舞台上演绎的《齐德拉》。
而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交集,也在泰戈尔此次来华访问后告终。
泰戈尔于1924年4月12日到达上海,5月20日离开。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由徐志摩和林徽因担任翻译,并且打理各项事宜。
在此次接待过程中,徐志摩将他追求林徽因的事告诉了泰戈尔。泰戈尔听后,为之动容,决定充当月老的角色,撮合他们。
可惜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林徽因态度坚决,徐志摩的追求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泰戈尔离开中国前,林徽因特地找到徐志摩,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
林徽因告诉他,自己马上要和梁思成一起去美国留学,徐志摩同她之间的关系只能是朋友、兄妹,不可能成为恋人,希望徐志摩可以放下一切。
听到这样的话,徐志摩悲伤欲绝。当初的一见倾心,这么多年的追求和思念,都不得不画上一个句号,他心如刀绞。
1924年5月20日,在陪泰戈尔离开北京之前,徐志摩给林徽因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达了自己的痛苦:“我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话……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沉的……离别!怎么能叫人相信?我想着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后来,徐志摩送泰戈尔抵达日本。在日本的那段时间,徐志摩写过一首缠绵悱恻的诗,叫《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谐音。或许,徐志摩也知道,自己应该和林徽因道别了。
这世间的爱情故事,有多少能写下一个美满结局?不过,别离之后,才有相遇;结束之后,才有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