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二 斗志昂扬上前线

二 斗志昂扬上前线

书名:华西坝的钟声作者名:谭楷本章字数:1316更新时间:2024-05-25 17:38:53

1938年6月12日,日寇占领安庆,武汉会战拉开了序幕。

进入7月,战火燃向长江中游。民生轮船公司的船队,烟囱冒着滚滚浓烟,载着一船又一船的“草鞋兵”,急赴前线。他们是王陵基率领的由保安团改编的川军第三十集团军。罗盛昭在宜昌上船,挤进狭窄的通道,已是满头大汗,顿觉口干舌燥。迎接他的第三十集团军后勤参谋,把他安排在一个二等舱房间里,房间里堆满了军需品。

罗盛昭在摇晃的小桌子上写“紧急报告”——两万人的队伍,需要多少军医、多少护士?他去宜昌“招兵买马”,应者寥寥,收效甚微。他明白了一个冷酷的现实:医生护士,本来就稀缺,大多数西医有着稳定的收入,过着较为优裕的生活,让他们放弃拥有的一切,投身抗战前线去救死扶伤,不那么容易。而愿意参加医疗队的男女青年,却没有学习过任何医护知识,徒有一腔热血。怎么办?

船在颠簸,心在颠簸。

说起抗战,五年前,罗盛昭就开始心潮激荡。

1933年春,继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又制造了热河事变,将带血的刺刀插向山海关之内。华西协合大学学生会组织了抗议集会,特别邀请东北流亡学生现场演讲,当东北学生说到家破人亡、骨肉分离时,台上台下一片悲泣之声,继而是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会后,罗盛昭作为学生代表,向邓锡侯提交了出川抗战的请愿书。

1937年6月,罗盛昭从华西协合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他与好友邬作楷一起,赴河北定县参加晏阳初、陈志潜组织的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农村卫生实验区建设。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惊了世界,全面抗战爆发。他在定县仅仅待了二十天,便南下长沙。不久,回到四川。当时,他完全可以选择在成渝两地任何一家医院当医生,或开一家私人诊所,过相对舒适的生活。但是,他选择了上前线,于是到了重庆的红十字会工作。

在重庆,罗盛昭亲历了多次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那燃烧的房屋、殷红的鲜血以及揪心的哭喊声,让他刻骨铭心,他深深地感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更坚定了上前线的决心。

闷热的房间,让他感觉压抑,透不过气来。他走上甲板,看到睡在底舱的士兵爬上来扶着栏杆呕吐。细看那几个穿着宽大军装的士兵,分明是十五六岁的孩子。

回到房间,罗盛昭不由得长叹一声。他放下“紧急报告”,开始给张凌高校长写信,其主题是:即将投入惨烈大战,急需医护人员!

船到武汉,他又转车到了长沙。警报声不时撕裂天空。趁着爆炸声停下来的间隙,他四处奔波——他要组建十队二百人的医疗队。

在湘雅医学院,他招募到几名护士。

第三十集团军终于组建起五队一百人的医疗队。新手太多,几乎没有任何战地救护的经验。

盛夏的长沙,烈日喷火,光焰灼人。医疗队只有十天的培训时间!

罗盛昭和吴崇福医生,加上刘万春护士长,一边上课,一边做示范,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衣衫湿透。听课的学员,认真做着笔记,汗水不时嗒嗒地滴落在本子上,洇湿了一片字迹。

罗盛昭在培训过程中强烈地体会到,必须有一本简洁实用的教材提供给前线的医疗队,遇到难题时可以翻阅、借鉴。于是他夜以继日,在培训的间隙努力编写教材。十天的培训结束时,罗盛昭的教材也编写得差不多了。

后来,罗盛昭的教材经过不断的补充和修订,成为抗战时期军医们普遍使用的极具价值的医护宝典。

罗盛昭,眼熬红了,人晒黑了,嗓子哑了,胡子深了,腿上被蚊子叮出大包小包。只有精神气,仍然盛而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