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悲壮的篝火
书名:枫落华西坝作者名:谭楷本章字数:1484更新时间:2024-05-28 14:57:42
SOS!
薪水已经无法维持我们的生活了,现在无法想象如何挨过本季度。由于教育经费用于负担三名学童的费用——两名在仁寿、一名在成都,我们从10月1日到1月1日期间的所有费用仅剩下法币三千三百元。目前中国的状况类似1937年的纽约,我们在这边使用加币的生活成本已经翻了一番。
我们以前偶尔还会添置一些家具,粉刷一下房屋,而现在多年没有这样做了。我们在中国的家人自1936年至1937年来到这里后,基本上没有添置过新衣服。男孩们无论大小,每年从4月到11月都穿草鞋。普通小孩子的鞋子要卖法币五十元一双,而大孩子的要卖法币一百元。而成人则就着原来带过来的衣服缝缝补补地一直穿到现在。
我并不抱怨我们所处的窘境,我知道,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甚至连穿旧鞋子的机会都没有,我只想说明我们在这里没有任何奢侈生活,并且旧衣服缝缝补补穿些日子,总有一天会穿坏的。
以上摘自1941年云从龙的夫人凯瑟琳写给加拿大联合教会阿纳普先生的求救信,信中罕见地使用了“SOS”,表明他们处于怎样的困境。她所说的男孩子都穿一元一双的草鞋,被她的儿子珍藏的草鞋证实。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物价飞涨,连陈寅恪这样的领取“双俸”的名教授都感到了经济压力。他有诗云:“日食万钱难下箸,月支双俸尚忧贫。”
堂堂教授如此,农民更是苦不堪言。抗战以来,一千万人涌入四川,粮食供应非常紧张。首先保障军粮供应,这是四川人民妇孺皆知的第一件大事。
创办台湾高雄四川同乡会的杨义富老先生,出生在四川渠县,晚年曾写了一本回忆录《四川轿夫》,下面是他家关于交纳粮赋的回忆:
这里不仅仅是景色天然,民风也十分淳朴。忆及儿时约1941年间,正值抗日战争打得难分难解之时,东南半壁山河已先后沦陷日军之手,故乡又连续苦旱三年。真是天灾人祸纷至沓来!辛辛苦苦一年,眼巴巴的收成,刚好只能够缴“公粮”,可是我们没有半句怨言,如数缴给了公家,一家八口只是望着空空的箩筐大哭一场。可怜的母亲拖着一双“三寸金莲”一跛一颤地跟在父亲身后,隔两天去“佛显圣”大庙后面,排队挖回白色“观音土”。“观音土”掺和着少许玉米粉,先让孩子们果腹,剩下的才是他们两位老人家吃。其他左邻右舍,家家户户,莫不如此。宁愿自家饿得半死,也不欠缴一分一厘“公粮”!
饿得半死,吃“观音土”也要缴公粮!想到此,真让人潸然泪下!
在仁寿,一直熬到1943年,由于持续上升的生活费用以及失控的通货膨胀,加拿大学校已无力在中国继续运行,多数学生去往印度继续学业,或回到了加拿大。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这是仁寿加拿大学校的最后一夜,师生们举行了庄严而悲壮的告别仪式。
操场中心燃起了一大堆篝火,橘色的火光,照亮了教学楼、宿舍楼和一棵棵参天大树。火光中,再看看学校的每一扇窗、每一棵小草都觉得那么亲切。仁寿的四年,是加拿大学校历史上最艰难也最美好,最贫困也最具创造力的四年,也是”CS孩子”一生中刻骨铭心的四年。
他们把课程表之类的文件全部埋掉,将伴随他们几年、带给他们知识和力量的书本,一本本投入火焰中化为灰烬。一切做了最坏的打算——假如日本强盗打进四川,一张纸也不给留下!
一双双被火光照耀得透亮的眼睛里噙着泪水。那泪水,流过脸颊是滚烫的,仿佛要燃烧!
他们一遍遍地唱起了校歌:
啊!加拿大学校,我们深深爱你,
我们的童年时光,与你密切联系。
当我们听到生命的召唤,
当那一刻我们站立或者跌倒,
我们将按照你的标准,
做真实的自己……
第二天,黄思礼送走了最后一批师生,锁上了学校大门。
空山,树林,校舍,小路,草坡,石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一阵风,把篝火留下的灰烬吹上了天空。
黄思礼想画一张画,更想写一首诗。此刻,他却紧握着拳头,朝天上看了看:
伟大的莎士比亚,我相信——悲剧,绝不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