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赵熙书写《桤木颂》
书名:枫落华西坝作者名:谭楷本章字数:1060更新时间:2024-05-28 14:57:33
1944年12月1日,姚守仁一家将回加拿大。告别时,刘力谋先生特地安排,请赵熙为姚守仁挥毫题词,作为告别的赠礼。
画案上,雪白的宣纸早已铺好,年近八旬的赵熙抖擞精神,提起一支精制湖笔,在一方端砚内蘸足墨汁,略微思索片刻,狼毫一落纸上便行云流水般写下几行行草,那是一段文言文:
凡木芘,则其地瘠。惟桤不然,叶落泥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发发如白杨也。
守仁尊兄大人属
赵熙
写毕,将笔一搁,念读一遍。喝彩声和掌声顿起。
七十三年之后,著名诗人、学者流沙河读到赵熙抄录的这段文言文,连连拍案叫好。此文,涉及三个诗人:杜甫、苏轼、赵熙。
流沙河解读说:杜甫流寓成都,前后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写了两百多首诗,这是他创作的高峰。其中有一首七律《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诗中提到的桤木树,是成都平原常见的树种。苏轼抄录这首诗时,补写了一段跋文:“蜀中多桤木,读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独中薪耳。然易长,三年乃拱,故子美诗云:‘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凡木所芘,则其地瘠。惟桤不然,叶落泥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叶声发发如白杨也。吟风之句,尤为纪实云。笼竹亦蜀中竹名也。”
苏轼抄录的这首诗和他写的跋,是书法艺术珍品,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赵熙所抄录的这一段,内容丰富,可分四层:
第一层,“凡木芘,则其地瘠”。凡是树木长得非常茂密,荫蔽着的土地就会很贫瘠,因为树木消耗了土地中的大量养料,也遮挡了阳光,让其他植物难以良好地生长。
第二层,“惟桤不然,叶落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唯有桤木不是这样的。它的树叶落入水中就腐烂,能肥田,甚至于超过了“粪壤”。粪,在这里是动词,就是落叶沤出好肥,使土变成壤。
第三层,“故田家喜种之”。因为桤木的枝叶不很茂密,长得很快,长在田埂上不会影响农作物的光照,它的落叶腐烂后是上好的肥料。所以,种田人喜欢种植桤木。
第四层,“得风,发发如白杨也”。风吹起来时,发出泼泼的响声,就像北方的白杨树一样。这层意思,与农民爱不爱桤木无关了。这是诗人赵熙在感叹,因为“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姚守仁一家要告别荣县,风吹桤木,也发出了白杨一样的声响,多情自古伤离别。
显然,诗人赵熙是借桤木赞颂姚守仁这样的洋医生,不是为掠夺财富而来,而是像桤木一样扎根在中国土地上,给大地营养,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进步。这段文言文,是对姚守仁这样的洋医生最中肯、最生动、最精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