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书名:枫落华西坝作者名:谭楷本章字数:1232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18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一条黄金般的中国古训。
创办华西协合大学的先驱,给中国西部的绝非“滴水之恩”。他们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拯救了成千上万条生命;他们在相对闭塞的中国西部,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让文明之风劲吹。
他们来时是清末民初,街巷肮脏,垃圾乱扔,鼠窜蝇飞,卫生状况极其糟糕。霍乱、伤寒、天花、鼠疫、痢疾、肺病、麻风、黑热病等轮番发威,一次霍乱就让成百上千人丧命。当时很多国人对现代医学持完全抵制的态度,对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更是充满猜忌。
他们用一次次治病救人的行为站住脚跟,稳步前进。
比如,启尔德有效的治疗,让一个个形同鬼魅的鸦片烟鬼彻底告别烟枪,挺起胸膛活出了人样。启希贤被选为四川天足会会长,到处宣传不缠足的好处。多次举行的大规模的放足活动,由成都遍及全省,使“天足运动”深入偏僻乡村,解救了许多夜夜哭喊的小女孩,让残酷的“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成为历史。
一些成都市民,第一次使用牙刷,第一次种牛痘,第一次吞下西药片剂,第一次接受外科手术,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活动的细菌,第一次晓得心脏与血液循环……
更让人信服的是启希贤的妇女儿童医院,采用新法接生,使婴儿死亡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回看旧法接生:拿一块竹篾片割断脐带,抓一把香灰抹在伤口,婴儿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二十!
还有外科、内科、口腔科,全面展现了现代医学的强大优势。
四川的老百姓开始对他们说:“谢谢,谢谢。”以后越来越多地说:“谢谢,谢谢!”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抗战爆发,华西坝先后接纳了中央大学医学院、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等内迁大学,被称“五大学时期”,师资力量堪称“中国一流”。除了原有的外籍教师,生物医学界有戚寿南、侯宝璋、陈志潜、董秉奇、刘承钊、汤腾汉等,文史学界有陈寅恪、钱穆、顾颉刚、吴宓、徐中舒、吕叔湘、蒙文通、闻宥、缪钺等,还有来自西方的学者,如英国的李约瑟、法国的石泰安等。真是大师云集,群星璀璨。
那时候,徐悲鸿大师还在女生院门外徘徊,等着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廖静文;经济学家吴敬琏还在华西后坝上初中;著名作家韩素音还在小天竺街的进益助产士学校学护理;而加拿大驻中国第二任大使苏约翰还在读小学;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还在上幼儿园,跟后来的著名建筑师单明婉一起玩捉迷藏。
“比战争胜利者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绝不能因战争而被切断。”这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观点,也是华西协合大学教授罗忠恕的观点。琅琅读书声,回应了日军飞机的轰炸。华西坝,延续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百年校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如今,华西坝上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外驰名。华西医院,在全国一流医院中的排名,总是数一数二。
百年老校,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华西学子的精神财富。
岁月如风,白求恩的众多校友和老乡——他们绝大多数是医学传教士、学者,以及美国、英国的同行们,将心血慷慨地浇灌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的生命,如同北美洲秋天火红的枫叶,永远闪耀在华西坝。
谨以《枫落华西坝》这本书,报答他们的似海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