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之路
书名:图说大熊猫作者名:四川省林业厅本章字数:173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18
当今世界,各种自然灾害与急剧扩大的人为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野生动植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下降,栖息地丧失、破碎与隔离以及生态功能退化。野化放归是在迁地保护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保护及恢复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物种的重要手段。
四川省六大山系大熊猫栖息地被完全割裂开来,部分山系内部大熊猫栖息地也已破碎成彼此隔离的孤岛,大熊猫种群数量远低于50只。对于孤立的野生大熊猫小种群而言,依靠保护和恢复栖息地以及控制人为干扰,并不能保证其长期续存,最多仅能延缓种群灭绝的步伐。减少各随机因子对小种群影响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生境廊道或增加其种群数量。
圈养大熊猫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能补充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减缓小种群近交衰退压力,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繁殖率,复壮和扩大野生大熊猫种群,是大熊猫人工繁育的最终目标。
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系统工程。实现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自然的技术关键,是释放个体野外生存能力的培养、建立野外巢域和参与放归地野生种群的繁殖。
第一阶段,放归个体的早期选择、行为学习和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的初步认识等;
第二阶段,通过野化培训培养放归个体的野外生存能力,包括野外觅食与取食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临天敌的自我防御能力等;
第三阶段,将具有较强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放归自然,复壮或重建野生种群,建立自己的巢域,参与放归地野生种群的繁殖。
祥祥,第一只走向野外的圈养大熊猫
祥祥,雄性,谱系号531。
2001年8月25日出生在四川卧龙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两岁之前,像其他人工繁育大熊猫一样,在圈养环境中成长。
2006年底,祥祥在与放归地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中受伤,因伤势过重于2007年春天去世。
2003年春天,健康活泼、模仿能力强、容易适应仿生环境的祥祥被选中,成为全球第一只进行野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
2005年4月中旬,研究中心全面终止了对祥祥人工饲料的供给。历经3个春夏秋冬的转换和停止提供人工食物的考验后,祥祥具备了较强的野外采食能力,生长发育正常,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开始出现领地意识。
2003年7月8日,祥祥走出圈养场地,进入海拔2075—2145米的野化培训小型圈。在野化培训初期,祥祥不知道如何寻找食物,依旧“饭来张口”地等着工作人员的投食。慢慢地,在被淡化对人工食物的依赖后,祥祥学会了进食有营养的竹叶,适应了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酷环境,懂得了如何给自己构筑一个温暖的巢穴。
2006年2月,论证显示,4岁半的祥祥已经具备放归野外的基本条件,可以放归野外。
2004年9月15日,祥祥戴上了无线电颈圈,迁入海拔2165—2480米的野外培训中型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野化训练生活。这次,祥祥很快熟悉了新家的环境,顺利度过了在培训圈中的第二个冬天。
2006年4月28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亲自开启铁笼,祥祥奔向充满自由与野性的大自然。
“盛林1号”,首只正式放归野外的被救护大熊猫
2005年7月16日,“盛林1号”,这只带有邛崃山山系遗传信息的野生大熊猫,闯进四川省都江堰市闹市区。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帮助下,它成功获救,并被运往研究中心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观察治疗。经过20多天的精心呵护,它恢复了活力。
2005年8月8日,“盛林1号”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自然,成为我国首只正式放归野外的被救护大熊猫。通过GPS无线电项圈、粪便DNA和红外线自动触发相机监测,科学家掌握了它在山林中的生活状况。这些重要的数据信息,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了大熊猫野外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为人工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自然提供了科学支撑。
2007年8月8日,“盛林1号”放归两周年,各种迹象表明它已经融入了岷山山系的大熊猫种群中。
大熊猫的新家园
2009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复壮试验,在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海建成了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外放归自然基地,构建了大熊猫放归前适应体系和以无线电定位、GPS数据下载、红外线自动触发相机、大熊猫粪便DNA检测等技术为支撑的放归后监测体系。
大熊猫野化训练相关工作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完成。
小相岭山系野生大熊猫分布在石棉、冕宁和九龙三县,大熊猫种群数量为30只。小相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大和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公益海区域,此地已建成小相岭大熊猫放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