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迁地保护
书名:图说大熊猫作者名:四川省林业厅本章字数:1737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18
请用凉凉的雪水,伴着绚烂的山花,把家乡的地址写在大地上。倚着人类的肩膀,度过朦胧的晨光,轻轻地踏上故土。
撩开透明的云雾,透过茂密的山林,我们就会到达家乡。一片苍翠的竹林,铺在高山溪流近旁。
我们将在那儿,守护你的彩色梦想,赶走一群群黑夜,只留下清流和太阳!
大熊猫的种群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世代生存在高山密林里的大熊猫,如何在迫在眉睫的饥荒和疾病中生存下来?又如何在充满灾害和天敌的环境中繁育后代?
迁地保护是人类为危难中的大熊猫提供的庇护,可以为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复壮或在历史分布区重建野生种群提供种源。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大熊猫饲养、营养、疾病防治、繁育、遗传、野化和放归等多方面,是对大熊猫就地保护方式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大熊猫迁地保护场所还可以对公众进行大熊猫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截至2014年年底,四川省有圈养大熊猫337只,分别生活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科学家希望,通过大熊猫的迁地保护努力,可以成功地建立一个健康的、可自我维持的人工种群。该种群至少能够在100年内维持90的基因多样性,在回归野外家园时,它们能够对野外种群注入来之不易的“新鲜血液”。
1963年—1987年,圈养种群主要靠野外捕捉和抢救的大熊猫进行繁殖,为人工繁育奠定基础。
1988年—1997年,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后代快速增加,1997年圈养种群中人工繁殖的个体首次超过了野外来源的个体。
1998年—2014年,人工繁殖的后代逐渐取代了野外来源的个体,成为圈养种群的主体。目前已基本实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自我维持。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位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全球第一大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截至2014年年底,该中心有圈养大熊猫199只。20世纪80年代,该中心主要开展了大熊猫野外生态学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主要研究方向转移为圈养大熊猫的繁育研究。2003年7月,该中心启动了大熊猫放归前期研究,对人工繁殖的大熊猫进行野外生存能力培训,并于2006年将第一只经过野化训练的人工繁殖大熊猫祥祥放归野外。2003年12月,该中心建成雅安碧峰峡基地,对圈养种群进行合理分流。2008年,在都江堰市玉堂镇设立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
晶晶出生于2005年8月30日,是2005年唯一一只出生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大熊猫。它还是一只非常出名的大熊猫,因为它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的原型
2006年8月7日,作为双胞胎姐姐的奇珍,在妹妹奇缘产下一对双胞胎10小时后,也诞下一对双胞胎。这对双胞胎的其中一只幼仔仅重51克,是大熊猫圈养历史上初生体重最轻的大熊猫幼仔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位于成都市北郊斧头山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从事圈养大熊猫饲养、繁育、疾病防治及相关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示范基地,拥有全球第二大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截至2014年年底,该基地有圈养大熊猫138只。该基地依靠科技攻关增加了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并将各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熊猫迁地保护实践。该基地重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基地建成了大熊猫专题博物馆、蝴蝶博物馆和脊椎动物馆,自2010年至2014年的5年间,平均每年接待访客114万人次以上。2012年该基地在都江堰市玉堂镇设立了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
人工繁育大熊猫 从出生至180天的成长状况
初生:新生大熊猫幼仔被毛短且稀疏,颜色呈肉红泛白。体重35—180克,仅为母体重量的1‰;尾长相当于体长的13—15;双眼未睁,无听觉,声音高而尖;不能自主排便。初生的大熊猫对自然环境几乎没有适应能力,完全依赖于母兽。
6—7日龄:耳朵、眼圈部分微微发黑,被毛变得浓密。
10日龄:前肢可以支撑头部,并出现黑色,肩胛出现黑带;开始有味觉。
20日龄:黑毛区长出黑毛,腹部的无毛区开始长毛;出现嗅觉。
30日龄:整体黑白明显,已具有成年大熊猫颜色特征;上下眼睑分离;体重大约是出生时的2倍。
40日龄:眼缝逐渐增大呈半开状。
50日龄:双眼睁开;尾长相当于体长的14。
65日龄:开始出牙,四肢进一步发育,可爬行1米左右。
90—120日龄:四肢可支撑身体半站立行走;视力可达1米远的物体;体重5—6千克。
150日龄:自由行走,体重约10千克。
180日龄:攀爬、跑动;长出26—28颗牙齿,体重达12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