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崖山悲歌

崖山悲歌

书名:问宋作者名:问宋本章字数:4157更新时间:2024-05-23 23:01:14

赵昰在福州的小朝廷,依靠的是陈宜中和张世杰的组合。陈宜中虽然有在临安陷落前出逃的污点,但是他是没有被俘的人员中官位最高的,还有一定的号召力。张世杰虽然经历了几次大败,但是还掌握一定兵力,且他的忠心也是经过了验证的。陈宜中逃回温州老家,恰逢母亲去世,“国破家亡”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倒是十分契合的。早已心灰意冷的陈宜中不愿前往福州,张世杰只好强行将陈母的棺椁带上,强迫陈宜中来到福州。福州小朝廷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陆秀夫。陆秀夫,字君实,与文天祥为同榜进士。五月时,张世杰、陈宜中与陆秀夫终于在福州会合。经过商量,他们拥立赵昰即位,改元景炎,史称端宗。陈宜中为左丞相兼都督,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任签书枢密院事。一时间,各路抗元兵马转战于闽、赣、粤各地约一年之久,抗元复国的声势一度大振。

当时,福州政权被人们称为“海上行朝”,只不过是流亡小朝廷而已。在政权建立之初,臣僚之间尚能同心协力,但是很快就发生了矛盾。外戚杨亮节以国舅自傲,“居中秉权”;张世杰与陈宜中议论不合;文天祥也因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被排挤出朝廷;而陆秀夫更是有志难伸,处处受到陈宜中的排挤。起初,陈宜中认为陆秀夫长期在李庭芝军中,熟悉军事,因而十分器重他,而陆秀夫也尽心辅佐陈宜中。但是陈宜中一直以来就处于摇摆之中,他一方面想要建功立业、重振朝廷声威,另一方面又畏惧元军的强大实力,一遇到危急情况就想逃跑,且缺乏长远战略。不久,陆秀夫与陈宜中发生了意见上的分歧,陈宜中指使台谏官弹劾陆秀夫,并将他免职。张世杰知道后,非常不满,就对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还这样动不动就罢免人?”不得已,陈宜中又召回陆秀夫。国难临头,朝廷大臣尚不能团结一致,端宗流亡政权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文天祥从镇江元军中逃出,闻讯赶来,被任命为右丞相。文天祥曾想先到扬州见李庭芝,但是李庭芝认为,文天祥代表朝廷到元军中求和,是误国的奸臣,因此派人来杀文天祥。李庭芝部下提前通知了文天祥,他只好提前逃走,经过一路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才来到福州。

面对严峻的形势,文天祥提出回温州组织水军,由海道收复两浙的建策,但是身为温州人的陈宜中却不赞成,文天祥只好请求离开福州到前线组织抗元,此后他转战江西、福建等地,最终在海丰被元军俘虏。在押解途中经过珠江口零丁洋时,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不屈之志。

文天祥离开后,小朝廷在元军的追击下仓皇奔逃。景炎三年(1278)三月,经历了百余日海上颠簸的小朝廷,终于找到了一个有暇喘息的落脚点——冈州(今广东省江山市新会区)。然而,平地又起风波,十一岁的端宗经不住颠簸,在四月病死。这在一些官兵看来,是“海上朝廷”寿命已尽的不祥之兆。他们要求各自寻求生路。在这紧要关头,陆秀夫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激励众人:“端宗驾崩,卫王还在。当年,少康能够凭借五百人马、方圆十里之地,复兴夏朝,难道我文武百官不能依靠数十万兵民、万顷碧海复兴大宋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吗?”在陆秀夫中兴精神的激励下,群臣个个情绪激昂,纷纷表示誓死复兴大宋王朝。接着,陆秀夫又与群臣商量立卫王为帝,由杨太后垂帘听政,五月改元祥兴。陆秀夫临危受命,接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力挽狂澜,共撑危局。六月,又在戎马倥偬中将行朝转移到崖山。

崖山位于今天广州正南八十到一百公里的一个海湾中,周围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许多岛屿。崖山与奇石山相对,如两扇大门,周围潮汐湍急,舟行艰难,是一处可据险固守的天然堡垒,因此为小朝廷所选中。这个岛屿多山,方圆只有五十公里,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崖山北面的通道被海水所覆盖,这里的海水非常浅,以致连敌人最小的战船也不能自由通过,南面的通道则被非常险峻的小岛所环绕,岛上的哨兵很容易监视附近的海域。船队靠岸后,张世杰、陆秀夫立即派人进山伐木,在岛上造行宫三十间,士兵住房三千间,供君臣将校栖身。余下的二十万士卒,继续留在船上生活。为了迎接意料中的殊死搏斗,又令随军匠人修造舰船,赶制兵器。

恰好此时,元将张弘范回大都向忽必烈述职,他在奏疏中指出:张世杰复立卫王为帝,闽、广百姓奋起响应,倘若不及时剿灭,势必酿成大患。应该说张弘范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有其现实意义的,这种可能出现的局面对元朝而言将是灾难性的。忽必烈对此也深以为然,当即委任张弘范为元帅,令其全力进剿宋军残余势力。

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1279)正月,张弘范率舟师攻崖山,这时有人向张世杰进言:“元军已用战船堵塞海口,使我进退两难。不如尽早突围,另择途径登陆,即使不胜,也有回旋余地,尚可引兵西走。”应该说这是可行之计,至少可以在元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冲出重围,保存一部分实力。然而,张世杰认为士卒久居海上,战事艰苦,军心浮动,一旦登陆,难免溃散,坚持道:“我军连年疲于海上奔命,何时方休?莫如趁此时机与元军一决胜负。”这无疑是意气用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宋军只能被动挨打,根本无法主动出击,也许他也真是厌倦了这种逃亡生涯。随后,张世杰毅然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屋,全部人马再度登舟,然后依山面海,将所有战船用粗大绳缆连接成一字长蛇阵,又在四周高筑楼橱,宛如城堞,将幼帝赵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间,昭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

崖山北部海面水浅,大船行驶极易触礁,张弘范便调舟师迂回到南部海面水深处,与张世杰的水军接战,同时断绝宋军运输淡水的通道。张弘范发现宋军战船集结,游弋不便,就用数艘轻舟,满载膏油柴草,乘风纵火,妄图火烧连营,一举取胜。没曾想张世杰早有准备,事先已在舰船上涂上湿泥,在船上固定长木伸向前方,致使元军的火船无法接近,火攻失灵。张弘范于是改变策略,放弃速战速决的打算,先从北面和南面侧翼切断了宋军的退路,增派舟师围困海口,害得宋军连续十余日以干粮充饥,用海水解渴,疲惫不堪,纷纷病倒。这时,李恒率部从广州赶到崖山与张弘范会师,张弘范令其控制崖山北部海面,准备南北夹攻。

二月初六拂晓,风呼海啸。元军发动总攻。由于长时间海上劳顿,宋军不得休整,士卒体力大都衰竭,突然遭到凌厉攻势,士气很难振作。倘在此时有一环瓦解,整个防线就会全部崩溃。就在这关系南宋命运的决战中,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元军各路舟师的强攻下,宋军的船队中突然有一艘战船的桅顶绳断旗落,顷刻之间,许多舰船的樯旗也随之纷纷降落。张世杰见旗倒兵散,大势已去,连忙调集亲兵砍断船缆,准备轻装冲开血路,杀出重围。张世杰趁着海面混乱,让人驾轻舟去座船接幼帝赵昺。

一直在舟中观察着战况的陆秀夫面对此景,估计已经无法护卫幼帝走脱,便当机立断,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先是手执利剑,催促自己结发的妻子投海。继而又劝说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而死,万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辙。德祐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他背起八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将其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舷,跳下了茫茫大海。杨太后听说帝昺死去,悲痛欲绝,随即也跳海而死。之后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随同跳海殉国的,据说有十多万人。

次日黎明,崖山的战斗渐渐平息,海面上到处漂浮着尸体,被囚禁在张弘范军中的文天祥写下了一首诗来描绘这个场景:“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张世杰久候不见接迎赵昺的轻舟归来,便知凶多吉少,于是果断突围,在夜幕下夺路而去。数日以后,许多死里逃生的将士,又驾驶舰船集聚在张世杰的座船周围,停泊在南恩(今广东省阳江市)的海陵山脚下。他们当中,有人给张世杰带来了陆秀夫背负赵昺共同殉难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正在这时,不幸之中又遇不幸,台风再次袭来。舰船将士劝他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地回答:“我为赵氏江山存亡可谓鞠躬尽瘁,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我在崖山没有殉身,是指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光复宋朝江山。然而,国事发展如此令人失望。难道这是天意!”说罢,他仰天长叹一声,也跳入滚滚波涛之中。

崖山战事结束后,张弘范自鸣得意,派人在崖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元朝灭亡以后,当地人将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个大字。

结语

襄阳失守以后,元军已经占据绝对战略优势,南宋覆亡的命运已经很难挽回。但是宋军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李庭芝在扬州,张钰在重庆,都可以重创元军,说明元军不是不可战胜的。而且,江南地形复杂,宋军如果战术得当,是可以与元军周旋很长时间的。但是孤儿寡母的末代宋廷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虽然谢太后表现出了少见的勇气和责任感,但用人不当,选择了陈宜中这种性格起伏不定的人。尽管很难判断选择别人是否就一定可以扭转乾坤,但陈宜中在多次重要关头犹豫不决,甚至临阵脱逃,使得宋军多次错失良机,却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陈宜中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虽然表面上看来他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蒙古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他也有坚决抵抗的时候。然而,他对元军始终缺乏明确的战略,在同僚中又没有容人的雅量。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张世杰的忠肝义胆当然无可置疑,但是他的军事能力显然比不上李庭芝、张钰等人;文天祥是其中最有想法的,反攻江西也展示了他一定的指挥能力,但是相比元军的宿将伯颜、张弘范等人还有一定的差距;陆秀夫算得上是个优秀的幕僚,但是却没有控制大局的魄力。

崖山之后,汉家江山第一次完全沦入外族之手,有人于是认为,“崖山之后已无中国”,这种说法未必正确,但是崖山确实代表了史无前例的失败。崖山最后的悲剧看起来都是一步一步的失误造成的,而这个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南宋军民顽强抵抗的勇气令人吃惊,也是值得后人景仰的。在崖山跟随他们的皇帝跳海的义士超过十万人,其中大部分人的行动是自觉的,而非为他人所强迫。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即便其中包含的不只是对气节的珍视,也可能包括了对元军的恐惧与仇恨。如此多的人愿意为宋王朝殉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南宋的许多地方都曾发生过整个家族一起赴死的情况,这对十分重视血脉传承的中国人来说是异常罕见的现象。既然这么多的人愿意为王朝慷慨赴死,那么南宋为什么不能打败元军呢?总体而言,南宋的失败并不在于没有人才,而是在于合适的人没有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并做出合适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