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重回以文治武的老路:宋朝第二次收兵权(一)

重回以文治武的老路:宋朝第二次收兵权(一)

书名:问宋作者名:问宋本章字数:2630更新时间:2024-05-23 23:01:02

北宋末年,经过镇压方腊起义,以及宣和年间的征辽战争,宋朝禁军已经损失相当多的人马。接下来,金军的两次入侵又导致宋军伤亡惨重,开封陷落后,曾经雄极一时的宋朝禁军完全崩溃,溃兵余卒成为“兵匪”,流浪于江淮之间。与宋太祖起家于职业军人,自始便掌握了一支忠心不二的武装力量不同,赵构虽被宋钦宗封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但几乎是个光杆司令,手下能控制的兵力不过一万左右。南宋政权建立的过程中,如何重建军事力量并将之牢牢掌握在手中,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课题,这不单纯是一个军事问题,也影响到宋金对峙的形势。

五代乱象重现:苗刘之变

赵构继位后,原本康王府的宦官权势日盛,与外臣勾结,肆无忌惮。宋高宗南下逃窜时,宦官们沿途“以射鸭为乐”“强占居民,强市民物”。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从扬州逃往杭州,宦官们自恃保驾有功,“益自炫,愈有轻外朝心”。由于对金人的进攻防备不足,宋高宗罢免了黄潜善和汪伯彦,任命朱胜非为右相,同时在宦官康履的推荐下,以王渊为签书枢密院事。

当时宋高宗手下只有一支戍卫部队,由苗傅、刘正彦统领,他们一方面“以赏薄怨望”,另一方面对王渊的任命不满,于是发动政变。两人率兵一举杀死了王渊和众宦官,在闹市张贴榜文,宣称为民除害。苗傅、刘正彦逼迫宋高宗退位,重弹让赵构耿耿于怀的老调:“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皇帝来归,不知何以处。”他们请出“元祐皇后”孟氏再次垂帘听政,由宋高宗三岁的幼子赵旉继位,改元“明受”。这次叛乱称为“苗刘之变”,又称“明受之变”。

这次叛乱是由赏赐不均和人事纠纷引发的,苗傅、刘正彦虽挟制朝廷,但其实并无深谋远虑。得知叛乱的消息后,正在江宁府的江东制置使吕颐浩和驻扎在平江府的礼部侍郎张浚,与大将韩世忠、刘光世、岳飞等联络,组织勤王军,向杭州进发。苗傅、刘正彦仓皇出逃,宋高宗得以复辟,恢复建炎年号。吕颐浩、张浚、韩世忠亲至行宫,宋高宗步行出宫门与众人相见,握着韩世忠的手恸哭。

苗刘之变给刚刚登基不久的赵构极大打击,使其终生难忘。这种唐末五代时期常见的武将带兵逼宫事件,已经绝迹一百六十余年,居然在此时复现,使得高宗极端震骇。宋高宗本人对于这次叛乱的感受,和参与平叛的将领们大不相同。韩世忠奉命追击叛军时不屑地说:“金人固难敌,若苗傅,但有少许汉儿,何足畏者!”而对宋高宗来说,最难忍受的不是向敌国乞怜,而是受迫于肘腋之变。苗刘之变使赵构的心态有了深刻的变化,他难以忘记所受到的威胁和羞辱,更对武将专兵的状况心生警惕,一旦环境许可,他就会着手限制乃至剥夺武将权势。

“朝廷无意恢复”:淮西兵变的影响

对于北宋末年出现的流民、溃军和叛卒,南宋朝廷的政策,是允许统兵大将采用或抚或剿的策略,将他们收编。由于策略得当,曾经无所统制、不断扩散的军事势力,陆续地被淘汰、整理,逐渐集结在有力的军事将领之下,形成所谓“家军体制”。“今日之兵,隶张俊者则曰张家军,隶岳飞者则曰岳家军,隶韩世忠者则曰韩家军。”诸大将声势和武力不断壮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一向为宋廷所忌讳的现象,即大将专兵、地方权重,这和宋代立国的基本政策“强干弱枝”是相互矛盾的。

到绍兴五年(1135),这种内轻外重的情况特别明显。除四川外,南宋全部兵力约二十万,其中所谓“四镇”即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的兵力总和就达到十八万。大将的军队总数远远超过朝廷直接控制的兵力,况且在乱世中,大将在驻地拥有民政、财政和军政大权,遂使军队与主将的关系密切,而与朝廷的关系疏远,对中央政府形成潜在的威胁。

不少士大夫对此都有相当的关切,汪藻就说:“自古以兵权属人,久而未有不为患者。岂不以予之至易,收之至难,不早图之,后悔无及耶!”他们尝试通过拔擢偏裨将校来分散诸大将的兵权,但在外患内乱接踵而来的绍兴初年,中央政府既要依赖大将稳定政局,又无法完全控制大将及其部队,这种策略便无法推动,只得消极地谋求加强中央兵力。绍兴二年(1132)起,南宋设立直隶中央的御前忠锐十将,恢复三衙制度,并增强其兵员,不过这些措施和大将大肆增兵的幅度无法相比。

张浚掌理军政大权时,想借御敌平乱的军事行动,将大军手中的军队收归中央,扼守淮西的刘光世成为他的目标。绍兴七年(1137)二月,有臣僚弹劾刘光世在宋与伪齐会战淮南时擅自撤退,“几误大事”,又言其“军律不整,士卒恣横”。张浚趁机上奏刘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语以恢复,意气拂然,乞赐罢斥,以儆将帅”。高宗命刘光世为万寿观使,封荣国公,罢去其兵权。然而在处置刘光世所部的过程中,却产生了波折。宋高宗一开始许诺让岳飞统领刘光世军,在张浚的提醒下,又很快收回成命,将刘光世军重编为六军,由张浚心腹吕祉节制。

吕祉是一个文官,志大才疏,在这样敏感的时刻,将兵权交到一个从无带兵经验、又与刘光世部素无往来的书生手中,很多人都感到忧虑。岳飞反对说,“吕尚书虽通才,然书生不习军事”“变乱反掌间耳”。但张浚仍一意孤行。刘光世罢去兵权后,部将王德和郦琼为争夺指挥权发生激烈抗争,吕祉匆促被派往刘光世军驻地庐州进行调处。他行事向来过激,又不懂军政,到军中后“简倨自处,将士之情不达”,调停失败。吕祉密奏宋高宗请求罢免郦琼等人,奏折却被郦琼得到。郦琼于是杀掉吕祉,率所部四万人渡过淮河,投降伪齐。这一事件就是“郦琼叛乱”,又称为“淮西兵变”。

淮西兵变完全是一个突发事件,其直接原因就是张浚和吕祉的处置失当。数万装备精良之军投敌,使南宋两淮防线出现巨大空白,对南宋政权产生极大冲击。主导这一事件的张浚立刻遭到罢免,故相赵鼎被疾速召回朝廷。兵变暴露出南宋中央政府还没有能力统制家军,也使宋高宗再次意识到,将军事力量收归中央控制之下,是政权确立的根本条件,其他一些目标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淮西兵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南宋朝廷的最高国策,“北伐之谋日以益衰,顾望中原,坐失机会”。张浚被罢相,其所主张的积极恢复政策破产,宋高宗原本已经被张浚说服,移跸到建康,以展示进取的姿态,却于兵变后很快返回杭州。赵鼎劝他:“恐回跸之后,中外谓朝廷无意恢复。”高宗回答:“张浚措置三年,竭民力,耗国用,何尝得尺寸之地,而坏事多矣。此等议论,不足恤也。”此后,宋高宗再也无意采取对金积极作战的方针,对诸大将也充满不信任。绍兴七年(1137),宋徽宗的死讯传来,赵鼎想要召集诸大将商议恢复中原之计,宋高宗一口回绝:“不须恤此,今日梓宫、太后、渊圣皇帝皆未还,不和则无可还之理。”淮西兵变的冲击,使宋高宗坚定了放弃恢复中原的想法,一心只想与金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