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战时和:复杂多变的宋夏关系(二)
书名:问宋作者名:问宋本章字数:3872更新时间:2024-05-23 23:00:59
宋仁宗闻知好水川之战宋军大败,十分愤怒,下诏贬谪韩琦、范仲淹等人,在边境采取守势。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西夏中书令张元向李元昊献计,乘宋精兵尽集边地,关中空虚之机,深入宋朝腹地,东阻潼关(今属陕西省),隔绝两川(今四川省中部),占据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李元昊采纳了张元的建议。
同年闰九月,李元昊调集十万西夏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彭阳城,一路出刘璠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北),夹击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企图诱使宋军出击,聚而歼之。北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西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从渭州(今甘肃省平凉市)至瓦亭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东北)阻击。初九这一天,葛怀敏进抵瓦亭寨,会合该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部。葛怀敏见宋军人数众多,于是冒险出击,率军进屯五谷口(瓦亭寨北)。王沿得知消息后赶紧派遣使者持书告诫葛怀敏勿再深入,命其背城为营,示弱诱敌,设伏奇袭,攻其不备。葛怀敏破敌心切,会同知镇戎军曹英、泾原路都监赵珣、西路都巡检李良臣、孟渊等部,集兵数万,继续北进。
二十日,葛怀敏率军进至镇戎军西南,走马承受赵政认为距西夏军已近,不可轻进,葛怀敏乃趋养马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北)。不久,宋军泾原都监李知和、王保、王文、镇戎都监李岳等亦自镇戎军率军赶至。诸将闻知李元昊移军新壕(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北古长城壕)外,商议次日黎明前往袭击。赵珣以为西夏军远来,利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以保障粮道,待其兵疲出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兵分四路趋定川寨。二十一日,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行至赵福新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北),遭到西夏军截击,退守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元昊乘势挥军抵新壕,向北宋中军进逼。葛怀敏、赵珣、曹英等人坚守定川寨。西夏军破坏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断定川寨水源。葛怀敏率军列阵出击。元昊集兵分别进攻宋军诸部,先败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清水河)西刘贺军,再击阵于寨东葛怀敏军,当时狂风突起,飞沙弥漫,宋军部伍相失,营阵大乱,士卒惊骇,争相入城。混乱之中,葛怀敏为众军所拥,几乎被践踏致死。幸亏将领赵珣率领刀斧手和勇士依靠门桥生死搏杀,西夏军队才稍稍后退。
当夜,西夏军队围城。葛怀敏看到形势危急,忙与诸将商议对策,计划突围奔走镇戎军。赵珣料定途中必遭西夏军截击,力主出其不意,迂回笼竿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北)前往,诸将不从。二十二日黎明,葛怀敏下令宋军以曹英、赵珣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后,结阵东进。临行之际,部下再次拦马进谏,请求转道而行,葛怀敏不从,策马东南,驰行二里,发觉长城壕桥已断,归路被阻。看到归途无路,宋军士气顿时受挫,埋伏的西夏军队乘机四面夹击,宋军大败。葛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等十六将阵亡,此役宋军丧失兵马近万人,只有走马承受王昭明、赵政等退保定川寨,后军一部迂回笼竿城,幸免于难。
李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连破数寨,直抵渭州,宋军新败,士气低落,不敢应敌,皆壁垒自守。李元昊虽然获胜,但惧于川陕一带数十万宋军,也不敢深入,大掠而还。
宋朝在讨论对夏的攻守之策时,也充分考虑了辽朝的态度。知延州范雍主攻,认为宋朝久以恩信对待辽朝,可遣一介之使,令其出师相助。如击败李元昊,则增金帛十万与辽。于是,宋先遣使以出师伐夏相告。辽朝的态度却出乎夏宋双方所料,它不倾向任何一方。宋兵败于好水川,西夏遣使献宋俘,辽的态度随之明朗。次年,辽遣使至宋,指责宋朝兴兵伐夏,以此作为索要关南十县的一个借口,迫使宋每年增加二十万两的岁币。
辽朝既已从宋夏交兵中得到了实惠,又知宋不会对己方构成军事威胁,而西夏军事力量增长却于己不利,于是,辽朝将防御的重点转向西夏,一方面限制边境吐蕃、党项向西夏卖马,一方面遣使令西夏与宋讲和。辽与宋的矛盾冲突缓和而与西夏的关系开始紧张,最终双方爆发两次军事冲突,西夏虽然凭借地理之势获取胜利,但国小力弱,难以与辽朝持久抗争。北宋看到辽与西夏交恶,也希望辽夏“自相杀伐,两有所损”。于是宋仁宗庆历四年(辽重熙十三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北宋封李元昊为夏国主,宋夏和议成。通过宋夏、辽夏和议的签订,西夏成为辽宋双方的臣属。它无力取得与辽宋平等的地位,不能不接受这一既定事实。但是,西夏不敢轻易对辽动武,却不断袭扰宋朝边境,这就使辽得以坐制宋夏两方。辽朝既不能以武力征服西夏,又重视与宋朝的和好,还可以利用宋夏矛盾从中渔利。所以,尽管两次在对夏战争中失利,辽朝却是三方中得利最多者。这一结局客观上对巩固辽夏、辽宋、宋夏的既定关系都有好处,也稳定了辽、宋、夏鼎立的局面。
自辽兴宗与夏毅宗重定和议后,辽夏宗藩关系稳定发展。西夏依靠辽朝为后盾,不断骚扰宋朝边境。宋英宗治平四年(辽咸雍三年,西夏拱化五年,1067),宋神宗继位,七月,知青涧城种谔突袭西夏,收复绥州,西夏闻讯后发兵攻宋,双方关系再度恶化。宋神宗久有削平西夏之志,采纳王韶“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的建议,致力于河、陇,同西夏、辽争夺吐蕃部落。宋以王韶兼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司,负责招纳蕃部、市易、营田等事。王韶先后取熙、河、洮(今甘肃省临潭县)、岷(今甘肃省岷县)、叠(今甘肃省迭部县)、宕(今甘肃省宕昌县)等州,降抚吐蕃俞龙珂(包顺)、瞎药(包约)、瞎吴叱(赵绍忠)、巴毡角(赵醇忠)等部,加强了宋在甘肃一带的实力,对西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辽朝不愿看到西夏被过度削弱,故意与北宋挑起地界之争,牵制北宋的战略部署。
宋神宗元丰四年(辽大康七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夏惠宗秉常为其母所囚,宋大举伐夏,期在荡平,结果未能成功。此后,夏屡受宋朝攻击,银、夏、宥诸州曾一度为宋军攻陷。夏多次向辽求援。此时辽境内也爆发了反抗斗争,自顾不暇,只好连续遣使至宋为夏人请和,同时要求西夏配合讨伐拔思母等反叛部落。此时,辽、夏国力都已大不如前,宋朝实行变法后实力却有所增强,宋徽宗在王韶经营熙河的基础上,继续招抚西蕃部落,加强了对西夏的军事压力,夏崇宗李乾顺多次遣使向辽求援。辽朝天祚帝继位后,国势日益衰败,辽朝既不能向夏提供军事援助,只好遣使为夏请和。宋朝认为,要解除辽的威胁,必须先制服西夏。当辽、夏均已衰弱之际,宋朝的态度却强硬起来。
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金朝立国,开始发动对辽的进攻。辽保大三年(西夏元德五年,1123),辽天祚皇帝兵败逃到西夏。同时金使到西夏劝李乾顺将辽帝擒拿送往金,以保障西夏不被金攻击,李乾顺看到辽败亡之势已不可挽回,答应了金的条件。从此西夏归服金。南宋建立后,曾经派人前往西夏,意图联合抗金,结果遭到西夏拒绝,双方从此断绝来往。
结语
两宋时期,赵氏政权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同宋王朝并立的不同民族政权相继出现。北方先后有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女真建立的金国,西北方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宋朝与北方民族政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两宋时期重要的历史线索。10世纪以降,契丹于北方崛起,建立起地跨草原与中原的政权,与宋朝长期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局面。
宋太祖、太宗扫平五代以来的南方割据政权后,平定北汉,随后将目光投向契丹辽朝占领下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付出过艰辛的努力,但宋代君臣错估了辽朝的国内形势,认为辽朝主少国疑,女后摄政,是伐辽的天赐良机。而事实上,辽朝在萧太后的统治下政治清明,正值兴盛。雍熙三年(986),宋军兵分三路,大举北伐。北伐之初,宋军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宋朝皇帝极力防范武将,每次出征前都制定了兵法阵图,让将领们依计行事,完全不顾前线战场的变化,严重束缚了将领们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加之各路将士各自为战,缺乏协作,因此被辽军各个击破,由此,声势浩大的雍熙北伐以惨败告终。宋真宗继位后,无心谋划北伐,最终与辽朝订立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一个不完全平等但又有积极意义的盟约,从其订立的过程和内容来看,宋辽双方都有一定的妥协,而这种妥协是以宋辽双方实力相当为基础的。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基本上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战事,两国保持了近一百二十年的和平与稳定,直到金朝崛起。这种局面对于经历了数十年战争的两国来说,都极为珍贵,宋辽双方都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国内经济,治疗战争留下的创伤。盟约签订后,边境地区趋于安定,宋在边境开放榷场,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加强了联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北宋的对外策略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由积极进攻转变为消极防御。尽管澶渊之盟以来,宋辽双方维持了百年和平,辽朝却并未停止对宋朝的军事讹诈,这深深地刺痛了宋朝君臣的心理。北宋后期,辽朝境内女真族崛起,宋徽宗君臣开始谋划联金灭辽。在宋金的联合进攻下,辽朝覆灭。金朝取代辽朝,成为宋朝在北方的又一威胁。
西夏与宋、辽、金朝关系的变化,使得时局更加纷繁复杂。北宋王朝建立之初,夏州统治者与宋朝基本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党项新任首领李继捧入宋献地,引起族人李继迁的强烈反对。李继迁为“恢复祖宗基业”,起兵对抗宋朝。宋仁宗在位期间,李元昊脱宋自立,正式建立西夏政权。经过数年的战争,宋夏、辽夏先后达成和议,西夏成为宋辽双方的臣属,斡旋于宋辽之间,宋、辽、夏鼎立的局面逐渐稳定。12世纪初,西夏见辽朝大势已去,归服金国。不久,金人攻陷汴京,宋、金、夏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